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二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二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二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区)二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斯瓦尔巴群岛(74°N~81°N)位于北冰洋,是挪威北最界的领土,常年多冰雪覆盖,是世界上欣赏极光的旅游胜地。图1示意斯瓦尔已群岛上的极光景观。据此完成1~2题。(),主要是由于当地()。图2示意我国某地一日内太阳辐射、地面温度、大气温度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3~4题。(),能够对海洋生态系统持续造成影响的异常暖海水事件。研究表明,从全球海洋来看,海洋热浪在发生频率和强度上均有明显的李节特征。海洋热浪水平尺度通常可达数千千米,垂直尺度可从海表延伸至数百米的深度,时间尺度从数天至数年。海洋热浪的形成在本质上与海表温度波动有直接关联。据此完成9~11题。,海洋热浪发生在(多)()①极地海水卷入②反气旋长久滞留③海域上升流战弱④海域下降流减润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可能会导致()——受末次冰期活动影响、其谷地堆积形成石河。该区域森林覆盖率高,乔木层密度大。表1示盘不同样地内的物种数(S)和物种数的变异系数(CV、是用来描述概率分布离假程度的一种量度,它是指样本标准差与样本平均值之比,其值越大,表明不同样地森林群落物种丰富度差异越大)。据此完成12~14题。表1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群落类型S(平均值)CVS(平均值)CVS(平均值)()、,,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主要是由于()、昼长、日出时刻示意图。据此宠成15-16题。(),则②日期最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是()、非选择题:共52分。,完成下列要求。(12分)科尔沁沙地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是世界上大型内陆沙漠之一,该地区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少,土地退化严重、是典型的漠化地区。荒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逐步恢复和改善了科尔沁沙地的生态环境。某研究所在当地开展退化沙质草地恢复过程中,植被生物量变化及其与土壤碳的关系探究。图6示意科尔沁沙地的地理位置,图7示意退化沙质草地不同恢复阶段的植被干物质分配比。图6图7(1)简述选取科尔沁沙地作为退化沙质草地恢复的研究区域的优势条件(4分)(2)据图说明退化沙质草地恢复过程中植被干物质的变化情况。(4分)(3)分析植被根系生长在退化沙质草地恢复过程中的作用。(4分),完成下列要求。(14分)2022年10月中下旬,新幢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某河段“沙漠湖泊”的美景令人惊奇,该地因对沙漠边缘胡杨林进行生态输水,常形成小范围水沙交融景观,2022年塔里木河流域极端高温事件多发,5月南疆大部分山区积雪较历年同期偏多;8月,南疆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多105%,出现暴雨天气,引发洪水灾害。塔里木河属于游荡河流,河性床坡度小其北部支流多来自天山山脉,南部支流多来自昆仑山山脉,图8示意塔里木河流域及其某河段“沙漠湖泊”景观。图8(1)从地表径流的角度,分析该“沙漠沏泊”的形成过程。(6分)(2)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该“沙漠湖泊”难以长期存在的原因。(4分)(3)在全球气候异常背景下,试提出应对该沙漠区极端降水的有效措施。(4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个以地质遗迹为主题的自然保护区。该公园包含沂蒙山脉的主峰、山谷、峡谷、瀑布、湖泊、溶洞、地热等多种地质景观,展示了沂蒙山地区丰富的地质遗迹和地质淡化历史,其中最为丰富的是岱岗地貌(即顶部灰岩平坦开阔、四周峭壁如削,自坡坡度由陡到缓的“岗”状构造侵蚀地貌),岱岗地貌的形成主要受内动力作用和外动力作用的控制,其演化过程可分为4个主要阶段。围9示意该地区岱窗地貌的演化过程,a阶段地层具有较厚的泥质岩和灰岩,b阶段新构造运动抬升为岱窗地统的塑形提供了条件。图9(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沂蒙山区岱固地貌的演化过程。(8分)(2)研究表明,岱固地貌形成后顶部原生植被比固坡下部原生植被发育更好,试提供合理性依据。(4分),完成下列要求。(14分)2021年4月15日下午,与蒙古气旋相伴的冷锋在经过河北保定时率先触发了“干对流”(即降水量不大,但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明显),随后杨沙和浮尘天气相继出现、在当地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图10示意该日河北省保定站地面瞬时风速、露点温度、气温、降水量,水汽压和海平面气压等气象要素的观测实况。图10(1)描述图示16:00—16:30此次保定降水出现前、降水出现后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状况(4分)(2)分析冷锋对此次保定强对流、沙尘天气的影响过程。