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儿童睡眠障碍的表现和处理(儿保科).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儿童睡眠障碍的表现和处理( 儿保科) 儿童睡眠障碍( 儿保科) 1. 病因 2. 临床表现 3. 诊断 4. 治疗睡眠障碍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的异常表现。睡眠是由非快速眼动( 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 )和快速眼动( rapid eye movement , REM ) 睡眠两个阶段构成。 NREM 睡眠根据脑电波形划分为四个阶段。睡眠的深度是从第一阶段开始逐步加深, 到第四阶段达到最深的程度。第一阶段为浅睡眠, 第二阶段为中度睡眠,第三、第四阶段为深度睡眠,又称慢波睡眠。儿童在 NREM 睡眠第三、第四期, 即慢波睡眠末期交替至其它浅的睡眠阶段时会产生三种可能的状态:一、自然地转入其它睡眠阶段而开始下一个睡眠周期;二、持续觉醒直至完全情醒; 三、不能从深睡眠中完全出来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 也不能完全清醒, 即表现为部分觉醒状态,为觉醒性异态睡眠。觉醒性异态睡眠在儿童中十分普遍, 包括梦游、觉醒紊乱和夜惊, 这类临床表现可单独存在或几种并存,亦可伴随其它睡眠障碍。(一)病因 1、遗传因素遗传和发育因素是决定觉醒性异态睡眠的最重要的体质因素。梦游、觉醒紊乱、夜惊都有明显的家族倾向,但其遗传方式、基因基础至今尚未明了。 2、睡眠因素睡眠剥夺和睡眠- 觉醒周期紊乱均影响与觉醒性异态睡眠相关的慢波睡眠的深度、持续时间和统一性。在睡眠剥夺的恢复过程中, 慢波睡眠发生反跳性加深、延长, 使儿童睡眠阶段的交替更加困难, 从而导致觉醒性异态睡眠的出现。睡眠- 觉醒节律不规则, 使儿童在从慢波睡眠转入下一个睡眠周期时, 睡眠周期的时间标记与生理需要持续慢波睡眠之间出现不同步,从而发生觉醒性异态睡眠。 3、心理因素许多精神疾患, 如焦虑、抑郁等都会使睡眠结构发生变化, 出现较多的觉醒性异态睡眠; 心理因素可能是年长儿和***夜惊的主要原因,如孩子与父母分离、父母离异等。 4、诱发因素一些药物, 如***、镇静剂、酒精、抗组***药等能使慢波睡眠加深和延长, 从而加重或引发觉醒性异态睡眠; 睡眠中的外在刺激, 尤其是在慢波睡眠向其它浅睡眠状态过渡时的外在刺激, 会使存在体质因素的儿童发生觉醒紊乱、梦游; 发热、睡眠的周期性肢体活动等直接干扰了慢波睡眠, 同时这些疾病本身发作过程中也产生较多的部分觉醒状态,因此容易诱发觉醒性异态睡眠。(二)临床表现所有的觉醒性异态睡眠都具有一些重要而共同的临床特征, 包括患儿发作时时空错乱和不能应答, 一系列复杂行为, 对事件不能回忆, 往往有家族史等。另外, 它们还有一个相同的病理生理特征, 即大多数发生在晚上睡眠以慢波睡眠为主的前 1/3 阶段。一般在一个晚上, 觉醒性异态睡眠只发生 1次, 但有些儿童也会出现 2或3 次发作。有些儿童偶尔( 或仅仅) 在白天小睡时出现觉醒性异态睡眠。 1、梦游梦游是在慢波睡眠时发生睡眠时的行走, 包括一系列复杂的行为。可以是简单地走来走去,也可以是强烈地试图“逃脱”环境的行为。发作时患儿意识紊乱, 发作中很难被唤醒, 对试图唤醒他们的人会出现反抗、攻击行为或表现出受惊吓后的恐慌。当醒来时,对发生的事件不能记忆。这一系列的行为常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后自行停止, 最后以梦游者回到床上继续睡眠后告结束。梦游多出现于晚间睡眠的前 1/3 时段中,最常见于第一次或第二次慢波

儿童睡眠障碍的表现和处理(儿保科)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7-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