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天津国培历史1班简报(四).ppt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天津国培历史1班简报(四).ppt天津国培历史1班简报(四)
第四周:4月16日——4月22日
编辑:河西教育中心郎越轩
目录
卷首语
温馨提示
第四周学****计划
教学经验分享
卷首语
“德国制造”、“瑞士制造”代表着质量,代表着品质。“细节决定成败”。这些语句一直萦绕心头。历史教育教学的品质和质量不仅考量着历史教师的责任心,更考量着历史教师的业务水准。相信我们在教学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保持历史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品质!
第4周:4月16日——4月22日
①完成课程学****br/>②继续在班级论坛或学科论坛发表主题帖和回帖;
③提交第3篇研修日志;
④完成第1、2份作业的提交;
⑤观看视频;
⑥继续学****班级简报和学科简报内容。
第四周学****安排
各位老师好!我们的学****已经进入第四周啦!离结束还有一周时间!您需要完成的作业请您尽快做完上传!
很高兴看到论坛中这么多的发帖和回帖,请您多关注每周学****安排!每期简报中都公布了学****安排!在班级公告中也有比较详细的五周学****安排!请您仔细阅读!谢谢配合!希望我们都能通过这次培训有所收获!
这期简报我们将推荐给大家几篇学员的“教学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启发!
温馨提示
张东霞老师的教学经验分享
一堂公开课的三次洗礼
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其不朽之作《人间词话》中曾用形象的比喻提出了治学的三种境界或说是三个过程: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重境界道出了在求索的过程中,从困惑茫然到豁然开朗的过程。仔细想来,这三重境界和我们教师追求教学的过程体验竟有异曲同工之妙。回想自己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一遍一遍的备课,一重一重的敲打,精雕细镂,最终呈现出精彩的课堂教学。
张东霞老师的教学经验分享
公开课来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上公开课是每位教师从教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经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更是锤炼和展示自身教学功底的机会。特别是青年教师,更应该多经历公开课的打磨,扎实教学基本功。记得有一次,我接到了准备一节公开课的任务,看看教学进度,再翻翻教材,感觉不是人家上的太多,就是课文内容平淡,最终看到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一课,觉得这节课比较适合上公开课。课题确定之后,就是准备素材、形成教案和制作课件。这个准备阶段是比较折磨人的,看着这些下载的教案和课件,设计流程大都雷同,要想上出新意来还要煞费一番苦功。其实在备课中,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思想上备课,这是一个反复思考与准备的过程,需要你把粗线条的思路打磨成具体的教学步骤,又要跳出教学的细节,看待将要展开的教学,也可能是好不容易想好的预案被否定,否定之后又想不出更好的思路来,绞尽脑汁,非要琢磨出一条思路,以至于自己吃饭睡觉都无法放下,梦里边都经常出现讲课的画面,经过反复雕琢,最终敲定了讲课的框架结构。
张东霞老师的教学经验分享
思路确定之后,就是试讲,检验预设的效果。每次试讲前,我都做好了整改的心理准备,一节优质公开课的诞生是建立在N次试讲的基础上的。第一次试讲,首先在导入环节,就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本来我是以《松花江上》为背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从学生的效果看,这首歌曲并没有触碰到学生的兴奋点,学生懈怠地坐在座位上,没有积极的反应。而且备课组老师也提出,这个课用歌曲导入显得有些老套,应该另辟蹊径,给听课的学生和老师以新鲜的感觉。在课堂流程上,可以设计学生活动,比如学生展示搜集的日军在九一八事变后,奴役东北人民的图片材料,针对西安事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释放学生的活力,这个时候,真是感觉到团队的优势,备课组老师毫无保留地提出修改建议,甚至连合作学****的每一个具体设计应该如何处理才能保证课堂的流畅,基础知识的记忆应该如何处理,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效果;如何以精炼的语言升华本课情感让学生受到感染,另外还应在细节上做补充,比如东北全部沦于敌手,相当于3个日本国土面积,在1932-1934年间,,更残忍的是日本在东北拿中国人进行细菌实验,而这些毒气弹直到今天一直都还在危害东北同胞的生命安全等等细节,看到满满两页的修改建议,更给了我备好课的动力和信心。
经过几次的试讲修改,课堂的效果确实有很大改观,比如之前提到的导入环节,我们换了一个角度,从介绍歌曲的作者张寒晖入手,学生一看到图片,便会产生好奇,想知道图片中的人物是谁,由此引人入胜,介绍歌曲创作的背景——九一八事变。老师们又觉得虽然我的思路比较清晰,但整堂课对教材的挖掘、对教学设计的处理还应进行大胆整合,打破教材框架,比如把课堂流程分为国难当头、捐躯赴国难、联共抗日三部分,这样处理不落俗套,立意较新颖。虽几经“折磨”,我有些心力疲惫,但是我追

天津国培历史1班简报(四)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40122949
  • 文件大小216 KB
  • 时间201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