(6分)(3)简述该日保定强对流天气现表为“干对流”的原因,(4分)2023年赣州市十八县(市、区)【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冰洋,是世界上欣赏极光的旅游胜地,与当地极光关系密切的是太阳风活动。太阳风释放高能带电粒子流,轰击高层大气,形成极光现象。故C选项正确。【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冰洋,是挪威最北界的领土,纬度位置较高,太阳辐射弱,热量极少,气候寒冷,岛屿上常年多冰雪覆盖。故A选项正确。【解析】本题考查大气受热特征的分布区域,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材料可知,甲曲线白天数值高,夜晚数值低,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应为气温曲线;乙曲线白天数值高,夜晚数值低,最高值出现在13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应为地面温度曲线;丙曲线白天有,夜晚没有,最高值出现在正午前后,应为太阳辐射曲线。因此可知,该地日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北京时间14时左右,而日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当地时间14时左右,说明该地经度应在120癊附近,因此天津最符合题意。故C选项正确。【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太阳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再由地面把热量传给大气,热量的传递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太阳辐射在正午12时左右最强,地面辐射在13时左右最强,气温在14时左右最高,因而丙、乙、甲最高值出现的时间依次延后。故B选项正确。【解析】本题考查牛轭湖特征及成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牛轭湖从主河道分离,成为封闭性湖泊,水的流动性变差,水体更新周期长,水量会逐渐减少,水质会逐渐下降,同时湖泊也逐渐变浅,蓄水量减少;牛轭湖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牛轭湖多出现在河流中游地势较平坦的地区。故D选项正确。【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灾害类型,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该地区远离板块的交界地带,发生地震的概率较小,①错误。从经纬度看,该地位于美国中部大平原,多河曲发育,分布有牛轭湖;平原地区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基本无泥石流灾害,2正确,3错误。北美大陆南北跨度大,(春季)北美大陆中低纬度地区气温回升快,造成南北气压差异大,从而导致风力加大。北美中部的大平原地势平坦,南北冷暖气流交汇,使暖湿气流强烈上升,故龙卷风多发,④正确。故C选项正确。【解析】本题考查区域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选项可知,A选项气候雨热不同期,1月平均气温高于7月,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选项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选项气候雨热同期,冬季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为温带季风气候;D选项夏季(6—8月)炎热干燥,冬季(12月一次年2月)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应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由材料可知,M地季节性受盛行西风带控制,且位于纬度40°以北,因此M地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故A选项正确。【解析】本题考查区域河流、气候环境特征,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N地为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没有结冰期;该地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主要是季风气候的成因;非洲并未分布温带海洋性气候。故D选项正确。【解析】本题考查海洋热浪的多发季节,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相比其他季节,夏季白昼长,太阳辐射强,大部分海域海表获得的热量达到一年中最多,海表温度对海面加热过程更敏感,且同期海面风应力(驱使物体恢复原状的内力)也较弱,导致海洋热浪多发且强度最强,冬季则相反。故B选项正确。【解析】本题考查诱导海洋热浪发生的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极地海水温度极低,将次表层较冷的海水带入混合层,使表层海水变冷,会抑制海洋热浪生成,或减弱海洋热浪强度,①错误。高压(反气旋)系统持续存在,云量减少,太阳辐射增加,同时风速减弱,导致海表温度升高,有利于促进海洋热浪生成,②正确。海域上升流减弱或下降流增强时,暖水不断积聚于海表,会促进海洋热浪发生,反之,当海域上升流增强或下降流减弱时,海表暖水持续减少,会削弱海洋热浪强度,或使海洋热浪消退,③正确、④错误。故D选项正确。