下载此文档

中国电信产业失信惩戒机制研究.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中国电信产业失信惩戒机制研究论文关键词:电信产业信用惩戒机制论文摘要: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生成和发展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在这一背景下,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电信产业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失信惩戒机制尚未形成, 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当前信用缺失问题已成为妨碍中国电信产业做大做强的“瓶颈”,如何顺应市场经济前进的步伐,构建合理有效的失信惩戒机制, 逐步建立电信业信用体系对中国电信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中国电信产业的失信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当前中国电信产业失信行为的表现 1. 企业信用缺失。(1) 企业之间竞争不规范。恶性“价格战”愈演愈烈: 擅自改变资费标准, 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用户或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散布涨价或者降价信息, 扰乱市场秩序; 订立价格联盟, 损害其他经营者或电信用户的合法权益。(2) 企业之间信用无保障。互联互通中, 个别主导电信经营者出于“保住用户阵地、维护自身利益”的狭隘意识, 在与新兴电信企业网间互联时不是按照诚实信用原则 2 全面履行互联协议的约定, 而是以各种借口拖延网间业务开放, 人为设障, 降低互通率和互通质量, 损害了互联他方及电信用户的利益[1] 。(3) 企业自觉履约率低。近年来, 电信运营企业在当地通信管理局或行业协会的倡导下, 行业自律公约或自律协约签了不少, 但实际执行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1] 。个别企业言行不一, 背弃协约条款规定, 有的甚至擅自撕毁协议, 在经营中仍我行我素, 继续违规, 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2. 个人信用缺失。电信企业的欺诈行为使用户、投资人蒙受了重大的损失。同样, 电信公司也由于各种用户欺诈行为, 如盗打电话、拖欠拒交话费、伪造身份注册及网上商业诈骗等, 蒙受巨额损失。(1) 用户的电信欠费和恶意欠费行为普遍存在, 致使一些恶意欠费者在不同运营公司消费而得不到追究。特别是取消入网费以后, 恶意欠费的欺诈行为更加难以防范, 已经使电信运营企业呆账比例增加、企业利润不实、资产流失严重。(2) 欺诈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少数电信用户或盗用他人电子密码通过电信网络侵害合法用户的利益, 或伪造身份证注册和上网或盗打公用电话, 或伪造电信卡使用业务,手段多样化。 3. 政府信用缺失。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关键, 起示范作用。电信改革已经走过十年的艰辛历程, 围绕提高电信行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和为公众提供优质的电信服务两大主题, 3 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式的重组改革, 但市场绩效并没有取得基于有效竞争的良性结果。政府在市场进入、互联互通、电信资费、普遍服务等诸多方面的表现令广大消费者失望: 垄断定价、限制竞争、服务低质量、“不联不通”,严重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二)电信产业信用缺失的深层次原因 1. 失信惩戒机制尚未建立,失信者没有付出相应的代价。建立健全合理的失信惩戒机制, 是规范信用交易的有效途径, 是建立现代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保障。中国电信产业存在大量失信行为, 一个主要原因是国家信息管理体系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 失信违规成本小。在立法方面, 《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虽然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 《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 但这些仍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 诚守信用

中国电信产业失信惩戒机制研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paihuai47
  • 文件大小78 KB
  • 时间2017-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