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课内文言文练习汇总.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课内文言文练习汇总 】是由【花双韵芝】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课内文言文练习汇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中第1——6册文言练****四)(高一下)《阿房宫赋》1、《阿房宫赋》选自 ,作者杜牧与 齐名,合称为“小李杜”。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⑴辇来于秦( ) ⑵杳不知其所之也 ( ). .⑶尽态极妍 ( ) ⑷剽掠其人( ). .⑸朝歌夜弦( ) ⑹韩魏之经营( ). ..⑺缦立远视( ) ⑻输来其间( ). .⑴使负栋之柱 ( ) ⑽多于在庾之粟粒 ( ). .⑾直栏横槛( ) ⑿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⒀瓦缝参差( ) ⒁多于市人之言语( ).. .⒂日益骄固( ) ⒃族秦者秦也( ). .3、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多于南亩之农夫”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曲在赵。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⑵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6、文中写宫中珍宝之多有何作用?7、末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者的本意是什么?(四)(高一下)《阿房宫赋》答案:1、《樊川文集》,李商隐;2、①乘辇车;②远;③美丽;④抢劫,掠夺⑤在夜晚、在晚上;⑥收藏的珍宝;⑦通“慢”,久;⑧运,运输;⑼承担;⑽露天的谷仓;⑾栏杆;⑿以为借鉴;⒀不整齐;⒁集市;⒂顽固;⒃用作动词,灭族。3、A4、A和C5、⑴秦人(从此)把宝鼎(看作)铁锅,把宝玉(看作)石头,把黄金(当成)土块,把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扔得到处都是)。⑵戍边的士兵们一声呐喊,函谷关被攻破,楚人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就变成了一片焦土。6、一方面表现出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揭露出他们抢夺劫;...掠的行径。7、借古讽今;(借六国与秦不爱人民而速亡的史实 )告诫当今帝王以民为本。(六)(高一下)《项脊轩志》1、本语段选自《 》,作者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 。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⑴每移案 ( ) ⑵室始洞然 ( ). ..⑶前辟四窗 ( ) ⑷余稍为修葺 ( ). .⑸雨泽下注( ) ⑹垣墙周庭( ). .⑺顾视无可置者( ) ⑻以当南日( ). .⑼墙往往而是( ) ⑽大母过余曰( ).. .⑾何竟日默默在此( ) ⑿比去,以手阖门( ). .⒀迨诸父异爨( ) ⒁而母立于兹( ). .⒂瞻顾遗迹( ) ⒃凡再变矣( ). .3、下面句子中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B. 使不上漏 C. 垣墙周庭 D. 东犬西吠. . . .4、与“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句式特点不同的一句是( ) , ,尝居于此5、翻译句子。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2)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3)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6、第一段从窄、小、、几个方面写老屋;老屋一经修葺,便生意盎然,可爱可喜。记项脊轩内外的景物,着意表现了什么?7、围绕写“悲”,说说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六)(高一下)《项脊轩志》答案1、《项脊轩志》,震川;⑴桌子,⑵明亮的样子;⑶开;⑷整修、修补;⑸流;⑹环绕,围绕;⑺安置,摆放,放置;⑻抵挡;⑼到处,处处;⑽看望(拜访);⑾整,从早到晚;⑿等到,及;⒀等到;⒁你的;⒂遗留、留下的;⒃总共,共3、C4、D5、(1)(在庭前)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旧时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2)等到诸位伯父、叔父(分家)别起炉灶,里里外外装了许多小门,到处都是隔墙。(3)我家的读书人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功名,孙儿读书有成效,可指日而待了6、旧、暗,作者年轻时在这里读书生活怡然自得的情趣。7、选段中作者以项脊轩为观察点,回忆了三件往事:目睹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母亲和祖母关爱后辈。这些往事虽然各自独立,但都是让人悲苦难抑的,正所谓“形散神聚”。(十)(高二上)《前赤壁赋》:《前赤壁赋》选自《___________》,赋,一种讲究词采,____________的文体。苏轼,字_______,号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_在文学上取得很高成就,并称__________。:(1)纵一苇之所如( ) (2)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3)倚歌而和之( ) (4)下江陵( ). .(5)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 (6)渔樵于江渚之上( ).. ..(7)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8)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 .(9)正襟危坐( ) (10)冯虚御风( ). .3.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举匏樽以相属 B. 、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 ) B .凌万顷之茫然. . D .其声呜呜然. .5. 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 ) ,( )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理述志。说说课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高二上)《前赤壁赋》答案《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体物铺陈,子瞻,东坡居士,北宋,苏洵,苏辙,“三苏”。(1)任。(2)离开。(3)循、依。(4)攻占。(5)斟酒。(6)打渔砍柴。(7)往。(8)到底。(9)端正。(10)驾。(A项“美人”意为心中所思慕的人;C项“学者”意为求学的人;D项“小学”意为小的方面;B项基本与现代汉语相同。)7.(1)我们任凭那苇叶般的小舟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2)曹孟德横执着长矛吟诵诗篇,本来是一代杰出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儿呢?3)这尾声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使独守孤舟上的寡妇暗自哭泣。4)像蜉蝣一样,把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像沧海里的一粒小米那样渺小!