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治疗中风病200例临床分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医治疗中风病200例临床分析 】是由【学习的一点】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医治疗中风病200例临床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医治疗中风病200例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病患者在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使用中药针剂点滴,同时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练,观察其临床情况。结果:急性期的有效率与恢复后遗症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急性期临床治愈及显效率与恢复后遗症期差异有显著性(P<)。结论:中医疗法治疗中风病有利于降低病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风;中医治疗;疗效
中风病是危害广大中老年朋友的常见病,其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为了降低病残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院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收到理想效果,将临床观察情况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患者均选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本院内科全部中风住院患者。其中,男118例,女82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40岁,平均63岁;50岁以下6例,51~60岁60例,61~70岁80例,71~80岁46例,80岁以上8例;急性期140例,病程最长20d,最短2d,平均8d;恢复期44例,病程平均2个月;后遗症期16例,病程最长13年,最短6个月,平均3年;按中风病病类诊断:急性期,中经络96例,中脏腑44例;按西医病名诊断:脑血栓形成136例,脑出血36例,脑梗死后遗症22例,脑出血后遗症6例,200例中风有高血压病史121例,冠心病病史41例,糖尿病病史12例。
2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
全部病例按照中华中医学会内科学会1986年6月修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辨证分型依据临床实际分为:①肝阳上亢型;②肝风痰热型;③气虚血瘀型;④阴虚风动型。各型例数见表1。
经统计学处理,肝阳上亢型在急性期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气虚血瘀型在急性期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出现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总之,急性期以肝阳上亢型为主,恢复后遗症期则以气虚血瘀型为主。
3方法
依据以上辨证分型:①肝阳上亢型:方用天麻钩藤饮;②肝风痰热型:方用天麻钩藤饮合温胆汤;③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④阴虚风动型:方用镇肝息风汤。肝阳上亢型和肝风痰热型予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d;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型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40ml和生脉注射液20~4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1次/d;颅内高压者,用20%甘露醇、七叶皂苷钠或速尿适当脱水,其他根据病情给予支持、对症、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及早进行肢体功能恢复锻炼。
4结果
急性期140例,其中临床治愈80例,显效32例,有效22例,无效(包括死亡)6例,%、%、%、%,%。恢复和后遗症期共60例,其中临床治愈2例,显效18例,有效36例,无效4例,%、%、%、%,%。经统计学处理,急性期的有效率与恢复后遗症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急性期临床治愈及显效率与恢复后遗症期差异有显著性(P<)。患者住院最长125d,最短6d,。
5体会
关于中风病机,历代著述颇多,《灵枢?刺节真邪论》“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丹溪心法》“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临证指南?中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说明气虚血瘀、肝阳上亢在本病的发病机制占有重要地位,本组病例亦与之相符。清开灵注射液由《温病条辨?上焦篇》安宫牛黄丸化裁,由胆酸、水牛角、珍珠层粉、黄芩、金银花等八味中药材经现代科学方法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之功。现代研究认为,该药能纠正代谢紊乱、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增强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从而保护脑细胞、缩小梗塞面积、促进血肿吸收[1]。复方丹参注射液为丹参和降香经提取制成,具有活血化瘀、镇静安神作用,能抑制凝血及血小板聚集,激活纤溶,促进纤维蛋白降解,减少血栓形成,调节免疫,加速改善脑循环[2]。生脉注射液南人参、麦冬、五味子制成,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之功,能降低细胞的聚集性,促进纤维蛋白降解,增加血液的流动性,改善组织灌注[3]。依据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肝阳上亢型和肝风痰热型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型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静脉点滴。经本组病例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经本组病例可知,中风病急性期以肝阳上亢型和气虚血瘀型为主,恢复后遗症期则以气虚血瘀型为主。治疗上强调早期治疗,注重在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使用中药针剂点滴,同时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练。这样,就有利于降低病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1988,11(3):21224.
[2],1994,(6):62.
[3]: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82.
62561260

中医治疗中风病200例临床分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