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扣眼法和区域法穿刺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扣眼法和区域法穿刺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陈吟
湖北红安县人民医院血透科
【摘要】目的探讨扣眼穿刺和区域穿刺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行动静脉内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扣眼穿刺和区域穿刺,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后比较血管狭窄、血管瘤及血栓等并发症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狭窄、血管瘤及血栓形成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结论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采用扣眼穿刺相对区域穿刺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扣眼穿刺;区域穿刺;血透;动静脉内漏;并发症
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需长期血液透析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动静脉内瘘满足患者长期透析要求,为方便患者透析、延长患者生命有重要促进作用。但临床研究表明,动静脉内瘘长期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影响正常透析。临床中正确、熟练穿刺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维持内瘘正常功能[1]。为探究扣眼穿刺和区域穿刺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影响效果,笔者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行动静脉内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奇偶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35~73岁,平均(&plusmn;)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3~72岁,平均(&plusmn;)岁。观察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组具有比较性。两组患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入组标准
(1)患者入院后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均明确诊断为慢性肾衰,均有长期透析指证。(2)排除生命体征不稳定,不能长期随访患者。
方法
观察组采用扣眼穿刺,选择动静脉穿刺点原则:动脉穿刺点在距离内瘘口5cm以上位置,且动静脉穿刺点相距位置应为5cm。首先穿刺静脉,采用三点固定进针方法,即固定并充盈血管后用右手中指将穿刺点远端皮肤绷紧,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穿刺针靠近近端血管,针尖向上与皮肤成25&deg;角进针。进入血管见有回血后放平针尖再适量进针,采用无菌胶布粘贴覆盖针头并固定。选取内瘘血管远端静脉穿刺点约5cm处,同差穿刺静脉方法作动脉穿刺固定。对照组采用区域穿刺方法,选取动静脉穿刺位置同扣眼穿刺法。选取动静脉区域作蜂窝状穿刺,穿刺方法和固定方法同扣眼穿刺。两组患者定期进行血液透析,并保持穿刺位置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发生。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血管狭窄、血管瘤及血栓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CT血管造影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相应并发症发生情况。
统计学方法
,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率表示计数并用&chi;2检验,检验标准&alpha;=,P<&alpha;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发生5例(%)血管狭窄低于对照组22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观察组发生3例(%)血管瘤

扣眼法和区域法穿刺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