【解析】本题考查大型海洋热浪发生概率增加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大型海洋热浪的发生概率增加,会导致大陆架(浅海)底栖生物(包括贝类)广泛死亡,使这些生物的原生境大范围收缩;海洋热浪会提高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概率,导致南美洲西侧海域秘鲁寒流势力减弱,沿途海温升高,冷水鱼数量大幅度减少;海洋热浪发生概率增加,会破坏热带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导致北部湾海洋生态突变的风险加剧;海洋热浪会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引发更强烈的风暴和飓风,导致墨西哥湾海岸的侵蚀程度加深。故C选项正确。【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材料可知,该区域森林覆盖率高,森林群落枯落物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故B选项正确。【解析】本题考查区域森林乔木层变异系数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区域海拔影响气候条件,包括气温和降水,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环境。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通常会降低,降水可能会增加,这些变化可能导致植物种群发生变异。故A选项正确。【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灌木层变异系数较低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灌木层变异系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林下环境稳定。灌木层位于乔木层下方,受到乔木层的保护,环境变化相对较小,因此物种数的变异系数可能较低。故B选项正确。【解析】本题考查利用地球运动判定区域,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读图可知,此地夏至、冬至两日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81°4′,最小值为51°4′,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所求地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差)可得出,此地位于15°N或15°S,为热带地区。阿拉斯加半岛、青藏高原纬度较高,均远大于15°,刚果盆地在赤道南北两侧,纬度较低,小于15°,只有马达加斯加岛符合。故A选项正确。【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题意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该地位于15°S,②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a时刻正值日出,太阳应位于该地东南方;②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处在该地以南,故该地正午太阳应位于正南方;北半球正值冬季,地中海沿岸地区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故D选项正确。17.(1)科尔沁沙地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气候条件适宜;沙地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便于对照研究;作为温带草原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典型的沙质草地环境,生态系统典型。(答出两点,4分)(2)退化沙质草地恢复的前期(从流动沙丘到半固定沙丘阶段),沙地生境条件差,植被生长相对缓慢,植被干物质地下部分相对较多,地上部分相对较少;随着退化沙质草地恢复阶段的推进,生境条件持续转好,植被干物质地上部分逐渐增加,地下部分有明显减少的趋势。(4分)(3)植物根系逐渐生长,会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促进土壤碳的积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促进土壤碳的转化和循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和渗透性,从而促进土壤中水分和氧气的流通。(答出两点,4分)【解析】本题以科尔沁沙地土壤与植被状况为命题情境,考查选取科尔沁沙地作为研究区域的优势条件、退化沙质草地不同恢复阶段植被干物质的变化特征、植被根系生长在退化沙质草地恢复过程中的作用,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第(1)问,科尔沁沙地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区,这种气候为研究退化沙质草地的恢复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沙地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可以更好地反映退化沙质草地恢复过程中的植被生物量和土壤碳的变化情况。同时作为温带草原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其具有典型的沙质草地环境。第(2)问,由图可知,在恢复初期,即从流动沙丘到半固定沙丘阶段,沙地生境条件差,地下部分干物质相对较多,地上部分相对较少。