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随体.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随体
.随体的来源 .随体的概念 .随体的分类 .随体的功能
随体(satellite或trabant)随体一词,最早由俄国著名的细胞学家Navashin(1912)所命名。指的是在少数染色体的臂的末端可见到有小而多呈圆球形的附属物,宛如染色体的小卫星,故命名为卫星(satellite),中文译名为随体。 通常,次缢痕区至染色体的末端部分,称为随体。具随体的染色体简称为SAT-染色体。按照现有的概念,随体有大有小,大者和臂的直径相等,但长短不一,例如蚕豆,大麦和小麦的随体。这类随体称之为衔接随体或连续随体。小者如小圆球状或甚至难以辨认。如洋葱,玉米和牡丹等的随体。
随体的分布,%位于染色体的短臂上(一般用p表示短臂)。还有少数植物,例如豌豆,郁金香和芦荟等植物,随体位于长臂(用q表示长臂)上。也还有少数植物的染色体上的次缢痕是位于染色体的中部或近中部,与着丝点相邻,中间为一小片段物所隔,由次缢痕至端粒的臂很长。在这种结构中,那一部分称为随体呢?
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从位置上来说,次缢痕至端粒部分,不论其长短如何,应该通称其为随体或叫衔接随体。即所谓的具“小体—连接丝—大随体”(Kopfohen—connectingfiber—large satellite)结构的染色体;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从结构起源上来说,着丝点和次缢痕之间的小片段或小体,应是随体。因经Giemsa分带以及Ag-NOR染色均已证明,它和端部随体的反应完全一致。从起源上来说,认为这是端部随体连同其相接的臂发生臂内倒位衍生而来,可称之为中部或中间随体(median satellite)。具这类随体的植物有百合,大蒜和黄芪等。
根据现代用分带技术和Ag-NOR染色技术研究的结果,我们随体的现今命名是模糊不清的,急需重新命名。实际上,凡是横向直径小于其染色体臂而呈球状的随体,均为Ag-NOR染色法所全部深染,说明它们是真正的NOR,或称端部NOR,而不因该称之为随体。如大葱、洋葱、牡丹等均是。人类染色体亦然。具衔接随体者则不然,其随体部分无论是C和N带以及Ag-NOR染色研究,它们既不显带,也不为AgNO3染色,与上述的随体性质完全不同。而相反,它的次缢痕区,无论C带或N带以及Ag-NOR染色,均与上述的小形随体反应相同,为NOR。
鉴于两种随体形态以及组成成分完全不同,因此,我们提出,应把小形而多呈圆球形的随体改称为端部NOR,而只把衔接或连续随体称为随体。随体的直径应与染色体臂直径等同,凡小于臂的是端部NOR,这样一来,植物界具真正随体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植物,而绝大部分植物不具随体,而是具端部NOR。因为NOR是位于端部,因此,它们的染色体上也就不存在次缢痕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变动问题,而是把以往误作随体的结构,还其真实面目—核仁组成区(NOR)。这对于我们正确理解NOR的数目、形态和行为的广泛变异及其生物学意义,都是极为有利和有科学价值的。
概述
随体(satellite,SAT)是指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球形或圆柱形的染色体片段,通过次缢痕区与染色体主体部分相连。随体一般由异染色体组成,具有高度重复的DNA序列。这种随体DNA可以和着丝粒异染色质DNA进行杂交,说明它们在性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其上也很少有基因存在。但也有例外,如Phillips等(1977)证明决定玉米多次有丝分裂的Po基因(polymitotic)位于第6号染色体的随体上。一般来说,随体是附着在具体核仁组织区(NOR)的染色体短臂上,由一纤细的染色质丝连接于染色体臂上。有随体的染色体称为sat染色体
分类
根据随体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将随体分为两大类:
1:端随体:位于染色体的末端, 被一个次缢痕隔开的随体,称为端随体(telo-satellite);
2:中间随体:处于两个次缢痕之间的称为中间随体(intermediata satellite)。
而根据随体形状和大小则将随体分为四类(Ballaglia,1955):
小随体,大随体,线状随体和串联随体(如图2-9)

随体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yl7513565
  • 文件大小6.90 MB
  • 时间2017-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