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章血浆蛋白及其代谢紊乱二.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第四章血浆蛋白及其代谢紊乱二 】是由【春天笑笑】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四章血浆蛋白及其代谢紊乱二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四章 血浆蛋白及其代谢紊乱二第五节 脂蛋白代谢脂蛋白是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形式,并与细胞膜受体结合被摄入细胞内进行代谢。一、乳糜微粒CM是饮食高脂肪食物后,由肠壁细胞合成的富含 TG的巨大脂蛋白,80-100nm。血中半寿期为 10~15分钟,食后 12小时,正常人血中几乎无 CM。它在肠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入淋巴管。CM含有ApoAⅠ,AⅡ,AⅣ和B48。ApoB48含量多少与摄取食物的TG含量有关。ApoB48是合成CM所必须的蛋白质,CM从胸导管移行入血液过程中,其载脂蛋白的组份迅速改变。CM获得ApoC和E后,将ApoAⅠ移行到HDl,脱去ApoAⅣ,使进入血中的CM被末梢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LPL经ApoAⅡ激活,并作用于其内的TG,分解变成脂肪酸和单甘油脂肪酸,再进入肌肉、脂肪组织及心肌组织贮存或利用。CM表面的磷脂和 Apo往HDL3移行,颗粒变小,结果转变成 CM残粒,分别被肝脏 LDL受体和清道夫受体识别并摄取。 CM生理功能是转运外源性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其中 TG在毛细血管中被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后进入各组织贮存或利用,而外源性胆固醇则全部进入肝。二、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大小为30-80nm,含有甘油三酯、胆固醇、胆固醇酯和磷脂, TG占50%左右,蛋白质部分为ApoAⅠ、AⅣ、B100、C、E等。VLDL在肝脏合成,利用来自脂库的脂肪酸作为合成材料,其中胆固醇来自 CM残粒及肝自身合成的部分。ApoB100全部由肝合成,肝合成的VLDL分泌后经静脉进入血液,再由VLDL内ApoCⅡ激活LPL,并水解其内的TG。由HDL的LCAT作用生成的胆固醇酯经CETP转送给VLDL进行交换,而VLDL中余下的磷脂、ApoE、C转移给HDL,VLDL转变成VLDL残粒(remnant),而后大部分通过VLDL受体摄入肝,小部分则转变成LDL继续进行代谢。三、低密度脂蛋白LDL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其胆固醇主要来自从CE转运的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目前认为血浆中LDL的来源有两条途径:①主要途径是由VLDL异化代谢转变而来;②次要途径是肝合成后直接分泌到血液中。LDL的降解是经LDL受体途径进行代谢,细胞膜表面的被覆陷窝是LDL受体存在部位,即LDL中的ApoB100被受体识别,将LDL结合到受体上陷窝内,其后再与膜分离形成内吞泡, 在内吞泡内经膜 H+-ATPase作用,pH降低变酸,LDL与受体分离并与溶酶体融合后,再经酶水解产生胆固醇进入运输小泡体, 或者又经 ACAT作用再酯化而蓄积。血浆中 65%-70%的LDL是依赖LDL受体清除,少部分(约1/3)被周围组织(包括血管壁)摄取异化。一旦LDL受体缺陷,VLDL残粒由正常时大部分经肝LDL受体识别,而改为大部分转变成LDL,使血浆中LDL浓度增加。四、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由肝和小肠合成。肝合成的新生 HDL以磷脂和ApoAⅠ为主。在LCAT作用下,游离胆固醇变成胆固醇酯,脂蛋白则变成成熟球形 HDL3,再经LPL作用转变成 HDL2。HDL可将蓄积于末梢组织的游离胆固醇与血液循环中脂蛋白或与某些大分子结合而运送到各组织细胞,主要是肝脏。实际上是胆固醇逆转( RCR),RCT促进组织细胞内胆固醇的清除, 维持细胞内胆固醇量的相对衡定,从而限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Golmset指出,LCAT通过转酯化反应完成新生盘状HDL向HDL3、HDL2的转化,减少血浆HDL中游离胆固醇的浓度,构成胆固醇从细胞膜流向血浆脂蛋白的浓度梯度,降低组织胆固醇的沉积。