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把握作者运思、编者意图.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把握作者运思、编者意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53-01
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正确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主旨以及编者意图。如果撇开作者的运思及编者意图而妄言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笔者教学时只有把握了作者的思路,才能把握文章的主旨,领悟文章的内涵,感受文章的思想、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使教路、学路和文路和谐统一。
,是正确解读文本的最低要求
文本解读作为备课的重要环节,它为教师对文本基本价值取向进行创造性教学提供了最大可能,而教师对文本基本价值取向的正确把握是解读文本最低的要求。
正确把握作者的用意。对于一篇文章,我们在解读时最低的要求是要明白文章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最着重强调的究竟是什么?苏教版教材《金子》,如果教师在备课时没有细究文本,绝大多数的教师会依据教参和自己粗浅的理解,认为《金子》这篇文章的主旨是:想要成功,必须通过辛勤的劳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文中的主人公彼得
"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结果?s一无所获。彼得如此勤劳,如此卖力,结果却一无所获。这不是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违背吗?细读文章,可以从中发现,作者对于表现彼得勤劳淘金6个月(第2、6自然段)仅127个字,而对于第4、5自然段主要写彼得发现土里长出小草,受到启发,却十分细致的写出了彼得的所见所思。可见作者着重想表达的是:勤劳只有在智慧(善于观察、思考和发现)的引领下才会发挥作用,才会创造价值,只是苦干、蛮干,未必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此,本文教学立足点应该在第4、5自然段,通过精读感悟、重锤敲击,使学生真正懂得"智慧"才是获得财富的前提。
正确理解编者的意图。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教材中知识技能的年级分布,文本作品的选择编排,阅读的导引与练****的设置等都凝聚着编者的苦心与智慧。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本单元的导读提示是:学****本组课文,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学****中运用。《刷子李》是本单元课文的第二篇,是一篇略读课文,按常理,略读课文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从精读课文获得的种种经验、方法,并应用这些经验、方法去读其他类似的文章,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刷子李》的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是
"一波三折"的写法。如果我们不正确了解编者意图,把"一波三折"的写法作为核心教学价值来教,那只能将《刷子李》当精读课文来教了,因为本单元的阅读,甚至在以往的课文中,根本没有接触过"一波三折"的写法。他们怎能把精读课文中获得关于"一波三折"的学****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中?显然这不符合教材编者的意图,编者的意图应该是把《刷子李》这篇课文中富有特色的动作(细节)描写或心理描写作为核心教学价值,才符合本单元组的单元主题"学****人物描写"――从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和语言、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是解读文本应守持的内涵底限
文章的本源读者是被动接受由作者给定的东西,作者才是一切的本源,阐释只是努力回到这个本源,而解释者是一片真空,一块透明体,不带丝毫偏见,不加半点属于自己的杂质,只需原原本本把作者的本意复制出来。要想知道文章本源就得解读文章内涵底根。

把握作者运思、编者意图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7-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