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每课一练2 (08版岳麓必修2).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山东文登11月高三期中考)我国的古代农业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如图所示耒耜的使用,说明我国的农业生产已进入( )


【解析】B 耒耜属于石器时代。
2.(2012届南京29中高三摸底)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B. 佃农经济
D. 商品经济
【解析】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中国古代社会,封建专制的基础是小农经济,B、C两项只是小农经济耕种方式的一种,而D项是促成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3.(2011山东荷泽11月高三期中考)关于右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提速、耕作随心所欲的特点

【解析】B 图中所示为唐朝的曲辕犁。牛耕得到广泛推广是在犁壁发明的西汉中期以后。
4.(2011潍坊统考)下面是某人观察右图汉画像砖《牛耕图》后的感悟,正确的是





【解析】C 农用动力的根本变革是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用于农业生产,故A错误,C、D是对曲辕犁的描述,而曲辕犁出现唐朝而不是汉朝。故只有C正确。本题考查的是对现象的把握,而非对本质的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汉代已经出现了二牛一人式犁耕法,即“耦犁”。借用牛力耕田能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A项是本质而非现象,B项表述错误,调节耕作深度的工具和D项中国传统步犁技术基本定型是唐朝时期出现的曲辕犁。此题可以用排除法。A不对,我国农用动力的根本变化是指牛耕,这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B和D是对唐朝出现的曲辕犁的描述。牛耕在春秋出现,汉代进一步推广,说明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
5.(12青岛高三教学第一次质量检测)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其内容形象地反映了( )



【解析】C 一定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民间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它一是来源于人民的日常生活,是人民生活的结晶,另外作为传统文化,它又是我国传统经济形态的反映,从图片中也看出剪纸艺术的体裁围绕我国传统经济耕织结合的这一特征。故选C。
6.(12广州执信三校联考)我国古代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精耕细作农业,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解析】A 精耕细作技术发展说明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而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标志的是生产工具,所以推动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应该是农具的改进。
7.(12广州执信三校联考)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 )
,专力治黄    ,统一治黄
,由中央政府治理       ,加强治理
【解析】C 孟子是处于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争霸,所以要治理黄河水患,从当时历史发展趋势看,必须在统一的中央政府主持下,全面整治。所以应该选C。
8.(2011山东荷泽11月高三期中考)《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经》在仲春“后率外内命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藉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 )

“以民为本”
【解析】A 统治者正是通过这种形式来体现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材料表明,无论天子、诸侯还是王后亲自从事耕作,这说明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业关系到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统治者的根本统治利益。
9.(12广州执信三校联考)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
,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阶级矛盾日益激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每课一练2 (08版岳麓必修2)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ly8501
  • 文件大小2.11 MB
  • 时间201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