综上所述,脂蛋白代谢主要途径如图4-10所示,作为食物中的脂质有甘油三酯,胆固醇等,以TG为主。TG经胰脂肪酶水解后,经肠道吸收于肠粘膜细胞内再合成TG(外源性TG),同时还有Ch、PL、ApoAⅣ、B48与之结合形成CM,进入淋巴管由胸导管再送到血液(图中①)。流入血液中的CM,从HDL接受ApoCⅡ、E及CE(图中②),各脏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 LPL被ApoCⅡ活化水解 CM(图中③),使之转变成仅有 ApoB48和ApoE为主的CM残粒,被肝细胞的ApoB、E受体识别并摄取入肝细胞(图中④)。CM在血液中半寿期为5-15分钟,空腹时,血中一般无CM存在。图4-10脂蛋白主要代谢途径另外,体内肝将糖及游离脂肪酸合成 TG(内源性TG),再与Ch、ApoB100、ApoCⅡ及ApoE等结合形成VLDL释放入血中(图中⑤),血中VLDL再接受HDL上转移的ApoCⅡ、E(图中⑥)又在各组织毛细血管壁的LPL作用下,使其核心的TG不断水解(图中⑦),而后转变成LDL或者VLDL残粒,大部分被肝摄取,也可能被肝外摄取一小部分。血浆中VLDL很不均一,大颗粒的含TG高者可迅速清除,仅10%左右转变成LDL;小颗粒含TG少的VLDL清除较慢,40%转变成VLDL残粒。经肝细胞的LDL受体摄取(图中⑧),一部分又经LPL和HL作用水解TG成脂肪酸,供组织细胞利用,使其表面积缩小,并变成ApoB100为主的LDL。LDL一部分经肝及肝外 LDL受体识别摄取入肝内(图中⑨);一部分氧化后经肝及肝外组织清道夫受体识别入肝外组织细胞(图中⑩)。HDL是肝(图中⑾)和小肠(图中⑿)合成的一种脂蛋白,有从末梢组织运送 Ch到肝内处理的生理功能。LCAT使卵磷脂的 FFA转移到Ch上催化进行胆固醇酯化反应,HDL是其最适底物。刚合成分泌的 HDL为新生HDL,呈圆状,含ApoE多,经LCAT作用转变成球状 HDL3。图中⒀再转变成 HDL2(图中⒁)。粘膜细胞也可合成一部分新生HDL(图中⑩),HDL还可将ApoCⅡ和ApoE转运给CM及VLDL。脂蛋白代谢是血中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及其受体和酶相互作用并密切相关的代谢过程。在脂蛋白代谢过程中多种环节受到障碍,有可能导致脂蛋白代谢紊乱。第六节 脂蛋白代谢紊乱脂蛋白代谢紊乱的常见现象是血中Ch或TG升高,或者是各种脂蛋白水平异常增高。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是指血浆中 CM、VLDL、LDL、HDL等脂蛋白有一类或几类浓度过高的现象。一般根据血浆(血清)外观、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以及血清脂蛋白含量将高脂蛋白血症进行分型。 1967年Fredrickson将高脂血症分为六型,从生化及遗传角度考虑,有其不合理的一面,因为同一型高脂血症可有几种不同的基因型,临床实践表明,这种分型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因此,一直沿用至今。确认各种类型的高脂蛋白血症时,一定要用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脂蛋白水平交叉检验,以求准确定型。因为任何一种高脂蛋白血症都有Ch、TG一项或两项指标同时升高即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出现。高脂血症与高脂蛋白血症实际上是同义词,而后者说明脂质代谢的病理变化更为确切。从脂蛋白代谢紊乱的原因分类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是遗传缺陷所致,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继发性是继发于许多疾病所致,如糖尿病、肾病等疾患可继发引起高脂血症。下面着重介绍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从遗传基因角度考虑,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一定由遗传基因突变引起。从生化角度考虑是基因突变所致的基因表达的产物蛋白质水平上的缺陷,如Apo、酶和受体蛋白的异常。Apo异常多见于ApoE变异,典型例子是Ⅲ型高脂蛋白血症,ApoB变异可引起无β-脂蛋白血症,表现为脂肪吸收障碍; ApoAⅠ异常,则有 Tangier病出现。