、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铺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写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表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十一)(高二上)《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选自《 》,王安石,字介甫,号 ,世称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 、 等被并称为“唐宋八大家”。:⑴而卒葬之( ) ⑵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⑶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 ⑷有怠而欲出者( ). .⑸不出,火且尽( ) ⑹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⑺则或咎其欲出者( ) ⑻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⑼非常之观( ) ⑽而人之所罕至焉( ).. .⑾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 之( ) ⑿余于仆碑( ). .⒀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 ⒁何可胜道也哉( ). .⒂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 ( ). .“火尚足以明也”中的“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B . D .则其至又加少矣. .( );... B .其孰能讥之乎 C .既其出 D .则或咎其欲出者. . . .( ) B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不随以止也 D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 .( ) B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 .. D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⑵其孰能讥之乎!⑶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得出哪两点启示?①②、详略无一不经过作者的精心裁定,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举一例对此加以说明。(十一)(高二上)《游褒禅山记》答案1.《临川先生文集》,半山,王荆公,苏轼、曾巩(欧阳修等,写唐宋八大家中两位的名字即可)2.⑴最终,最后;⑵命名;⑶穷尽,走到尽头;⑷懈怠,怠惰;将要;⑹十分之一;⑺责怪、怪罪;⑻指代词,那,那种;⑼不同寻常、不一般;⑽于此;⑾辅助,帮助;⑿倒下;⒀叹息,感慨;⒁尽,完;⒂使谬误,把弄错;名:说出名字,动词。(形容词作动词)(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连词,而) (表示方位,此句与今义相同)7.⑴那(路)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路)不平坦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⑵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⑶这就是求学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并且谨慎取舍的原因啊。8.①世上美景常在险远处,须“尽吾志”赴之,借游山喻理: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②对谬传“华”字读音的而发的慨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以记游后洞的经过为主。而在记游后洞之中,又详细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十九)(高二下)《师说》;...1、韩愈,字_________,自谓郡望昌黎,所以世称“ _________”。他是唐代“___________”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明人列他为“___________”之首,其中另外七个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六艺经传皆通****之”中的“六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部经书。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通____-______或师焉,或不焉____通___________4、解释加点的词:(1)犹且从师而问焉().(2)人非生而知之者().(3)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7)师不必贤于弟子()..()(8)不拘于时.(9)之()作《师说》以贻.(10)是故圣益圣,愚益愚().5、与“不耻相师”中的“耻”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吾师道也D师不必贤于弟子..6、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C、巫医乐师百工之...7、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其可怪也欤..8、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圣人无常师...E、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本文运用了对比论证,使说理更加鲜明有力,试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九)(高二下)《师说》答案1、退之,韩昌黎,古文,唐宋八大家,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2、《诗》、《书》、《礼》、《乐》、《易》、《春秋》,3、(1)受通授,传授.(2)不通否,,、(1)之,他,代词.(2)道理.(3)疑惑.(4)糊涂(5)同列(6)竟然,反而,比得上,(7)不一定(8)束缚(9)赠送(10)更加5、B 6、C 7、D 8、E9、(1)因此,不论地位高还是地位低,不论年龄大还是小,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2)不知句读,就想请教老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却不想请教老师,学了小的却丢了大的,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 .(3)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称官位高的人为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11、第二段,作者以感叹发端,,讽喻时弊,”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指出圣与愚的分界就在于是否从师而学;再以士大夫对待自己的孩子跟对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 ,指出这是”小学而大遗 ”的糊涂做法 ;最后以巫医 ,乐师,百工不耻相师与士大夫耻于相师作对比 ,指出士大夫之智反而不及他们所不齿的巫医,乐师, ”愚”,”惑”,”可怪”来揭示士大夫耻于从师风气的后果,又分别以推测 ,感叹,反问三种不同语气的句子作结 ,表露了作者对这种不良风尚的愤懑之情 ,显示了论证的气势 .(二十一)(高二下)《劝学》:《劝学》是《 》第一篇,作者 是战国后期著名 家,他虽属 家,但也受到各家的影响。:(1)虽有槁暴( ) (2)輮以为轮( ). .