随着恢复阶段的推进,生境条件持续转好,地上部分干物质逐渐增加,地下部分逐渐减少。第(3)问,随着退化沙质草地恢复,植物根系逐渐生长,会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促进土壤碳的积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促进土壤碳的转化和循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和渗透性,从而促进土壤中水分和氧气的流通。18.(1)当地对胡杨林进行生态输水,使局部低洼处积水增多;气候异常导致夏季降水增多,极端高温导致夏季冰雪融水增多,增加了地表径流的水量;塔里木河属于游荡性河流,发生洪水时左右摆动,河水漫溢出河道,在低地积水形成“沙漠湖泊”。(6分)(2)沙漠沙粒间空隙大,下渗速度快,蓄水能力差,“沙漠湖泊”的水不易保存;沙漠夏季高温,蒸发量大,地表水大量蒸发;地处盆地内,年降水量小,极端降水并不常见;积水段坡度小蓄水量小、水、位低,增加的水量不足以抵消消失的水量,“沙漠湖泊”不能长期存在。(答出两点,4分)(3)做好科学的水灾害防治,建立暴雨、洪水监测预警机制;加强河流防洪工程建设,疏浚河道,加固险工险段;提升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引洪灌溉沿岸的农田、胡杨林等生态保护区。(答出两点,4分)【解析】本题以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出现湖泊为命题情境,考查“沙漠湖泊”的形成过程、“沙漠湖泊”难以长期存在的原因、应对沙漠区极端降水的有效措施,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第(1)问,该“沙漠湖泊”的形成与生态输水气候异常、洪水、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地表径流水量增多关系密切。第(2)问,该“沙漠湖泊”难以长期存在的原因,可以从蒸发降水、下渗、等水循环环节进行说明。第(3)问,在全球气候异常背景下,极端降水天气事件多发,干旱区沙漠洪水危害大,因此应该做好科学的水灾害防治,建立暴雨、洪水监测预警机制;对于河流,要加强防洪工程建设,疏浚河道;提高干旱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引洪灌溉沿岸的农田、胡杨林等生态保护区。19.(1)区域地壳下沉并发生海侵,形成了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因受构造运动抬升,地层逐渐出露地表,开始遭受风化侵蚀,岱崮地貌开始塑形;受流水、风力和重力崩塌作用影响,岱崮地貌进一步发育成熟,形成了四周陡峭的悬崖,崮体的方山形态特征明显;最后岱崮地貌顶部灰岩坍塌,进入消亡阶段。(8分)(2)顶部四周地形陡峭,原生植被受人类活动干扰小;崮坡下部坡度缓,土壤条件较好,受人类活动影响频繁,地表原生植被被大量破坏。(4分)【解析】本题以山东沂蒙山区岱崮地貌为命题情境,考查岱崮地貌的演化过程、岱崮地貌形成后顶部植被比崮坡下部植被发育更好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第(1)问,岱崮地貌的演化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首先,区域地壳下沉,并形成碳酸盐岩地层;随后,区域地层逐渐出露地表,岱崮地貌开始形成;受到流水、风力和重力崩塌作用的影响,岱崮地貌进一步发育成熟;最后,顶部的灰岩发生坍塌,岱崮地貌进入消亡阶段。第(2)问,由于岱崮地貌顶部四周地形陡峭,难以进行农业开发和其他人类活动,导致原生植被受到的干扰较小;相比之下,崮坡下部坡度较缓,更容易进行农业开发和其他人类活动,导致大量原生植被遭到破坏。20.(1)降水出现前,保定气温少变(变化较小),但风速增加,露点温度差变大,气压升高;降水出现后,气温迅速下降,气压上升幅度减小,露点温度差变小,风速波动下降。(4分)(2)冷锋逼近保定,使大气抬升运动加强,气团上升明显(或形成锋面垂直环流),触发强对流天气(2分);地面强风造成起沙,锋面的抬升作用导致沙尘扬升(2分),随着天气系统的移动,下风地带出现沙尘暴,粒径较小的沙尘继续上扬,并随高空风快速向下风地带输送,最终在较远的区域形成浮尘天气(2分)。)由于大气环境的干燥和稳定,水汽难以充分凝结形成降水;无明显外来水汽输送;同时可能存在融化的冰雹造成的地面弱降水。(答出两点,4分)【解析】本题以河北省保定强对流、沙尘天气为命题情境,考查区域降水出现前后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状况,冷锋对区域强对流、沙尘天气的影响过程,该日区域强对流天气表现为“干”对流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第(1)问,据图观察此次保定降水出现前后气温、风速、露点温度、气压等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状况,进行相应的描述即可。第(2)问,冷锋的接近导致大气抬升运动加强,气团上升明显(或形成锋面垂直环流),这是此次强对流天气启动的重要因素。地面强风造成土壤起沙,锋面的抬升作用导致沙尘扬升,随着天气系统的移动,下风地带出现沙尘暴。与此同时,颗粒较小的沙尘继续上扬,并随高空风快速向下风地带输送,最终在较远的地方形成浮尘天气。第(3)问,表现为“干对流”主要是因为大气环境较为干燥和稳定。由于环境湿度不足,水汽难以充分凝结形成降水。同时,当时可能没有明显的外来水汽输送,这加剧了降水不足的情况。还可能存在一些微小的降水,例如融化的冰雹,这样的降水量虽然较小,但足以触发强对流。

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二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