导致血清 HDL和ApoAⅠ水平降低;LCAT和LPL缺陷以及受体缺陷同样导致脂蛋白代谢异常,如家族性高Ch血症。一、高脂蛋白血症1967年Fredrickson等用改进的纸上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将高脂蛋白症分为五型,即Ⅰ、Ⅱ、Ⅲ、Ⅳ和Ⅴ型。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以临床检验表现型为基础分为六型,将原来的Ⅱ型又分为Ⅱ a和Ⅱb两型,如表 4-1所示。(一)Ⅰ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血浆TG升高,Ch正常,CM、VLDL含量升高,LDL及HDL均降低。约有2/3的病人在10岁前发病。患者新鲜血清外观呈乳白色混浊,4℃过夜,血浆上层出现“奶油样”上层。大部分患者伴有视网膜脂血症、急性胰腺炎及肝脾肿大。表4-1人高脂蛋白血症分型及其特征本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族性遗传性纯合子型患者除血脂改变外,临床症状明显,而杂合子除TG高外,其症状不明显。Ⅰ型高脂血症又称为家族性高CM血症。发病原因主要是LPL的ApoCⅡ的遗传性缺陷,使LPL缺乏或者不能激活,CM中TG不能水解转变成CM残粒,无法被LDL受体识别进行代谢,从而造成CM在血浆中堆积。(二)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Ⅱa型又称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血浆LDL和Ch明显升高。血清脂蛋白电泳呈现浓染的 β-脂蛋白带,提示β-脂蛋白含量升高,故又称为高 β-脂蛋白血症。纯合子病人在青春期即因动脉粥样硬化而死亡,这类病人除冠状动脉硬化外,还会出现黄色瘤和角膜弓状云等。Ⅱa型有明显家族史,由LDL受体缺陷引起。纯合子型患者LDL受体完全缺陷,杂合子型者 LDL受体只为正常的 1/2。细胞不能通过膜上LDL受体从血中摄取 LDL,使血浆中 LDL升高。近年,Goldstein和Brown用纤维母细胞对遗传性高Ch血症遗传分析发现,LDL受体缺陷有三种不同的细胞表型:①无 LDL受体型;②LDL受体缺陷型,细胞表面受体活性为正常的 5%-20%;③入胞缺陷(内吞缺陷)型,即LDL受体可以与 LDL结合,但是不能以正常速度内吞, 从而导致LDL堆积于血浆中。目前所知,Ⅱa型是因为编码 LDL受体的基因突变所致。(三)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Ⅱ b型又称为高β-脂蛋白及高前β-脂蛋白血症。血浆电泳图谱中,除β-脂蛋白增高外,前β-脂蛋白含量也升高,但二者并不融合。血浆中除LDL和Ch升高外,VLDL也升高,当然TG也升高,所以又称为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Ⅱb型与Ⅱa型的主要区别是前者LDL受体活性正常,患者多合并肥胖,糖代谢及胰岛素分泌异常,易伴发黄色瘤及动脉粥样硬化症。Ⅱb型为显性遗传性疾患,体内VLDL合成量过多,ApoB100合成量比正常高两倍,LDL也增高。另外VLDL合成增加的同时,VLDL代谢分解速度并未增强,从而使过量合成的VLDL不能加速分解,造成血浆中VLDL 蓄积,同时 LDL代谢速度也减慢。(四)Ⅲ型高脂蛋白血症Ⅲ型属于家族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血清电泳图谱上β-脂蛋白带与前β-脂蛋白带融合,呈现一个宽而浓染的色带,称为“阔β带”,因而出现β-移动度的VLDL,故也称为高β-VLDL血症。病因为ApoE异常,属显性遗传。正常人ApoE约65%-75%为E3/E3型,患者亦多见ApoE2/E2型,后者与受体结合力仅为前者的 20%-40%。临床症状常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外周血管病和黄色瘤等。Ⅲ型患者代谢性改变是:①β-VLDL 经肝的ApoE受体清除受阻;②肝从CM残粒获得的外源性胆固醇减少,自身合成 Ch并分泌VLDL增多,使VLDL过度生成而堆积于血浆中;③LPL活性降低,VLDL在体外不能转变成LDL。Ⅲ型患者除β-VLDL出现外,Ch和TG均升高。Ⅲ型比较罕见。(五)Ⅳ型高脂蛋白血症Ⅳ型又称为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 VLDL血症,仅血浆 TG升高,LDL正常,HDL降低。Ⅳ型高 TG症的患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Ⅳ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也增加,但不如Ⅱ型、Ⅲ型严重。