(3)吾尝跂而望矣( ) (4)君子生非异也( ). .(5)善假于物也( )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 ..(7)而致千里( ) (8)而绝江河( ). .(9)声非加疾也( ) (10)而闻者彰( ).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A. 金就砺则利 B.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吾尝终日而思矣。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⑥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A.①④/②⑤⑥⑦/③B.①③④/②⑥/⑤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⑥⑦/②/③⑤/④: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⑵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⑶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二十一)(高二下) 《劝学》练****答案1.《荀子》,荀况,思想,儒2.(1)晒;(2)通“煣”,使弯曲;(3)提起脚后跟站着;(4)通“性”,资质,禀赋;(5)借助,利用;(6)没有用来的(办法);(7)达到;(8)渡,越过;(9)强,这里指声音宏大;(10)明显,显著;.⑴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就得到了像神灵一样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像圣人一样的心怀。⑵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⑶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却能往上吃泥土,往下饮地下的水,(这是)因为心专一(的缘故)啊!7.①强调要学****强调学****方法和效果。“骐骥”与“驽马”虽先天条件相差悬殊,但前者半途而废、后者坚持不懈,最后功业不同作对比,形象生动地阐述积累、坚持对成就学问的重要性。(二十三)(高三上)《陈情表》:本文作者李密,字 , (朝代)人,本文是他向 陈情辞却太子冼马之征。表是古代 的一种,多用于 。:⑴臣以险衅( )⑶形影相吊( )⑸门衰祚薄( )⑵未尝废离( )⑷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⑹而刘夙婴疾病( );...⑺晚有儿息()⑻逮奉圣朝()⑼沐浴清化()⑽寻蒙国恩()⑾除臣洗马()⑿犹蒙矜育()⒀实所共鉴()⒁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⒂听臣微志()“刘病日笃”中的“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B . D .( ) B . D .( ) B . D .( )A. 夙遭闵凶 D.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现代汉语翻译句子:⑴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⑵逮奉圣朝,沐浴清化。⑶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⑷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你对“孝”这个千古不变的话题是怎样看的?,试举例分析这一特点。(二十三)(高三上) 《陈情表》,西晋,晋武帝,奏章,臣子向君主陈情谢贺。2.⑴罪过;⑵废止;⑶安慰;⑷***自立;⑸福分;⑹绕;⑺子;⑻及,至;⑼蒙受;⑽不久;⑾授予官职;⑿怜惜;⒀察;⒁拳拳;⒂任,(名词作状语)(把,介词) .⑴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的坠落还要紧急。⑵到了晋朝建立,我受到晋朝清明政治教化的熏陶。⑶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像快落西山的夕阳一样,气息微弱,生命危险,处于朝不保夕的最后时刻。⑷我活着愿意为您献出生命,死后也要结草报答皇上恩惠。我像犬马一样怀着说不尽的恐怖心情,恭恭敬敬地奉上奏表禀告皇上。“孝”来号召天下,笼络人心。作者正是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天下”来作为全文立论的中心和主要依据。忠孝观念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伦理意识的核心,李密标举这一旗号,并在自己不得不尽孝的困苦境遇上大做;...文章,巧妙地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两全办法,这就使终养祖母的请求立于有理、有力、有节的不败之地,最终获得晋武帝的谅解而同意他的请求。(对孝的看法,可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感情的笔调来写的。本文能使皇上罢诏并千古传诵,其主要原因是以真情感人。全文尽管每段都说到祖母的病情,但并不感到重复,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其中所贯注的这一人之常情十分(三十三)(高三下)《兰亭集序》1、《兰亭集序》选自《 》。王羲之,字_______,世称___________。东晋书法家,有“ ”之称。2、解释加点的词(1)修禊事也( ) (2)群贤毕至( ). .(3)映带左右( ) (4)流殇曲水( ).. .(5)列坐其次( ) (6)极视所之娱( ). .(7)取诸怀抱( ) (8)因寄所托( ). .(9)放浪形骸( ) (10)趣舍万殊( ).. .(11)暂得于己( ) (12)曾不知( ). .(13)感慨系之( ) (14)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 .(15)未尝不临文嗟悼( ) (16)不能喻之于怀( ).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B、(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2)俯察品类之盛. .C、(1)足以极视听之娱, (2)海客谈瀛洲,、(1)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一致也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 .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4、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B、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C、范增数目项王 D、齐彭殇为妄作. .5、对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引以为流觞曲水 (2)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4)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A、(1)和(2)相同,(3)和(4)也相同 B、(1)和(2)相同,(3)和(4)不同C、(1)和(2)不同,(3)和(4)相同 D、(1)和(2)不同,(3)和(4)也不同6、下列句中加点词与“茂林修竹”中的“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掌修国史 B、修短随化. .C、修守战之具 D、乃重修岳阳楼. .7、下列句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

课内文言文练习汇总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双韵芝
  • 文件大小478 KB
  • 时间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