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下水导则在导则方法中的考点梳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地下水导则在导则方法中的考点梳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610-2011
1、基本概念
(1)水面蒸发主要取决于气温和绝对湿度的对比关系。蒸发速度或强度与饱和差成正比,即饱和差越大,蒸发速度也越大。为了说明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情况,通常用地下水均衡值来度量。
(2)地下水形成的两个必备条件:一是有水分来源,二是有贮存水的空间。地下水按含水介质类型分: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按物理学性质分:重力水和毛细水;按埋藏条件分: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强结合水(又称吸着水)不能流动,弱结合水(又称薄膜水)的外层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3)包气带指位于地表与潜水面之间的地带;饱水带指地表以下,土层或岩层的空隙全部被水充满的地带。含水层都位于饱水带中。潜水: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其承受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对于潜水含水层,补给区与含水层的分布区一致,对于承压水层,裂隙水、岩溶水的基岩裸露区,山前冲洪积扇的单层沙卵砾石层的分布都属于补给区。对于潜水含水层,径流区与补给区是一致的。
(4)潜水的排泄除了流入其他含水层以外,泄入大气圈和地表水圈的方式有两种:径流排泄和蒸发排泄。潜水以蒸发排泄为主,常形成含盐高的咸水,潜水容易受到污染,水质易受地面建设项目的影响,对潜水水源应
注意卫生防护。
(5) 承压水的水质取决于埋藏条件与外界联系的程度,与外界联系越密切,则通常是淡水,与外界联系差,水循环缓慢,含盐量就高的卤水。等水压线图可以判断承压水的流向和水力梯度,但无法判断承压含水层与其他水体的补给关系。任一承压含水层接受其他水体的补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其他水体(可以是地表水、潜水或其他承压含水层)的水位必须高出此承压含水层的测压水位;②其他水体与该含水层之间必须有联系通道。除了构造封闭条件下与外界没有联系的承压含水层外,所有的承压水最终都是有潜水转化而来,或由补给区的潜水侧向流入,或通过弱透水层接受潜水补给。
(6)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有:降水入渗补给(是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地表水补给、凝结水补给、来自其他含水层的补给、人工补给。含水层的补给有两种情况:①同一含水层通过侧向排泄补给下游含水层;②含水层之间具有水力联系通道。两个含水层之间可通过天窗、导水断裂、弱透水层越流、不整合接触面等途径补给。人工补给主要是:人类修建水库、渠道、引水灌溉农田、人工回灌、城市工矿企业排放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因渗漏而补给地下水,经常使地下水遭到污染,是一种特殊的人工补给。
(7)地下水的径流强度通常用平均渗透速度衡量,它与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基本上与含水层的透水性、补给区与排泄区之间的水力坡度成正比;对承压水来说,还与蓄水构造的开启与封闭程度有关。②垂向上的一般规律是从地表乡下,地下径流逐渐减弱,至侵蚀基准面,地下水基本处于停滞
状态。③地下水径流类型:畅流型、汇流型、散流型、缓流型、滞流型。
(8) 地下水的排泄方式:点状排泄(泉)、线状排泄(即泄流排泄,如向河流排泄)、面状排泄(蒸发)、向含水层排泄(含水层补给的两种情况)、人工排泄。
(9) 水文地质图:综合性水文地质图(比例尺常<1:10万)、专门性水文地质图(比例尺常大于1:10万)、水文地质要素图(如柱状图、等水位线图、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图、地下水污染程度图等)。②通过柱状图可以了解含水层位置、厚度、岩性、渗透性,隔水层的位置、岩性、厚度等。③等水位线图用途:确定地下水流向、计算水力坡度、确定潜水与地表水的关系(如流向指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流,反之,河流补给潜水)、确定泉和沼泽的位置、推断给水层的岩性或厚度的变化、确定富水带的位置。
2、掌握地下水EIA中的项目分类
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以下三类。①Ⅰ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②Ⅱ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③Ⅲ类:指同时具备I类和Ⅱ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
3、熟悉地下水EIA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1)准备阶段。搜集和研究有关资料、法规文件;了解建设项目工程概况;进行初步工程分析;踏勘现场,对环境状况进行初步调查;初步分析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地下水
EIA工作方案。
(2)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开展现场调查、勘探、地下水监测、取样、分析、室内外试验和室内资料分析等,进行现状评价工作,同时进行工程分析。
(3)预测评价阶段。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依据

地下水导则在导则方法中的考点梳理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7-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