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核电是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ppt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核电是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
王寿君
2009年9月
6/25/2017
1
******@.
个人简历
197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建系
200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EMBA
1971年05月—1993年10月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公司工人—副总经理
1993年11月—1999年06月
中原核电建设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
1999年07月—2004年09月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党组纪检组组长
2004年10月—2007年02月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2007年03月—2009年02月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党组成员、副董事长、总经理
2009年03月—今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2
******@.
目录
一、国际核电发展趋势;
二、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三、我国核电发展前景。
3
******@.
一、国际核电发展趋势
国际四代核电技术现状
实验性是第一代核电站的特点
“二代”和“三代”核电技术的关系
二代核电站仍然是主力军
三代核电站尚未批量建设
四代核电技术尚在研究开发
4
******@.
一、国际核电发展趋势
1. 国外四代核电技术现状
压水堆
沸水堆
重水堆
其他
压水堆仍将是国际未来30年的主力堆型
第一代核电站
第二代核电站
第三代核电站
第四代核电站
五、六十年代
原型堆
解决工程技术问题
七十年代至今
运行业绩良好,还在增效延寿
多种堆型
仍在批量建

九十年代至今
安全性经济性好
市场前景乐观,已建首堆工程,尚未批量推广
九十年代后期起
六种堆型
安全经济资源利用废物量最小防止核扩散
2035年左右商用化
5
******@.
一、国际核电发展趋势
2. 实验性是第一代核电站的特点
1954年,前苏联建成电功率为5000千瓦的实验性核电站。
1957年,美国建成电功率为9万千瓦的希平港原型核电站。
国际上把上述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称为第一代核电机组。
6
******@.
一、国际核电发展趋势
3. “二代”与“三代”核电技术关系
七十年代开始推广建设的商用核电站称为“二代”;
九十年代为解决公众接受问题,按用户要求文件(URD)在“二代”基础上研究开发的先进轻水堆核电站,称为“三代”。
提高安全性:“三代技术= 二代技术+严重事故预防+安全系统的改进提高”。
改善经济性:还要依赖设计、制造、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技术的改进提高。
总之,“三代”技术是“二代”技术沿着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方向不断改进的结果。就主要设备而言,大部分技术是通用的,但法国机型向大型化发展;而美国机型向简化和非能动化发展。
7
******@.
一、国际核电发展趋势
4. “二代”核电站仍然是主力军
运行业绩良好。目前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站,绝大部分属于“第二代”核电站。三十多年来,积累了超过12000多堆年的安全运行经验,负荷因子高,非计划停堆次数下降,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可靠的技术,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和较好的经济性。2008年全世界运行核电机组439台,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4%。
还有改进潜力。近年来对“二代”机组的寿命研究,证明还有相当的改进潜力,进行增效延寿,提高出力,寿命由40年延长到60年。美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实施“二代”机组的增效延寿,成效显著,单是可利用率从70%左右提高到90%,就相当于新建了25台百万千瓦机组。
尚有发展空间。由于“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刚开始首堆工程建设,尚未在经济性方面显现竞争优势。
8
******@.
一、国际核电发展趋势
5. “三代”核电站尚未批量建设
“三代”核电技术的设计目标要求比“二代”核电技术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尤其是非能动安全系统和严重事故应对措施, 可减少故障演变成事故的风险,从而使堆芯熔化和大量放射性释放的概率进一步降低。还提出了一些新的设计思想,如在确保安全条件下,简化系统和减少设备等。
美国能源部认为,采用第三代技术开始建设1-2台机组,应由政府提供资金赞助,与企业共同承担首堆的风险。芬兰是EPR首台机组用户,2005年9月刚开工。法国于2007年先建设一台EPR机组,取得运行经验后,再决定是否开工后续机组。总之,世界上属于“第三代”的压水堆核电机组尚未取得实际的运行经验,更未达到批量规模建设的阶段,还不是成熟的商用化机型。发达国家都准备采取先建设首堆工程的审慎做法以减少风险。
9
******@.
一、国际核电发展趋势
6. “四代”核电技术尚在研究开发
具备以下特点

核电是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