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遗传规律”复习教学之我见.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遗传基本规律”复****教学之我见冯永康( 四川省特级教师) 按照遵循《课程标准》所拟定的《考试大纲》的要求,以教科书为依据,将有关遗传规律的知识考点进行了重新整合,从以下 5 个方面提供复****教学的参考案例。一、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 构建减数分裂的概念图(以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为例) 2 填表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分裂, 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用 N 表示) →→→核 DNA 数目的变化(用 a 表示) →→→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分裂次数染色体复制次数同源染色体的变化子细胞的名称及数目体细胞: 1→个配子:♂为1→个精子; ♀为1→个卵细胞( 另有个极体) 最终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3 怎样判断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 不同分裂期中期图像的区分 2 主要是看同源染色体及其遗传行为。…… 不同分裂期后期图像的区分可先看有无染色单体……;无染色单体者,再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过手练****1 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 DNA 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A .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 DNA 分子数目相同 B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中 DNA 数是染色体数的 2倍 C .次级精母细胞中的 DNA 分子数是正常体细胞 DNA 分子数的一半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2 下面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减数分裂是所有动物个体形成时必须进行的细胞分裂 B. 玉米体细胞中有 20 条染色体,其单倍体植株的细胞中含有 10 条染色单体 C. 在哺乳动物产生的雌雄配子中都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 减数分裂中有同源染色体联会,有丝分裂的体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因而无联会 3 下图是处于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的图像,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示细胞可能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 图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C. 图示细胞代表的是次级精母细胞 D. 图示细胞中有 5 对同源染色体 4.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 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 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 1 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 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 。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 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 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 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 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5右图Ⅰ和图Ⅱ分别表示为某一哺乳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示意简图及相应染色体数目和核 DN A 含量的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问题(1) 甲图中的实线表示的变化;乙图中的虚线表示的变化。(2) 图中 A 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是。图Ⅰ图Ⅱ 3 (3 )图中 C 所示的细胞对应于甲、乙图中的段。(4 )在图 A、B、C、D 中,表示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图是。(5 )在甲、乙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二、基因的分离定律 1 熟悉有关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 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由图可知,精(卵)原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与等位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用实线表示), 位于其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而减数第二次分裂仅仅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用虚线表示)。 怎样剖析孟德尔实验中最重要的两个比值——“ 1:1 ”与“ 3:1 ”(1) 比值出现的条件:①必须保证有足够大的统计数据;②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 ③合子发育的生活环境是相同的,等等。(2)“ 1:1 ”是最基本的孟德尔分离比。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结果, 出现“ 1:1 ”的表现型分离比, 则双亲基因型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一定是隐性个体。因此通过看到的表现型种类及比值,可推出相应的基因型种类及比值,实际上也证实了 F 1 产生的配子中种类及比值。(3) 在完全显性条件下,“ 1:1 ”的配子分离比, 决定了 F 2 出现“ 3:1 ”的表现型分离比”;出现“ 3:1 ”的表现型分离比”,则双亲的基因型一定都是杂合子。但也有例外,即若出现“ 2:1 ”的表现型分离比,则可能是显性纯合子致死现象导致的结果。(4) 在不完全显性条件下, 可出现 1:2:1 的表现型分离比, 与基

“遗传规律”复习教学之我见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2.04 MB
  • 时间2017-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