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经济生活教学反思.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经济生活》 教学反思

欢迎登陆我的个人网站------内蒙古都琳网
--- 蒙文高中政治网站
2
对话与分享
《经济生活》(下)内容结构及分析(教什么)
教学及评价的基本建议(怎么教)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学****怎么学)
3
几点说明
树立勇于探究的精神。正如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探究性一样,我们需要用探究的眼光研究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而不是学****已经定型的东西,这是课改试验的基本要求。
倡导善于反思的教法。培训不是简单定位于“我们应该这样教”,而是基于“我们过去是这样教的,回头看,我们认为还应该这样教”。
牢记尊重事实的常识。课改需要创新,创新应该建立在不割裂现实的基础上。改革不是颠覆传统,不要在改革中丢掉了许多好做法。
4
第一部分
三、四单元的内容及分析
5
单元的地位及宏观架构
6
第二单元
第一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围绕公民的消费生活,讲述与消费现象有关的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价格、供求的基本知识,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形成正确的金钱观,理性的消费观。
围绕经济生活中的投资和创业现象,讲述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等重要知识,通过学****投资和创业的基本常识,了解社会财富是如何生产出来的,树立诚信的创业观、自主自立的择业观。
为何生产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谁来生产
消费
交换
分配
生产




围绕社会财富如何分配的问题,讲述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财政和税收的基本知识,正确认识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树立纳税人观念。
围绕人们经济生活运行的体制背景,讲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知识,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在全球化中把握机遇,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
单元
主要内容
隐性逻辑
7
基本结论:
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理论观点寓于生活主题之中,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
淡化学科知识体系,但具有内在的隐性逻辑。
突出德育教育的课程性质定位。教材是学****的工具,知识是思想教育的载体。
8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本单元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重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与所有制制度一起构成了我国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
分配包括个人收入分配和国家收入分配两个方面。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国家收入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集中性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收入分配的两个方面,税收则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
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来看,收入与分配直接关系到利益关系和社会和谐,也直接关系到资源配置的效率。财政和税收不仅是国家的事情,也是每个公民包括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的经济生活。
从思想教育来看,侧重于进行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依法、自觉、诚信纳税的现代公民教育。
单元概况
9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三课六框十二目
单元内容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主要内容有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分配中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第九课:征税和纳税
主要内容有税收的含义、本质和特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负税人,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主要内容有财政收入的来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的五个方面,财政的巨大作用,财政收支平衡。
综合探究围绕公平和效率展开,这一话题是分配问题中的重点、也是经济学争论的永恒话题。通过探究,使学生初步理解两者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重大意义,并尝试提出模拟现实的建设性意见。
10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课标的基本要求※
: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经济生活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22
  • 文件大小1.20 MB
  • 时间2017-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