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六)Ⅴ型高脂蛋白血症Ⅴ型患者血清脂蛋白电泳图谱呈现CM及前β-脂蛋白深染,属于高 CM和高前β-脂蛋白血症都存在的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故又称为高 CM与高前β-脂蛋白血症。将该型血浆置于 4℃冷藏10小时,可见上层为“奶油样”,下层为混浊状,属于罕见的血清外观。血清 TG远远超出正常,LDC-C和HDL-C低于正常值,Ch在正常范围,VLDL-C 超出正常范围,VLDL-C/VVLDL-TG 。若给予患者注入肝素后,血清 CM消失。与Ⅲ型不同点是,Ⅴ型人血清 VLDL-C/VLDL-TG 。该型患者,若仅是LPL活性降低属显性遗传;如既有LPL活性降低,又有ApoCⅡ减少,则属于隐性遗传。常于20岁前发病,家族史明显的Ⅴ型者, 丘疹状黄色瘤的发病率可高达 30%-50%,并伴有急性胰腺炎及肝脾肿大。 ApoCⅡ缺乏、LPL活性降低、VLDL生成过多而代谢率降低等原因导致VLDL在血内堆积。各类型的高脂蛋白血症表型的诊断指标的变化值如表4-1所示(七)高HDL血症血浆HDL含量过高导致高HDL血症,也属于病理状态。HD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人们公认的,然而并非血浆HDL含量越高越好。血浆HDL-胆固醇(HDL-C)含量超过1g/L,定义为高HDL血症。现已查明,高HDL血症是因为有CETP和HTGL等活性异常所致。高HDL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 HDL血症的病因有以下几种可能:① CETP缺损;②HTGL活性降低;③其他不明原因。继发性高 HDL血症病因有:①运动失调;②饮酒过量;③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④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引起;⑤其他原因。总之, CETP及HTGL活性降低是引起高 HDL血症的主要原因。若 CETP缺陷,HDL上的CE蓄积,使 HDL增多;若HTGL活性降低,HTGL与HDL被肝细胞摄取减少并使HDL2→HDL3转换过程减慢而停留在血液中,并使其浓度增加,出现高HDL血症。血清中总胆固醇轻度或中度升高,HDL-C高达正常人3-5倍,血清ApoAⅠ、CⅢ、E明显增加,ApoB呈低值。因为CETP活性低,从HDL转运到含ApoB的脂蛋白的CE量减少,即运输障碍使CE量增加。高HDL血症多见于CETP缺乏者,易出现多分散LDL,而HDL颗粒变大。有实验表明,CETP活性低的动物作胆固醇负荷实验很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对人而言,高 HDL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HDL按超速离心法可分为HDL2和HDL3。用聚丙烯酰***梯度凝胶电泳可将HDL分为HDl1、2a、2b、3a、3b、3c六种亚组份颗粒,如图4-10所示。有报道冠心病患者大型颗粒HDL2b减少,小颗粒HDL3b增加,认为HDL2b的上升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HDL3b颗粒的增加则可以引起脂质代谢障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高脂蛋白血症分为六型,在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有一定的意义。从临床实验室诊断方法学考虑,作脂蛋白检测有一定难度,电泳分离法欠准确,按超速离心法,操作时间过长,难以快速定量。另外,高脂蛋白血症多数与遗传有关。目前可采用载脂蛋白基因分型以弥补按脂蛋白进行分型的不足之处。载脂蛋白的基因分型是目前研究脂质代谢及其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热门话题。二、遗传性脂蛋白代谢异常 (一)ApoAⅠ异常症Assmann分析近两万人,发现每 500人中有1例ApoAⅠ结

第四章血浆蛋白及其代谢紊乱二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春天笑笑
  • 文件大小182 KB
  • 时间2024-03-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