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污染类型及防控技术探讨.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污染类型及防控技术探讨
刘文静 摘 要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问题的存在会对培养材料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并造成不同程度的科研、生产损失。基于此,对植物组织培养期间常见的污染类型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科学的2]。
病毒污染
病毒常以颗粒形式存在,体积非常小,并且病毒污染的概率也相对较小。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病毒的污染仅凭肉眼观察是难以发现的,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来具体观察[3]。病毒多在细胞内潜伏,并且不会导致整个细胞坏死。植物组织培养期间产生病毒污染的主要因素是外植体。
2 植物组织培养常见污染防控技术
外植体污染消除
科学合理采集选择外植体
要想避免因外植体对植物组织培养造成污染,需从源头处进行污染防控,所以应注重对外植体的科学采集与选择。在不同环境下,外植体携带细菌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一般针对脱毒植物应采用分生组织进行培养,以降低污染发生率[4]。而对于采集时间的控制,应尽可能在春季采集外植体,并在晴天中午开展采集作业。当然,外植体采集环境最好选择在室内,或者是采集新生嫩芽,因为春季污染程度相对较低,而且晴天环境污染程度小于下雨天,室内植物携带的细菌少于室外植株。此外,需注意采集前必须用75%酒精对工具、用具以及人员手部进行消毒,降低污染发生率。
科学预培养外植体
若外植体采集为室外采集,并检测出外植体污染严重,则可以利用室内盆栽的方式来降低污染程度,可采用珍珠岩、蛭石种植,并结合施加抗生素来降低污染程度[5]。需要注意,应控制外植体生长,禁止在室内盆栽中施加肥料,合理控制外植体生长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到外植体抽出新芽后,结合细菌病毒检测结果选择是否将其新芽当作外植体。若植株无法进行室内盆栽,则可以利用塑料袋覆盖,等到植株抽出新芽后,选择合适外植体。
细致清洁、消毒外植体
等到外植体确定完毕,应开展高效的外植体清洁消毒工作,在尽可能减少对外植体伤害的基础上,确保其携带的微生物被彻底消毒灭杀。在具体清洁消毒过程中,先将外植体表面的泥土污垢用清水冲洗掉,然后进行剪枝,接着将外植体放入烧杯中用洗洁精水浸泡
3 min,之后将其放置于流水状态下冲洗30 min,最后在无菌操作台中用75%酒精浸泡30 s,%升***浸泡10~30 min。需要注意,在清洁消毒期间应合理应用与选择消毒剂,避免消毒剂对外植体产生毒害作用[6]。
环境污染防控
熏蒸消毒技术
在开展植物组织培养前,应结合具体情况开展熏蒸处理,合理配置熏蒸液,具体包括高锰酸钾3~6 g·m-3、甲醛4~6 mL·m-3。熏蒸前,应将实验室的门窗关闭,然后将事前调配好的甲醛溶液倒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此时因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烟雾,工作人员必须立即避开烟雾,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等到熏蒸时间达到30 min后,即可停止熏蒸。在植物组织培养期间应保持每月一次的频率开展熏蒸消毒。
紫外灯照射消毒技术
應及时清理污染培养基、污染物品,保持培养室中清洁干净,并且保持培养架干净且无杂物。与此同时,利用次***酸钠消毒液对接种室和培养室进行定期消毒。每次接种前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污染类型及防控技术探讨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香菱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