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动控制复习题大全(精华版).docx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自动控制复习题大全(精华版) 】是由【小树屋教育】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自动控制复习题大全(精华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例1:试用结构图等效化简下图系统的传递函数例2:两级RC滤波网络的结构图如图所示,试采用结构图等效变换法化简结构图。步骤一:向左移出相加点,向右移出分支点步骤二 :化简两个内部回路,合并反馈支路步骤三 :反馈回路化简例3:系统结构图如下,求传递函数[解]:结构图等效变换如下:例4:已知系统方程组如下,试绘制系统结构图,并求闭环传递函数。X1(s)X2(s)X3(s)C(s)G1(s)R(s) G1(s)[G7(s) GG2(s)[X1(s) G6(s)X3(s)][X2(s) C(s)G5(s)]G3(s)G4(s)X3(s)8(s)]C(s)解: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利用结构图等效化简或梅逊增益公式可求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C(s)G1G2G3G4R(s)1 G2G3G6G3G4G5G1G2G3G4G7G1G2G3G4G8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例1:设题1图(a)所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 b)所示。试确定系统参数 k1,k2和a。解: 由系统阶跃响应曲线有h()(43) :K1s(sa)K1K2K22K2n(s)2asK1s22ns2K1sn1s(s a)tpn12由2oe1o=>()lims(s)1lim0s2K1K2K23s0ssasK1例2: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峰值时间tp1(秒)(1).求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2).求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s);(3)根据已知的性能指标%,tp确定系统参数K及;(4)计算等速输入r(t)(度/秒)时系统的稳态误差。10解(1)G(s)Ks(s1)10K10ss(s101)11)s(sG(s)10K2(2)(s)n1G(s)s2(101)(3):(4)limsG(s):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s3)(s5) K的取值范围; -1,试确定 K的取值范围。解:: s3 8s2 15s K 0s3115s28K0K120劳斯表:120K0闭环系统稳定条件:120-K>0,K>:(z1)38(z1)215(z1)Kz35z22z(K8)0z312z25K88K18劳斯表:z118K0由劳斯判据得:18-K>0,K-8>0z05K80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例1: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ks(s1)(s4)(1).试概略绘出系统根轨迹(求出渐近线,分离点,与虚轴交点);(2).确定系统(相应主导极点)为欠阻尼状态时K解:(1)1).实轴上的根轨迹:,4,[1,0]A2).渐近线:0(1)(4)(2k1)180,1806033).分离点:1k0k(s35s24s)s(s1)(s4)dk03s210s40解之得:,(舍去)ds4).虚轴的交点:特征方程为:s35s24sK0s314s25ks1205k0s0k20k0,k20,5s2k5s2200交点为:sj2(2).: K 20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例1: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500试用奈氏稳定判据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s(s2s100)解:绘制系统开环幅相曲线G(j500500j500(1002))2j)(1002)2U()jV()j(1002G(j0)90G(j)0270G(j)与实轴的交点:令V( )0解出10代入U()表达式得出:U(10)5根据奈氏判据有:ZP N0 2 12所以闭环系统不稳定。例2:已知一最小相位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试写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解:G(s)K1s(s1)(s1)(s)101)(s1)s(10s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例1:下图所示系统采样周期 T=1(s),e2(k) e2(k 1) e1(k)试确定系统稳定时的 K值范围。e2(k)e2(k1)e1(k)解:z1E2(z)E1(z)E2(z)=>D(z)E2(z)1E1(z)1z1广义对象脉冲传递函数:G(z)(1z1)ZK1)(1z1)(1e1)(s(z1)(ze1):D(z)G(z)(z1)()闭环特征方程:1D(z)G(z)z2(),令zw1化简得:(),必须满足:=>:已知线性定常离散系统如下图所示,其中采样周期 T=1秒。(1).求出系统开环脉冲传递函数 ;(2).求出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3).试判断闭环系统稳定性 ;(4).计算r(t)=2t作用时系统的稳态误差。(1).G(Z)Z1Z11zzzz()ss1eT1)(z解:(2).(z)G(z)z21G(z)(3).,z1,,z1,(4).Kplim(z1)G(z)lim(z1)(z1)()e()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滞后校正设计原理采用滞后网络进行校正时,主要是利用其高频幅值衰减的特性,使校正后系统截止频率ω得较大的相位裕量。为了力求避免最大滞后角发生在校正后系统开环截止频率ω cc降低,从而使系统获附近,以免恶化系统动态性能。因此选择滞后网络参数时,总是使滞后网络的第二个转折频率1/T远小于ωc,一般取:1 1(~1)cT 5 10如何确定串联校正装置的类型串联超前校正主要是利用超前网络或 PD控制器的相角超前特性。只要正确地将超前网络的交接频率 1/Τ和1/αΤ选在待校正系统截止频率的两边,并适当选择参数α和Τ,就可以使已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和相角裕度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从而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当线性系统对动态性能指标的要求较高时,可采用串联超前校正。但以下两种情况不采用超前校正: 60°。此时超前网络的α值必须选得很小, 从而造成已校正系统带宽过大, 系统抗干扰能力差;在截止频率附近相角迅速减小的待校正系统,一般不适合采用超前校正。串联滞后校正主要是利用滞后网络或PI调节器的高频幅值衰减特性,使已校正系统截止频率下降,从而使系统获得足够的相角裕度。在系统响应速度要求不高而抑制噪声性能要求较高,或待校正系统已具备满意的动态性能,仅稳态性能不满足指标要求时,可采用串联滞后校正。串联滞后—超前校正兼有滞后校正和超前校正的优点,即系统要求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稳态性能好,抑制高频噪声的能力强,通常采用滞后—超前校正。

自动控制复习题大全(精华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树屋教育
  • 文件大小263 KB
  • 时间2024-03-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