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货币银行学第三章信用与利息.ppt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15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信用与利率
本章主要内容
信用的产生和作用;
信用形式;
信用工具;
利率种类和作用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基石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即信用经济。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纽带和灵魂。
在一个发达的商品交换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信用。信用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二、信用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一)信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使用“信用”的含义通常包含着信托、恪守诺言、实践成约等内容。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前期授予
A B
授予价值
偿还价值
(二)信用的经济学定义
所谓信用,是指以偿本付息为前提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让渡或转移。
信用具有以下本质特征:
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即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件。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
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后期偿还
思考:
给学生提供的无息助学贷款属不属于信用?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三)信用的构成要素
1. 信用的主体
即经济活动中的赤字部门和盈余部门,它们具体包括企业、机构、政府、个人以及在信用活动中起媒介作用的金融中介,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2. 信用关系
即信用主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资金和实物的融通形成的债权和债务关系。提供信用者为债权方,接受信用者为债务方。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3. 信用条件
主要指期限和利率。期限是信用关系开始到其终结的时间。利息是债权人因让渡实物和货币使用权所得到的报酬。
4. 信用标的
即信用关系的对象。它可以是实物形式,主要表现为商业信用;也可以是货币形式,主要表现为银行信用。
5. 信用载体
即信用工具,它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信用——古老的范畴 中国的货币和信用起源很早。早在夏代(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600年),贝就成为交换的媒介。相传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就已出现了信用行为。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货币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使用金、银、铜等秤量货币的同时,还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铜铸币,有布币、刀币、圈钱等。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三、信用的历史演变
(一)信用产生的原因
首先,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出现。
其次,信用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换言之,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
最后,信用产生的现实根源在于商品或货币占有的不均衡。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二)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信用:高利贷信用(usurious loan)
高利贷信用是指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以获取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它是最初的信用形式,是最古老的生息资本形式,也是前资本主义社会信用的基本形式。
高利贷信用特点:1. 利息率极高
2. 非生产性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高利贷信用存在的基础:
(1)简单商品经济。前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是简单商品经济,是一种小生产、自耕农、小手工业占优势的社会生产方式。
(2)金属货币制度。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制度是金属货币制度,货币的数量是有限的,面对比较强大的货币需求,货币的供给必然严重不足,从而也导致了高利贷利率的高水平。
(3)信用不发达。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货币获得较为困难。与简单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是单一的信用形式,在高利贷以外没有其他的信用形式和融资方式。同时,农民和小生产者在面临生计和简单再生产不能维持的时候,也没有非信用方式可以寻求,从而只能借高利贷。
高利贷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仍然广泛存在,原因何在呢?

货币银行学第三章信用与利息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bbitco
  • 文件大小1.54 MB
  • 时间2017-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