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4年追记雷锋奶奶谢清洁事迹.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4年追记雷锋奶奶谢清洁事迹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追记雷锋奶奶谢清洁事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追记雷锋奶奶谢清洁事迹许多中国人对善良和热心肠的启蒙认知是从“雷锋”这个名字开始的,这个名字本默默无闻却在中华大地代代相传。以下是范文社网我为大家整理的追记雷锋奶奶谢清洁事迹相关参考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你的阅读。2021年的最后一天,做了一辈子好事的谢清洁老人走了。这位可敬可爱的“沧州好人”“雷锋奶奶”,留下丰碑,芳香无尽。得知消息的人们自发从四面八方赶来,送老人最后一程,追思老人一生的奉献之路。依依不舍情无限,泪眼涟涟道离别。大家上前,向这位把爱洒向每一个角落的老人做最后的告别。抬起头来,许多人已是泪流满面。她在时,如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她离开,如灿烂的晚霞,芳香留人间。“我比雷锋大一岁,是雷锋的‘姐姐’。雷锋没有做完的事,我来接着做!”谢清洁那一口难改的川音仿佛仍回响在人们耳边……一把理发剪开启“学雷锋之旅”每隔4周的星期六,是谢清洁看望沧州市社会福利院的孩子们并给他们理发的时间。可福利院的孩子们现在可能还不知道,他们再也见不到慈祥可亲的谢奶奶了,谢奶奶这次真的“爽约”了。谢清洁是重庆万州人,1982年随丈夫来到沧州。当年,看过《雷锋日记》后,她立志要以雷锋为榜样。从万州到沧州,谢清洁满怀一腔爱,传承雷锋的薪火,踏上数十年如一日的爱心之旅,从青春到白发。从为群众义务理发开始,谢清洁迈出了一辈子学雷锋做好事的第一步。位于运河区公园街道办事处北环桥社区的谢清洁爱心传承基地,保存着几把谢清洁用过的理发剪。每一把理发剪都被磨旧,她的手也被这些理发剪磨出了茧子。刚到沧州,谢清洁就打听哪里有敬老院,哪里有福利院,谁家有长期卧床的病人。从此,她与福利院结下了不解之缘。去沧州市社会福利院的路,谢清洁闭着眼也能走到。每隔4周的星期六,她都到福利院给老人和孩子们理发。每次,她都要买些糖块、水果带上。来到沧州的第一年除夕,谢清洁带着食品来到福利院,并和大家一起包饺子。直到鞭炮声响起,和大家吃了团圆饭,她才回家。从那时起,30余年的除夕,谢清洁几乎没和家人吃过一顿团圆饭。说来真是令人惊奇,福利院里平时贪睡的孩子们,每隔4周的星期六早晨,都能早早起床,跑到院里等谢奶奶。一次,谢清洁在测量巷道时右臂摔伤,打了石膏。恰巧,第二天就该去福利院理发了。老伴劝她休息一天再去。她说:“孩子们会早早起来等我的。”那一次,她用左手艰难而又精心地给所有人理了发。谢清洁和福利院里的老人、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双目失明的王大娘临终前拉着谢清洁,抚摸着她的脸颊想要知道“好人”的模样;谢清洁跪在床上为长期瘫痪的高大伯理发,又把他沾满屎尿的裤子洗净、烤干,高大伯流着泪闭上了双眼……几十年过去了,福利院的人们对她的称呼从“谢阿姨”变成了“谢奶奶”。自己家里的事几乎都顾不上几十年来,谢清洁的工作几经变动,但她一直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当成“家”。上班几十年来,谢清洁几乎每天都是4点起床,安排好家务,6点准时到岗,为的是把上班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半个多世纪了,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她一刻都停不下来。而对自己家里的事,却很少顾上。1984年5月,谢清洁收到老家的电报,“父病重”三个字揪紧了她的心。然而,当时工作正忙。于是,谢清洁把电报悄悄藏起来,一声不吭地上班了。这时已临近麦收,有些职工要回家帮助收麦子,单位眼看就要缺人手。于是,谢清洁又一声不吭地上班去了。麦收刚过,谢清洁就收到了父亲已经去世的电报。乡关万里相隔,当时交通不便,来回需要很长时间,而单位工作忙不能长时间请假。谢清洁没有告诉单位的同事,回到家里,放声痛哭。哭完,给老家写了一封长信,附寄400元钱,她强忍悲痛,又上班了。1991年春天,她又收到了母亲病重的消息。她多想回到母亲身边尽尽孝,可当时社区正在上一个与群众就业密切相关的项目,谢清洁又一次选择了继续工作,失去了送母亲最后一程的机会。谢清洁回到家中,对着母亲的照片长跪不起。1989年底,谢清洁从国网沧州供电公司退休。老伴黄佐炽心疼她,给她买来***、象棋、字帖等等,想让她清闲下来,过个安稳的晚年。但是,谢清洁却闲不下来。1990年初,谢清洁主动到运河区公园街道办事处北环桥社区居委会义务帮助工作;4年后,她担任了党总支书记。后来,她又主动让位给年轻人,自己当起了副书记。谢清洁从清晨6点到深更半夜,天天都是满负荷。两个儿媳生孩子,她一个都没顾上管。2003年,老伴因脑血栓住了院。可这时,谢清洁正忙着非典防治工作,带着社区干部挨家挨户发宣传资料、发放药品、消毒,对外来人员逐个登记。等她到了病房时,老伴已经住院l0天了。看到气息微弱的老伴,谢清洁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儿子问:“爸爸住院这么多天,妈妈你上班不牵挂吗?”谢清洁流着泪说:“别提了,我晚上一躺下,心里就像刀剜一样,哪睡得着啊!”2006年,单位曾强制她和老伴到桂林休假一个月。到了桂林才3天,她就闹着要回来。无奈,老伴只好由着她。“谢书记的身体是累坏的!和她共事15年,她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我,沉下心去为居民服务!”北环桥社区原书记邱玉生擦拭着热泪,感慨万千。台历上的“日程表”谢清洁不在了,在她的办公桌上依然放着一架小台历。这架台历就是谢清洁做好事的备忘录,每一页上都记着她的“日程表”,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几点应该去哪里,要办什么事等内容。在谢清洁工作的社区,共有1000多户,5000来人。残疾人、贫困户、军烈属、育龄妇女和70岁以上老人等,这些人的姓名、住址、情况,她都摸得一清二楚。谁家该买煤换气了,谁家下水道堵了,谁该去医院复查了,该给哪几个孩子交学费等等,这些事都上了谢清洁的小台历。“今天是周三,一是8点到社区上班;二是去辖区转一圈;三是城市环境治理还有工作;四是……”虽然因身体原因,近几年谢清洁只在每周一三五上班,但是,她一天所记的事情竟有十几项之多!谢清洁时刻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将无私的爱洒向每个需要帮助的角落。谁家有困难,她听到后心里就不踏实。前些年,社区有两名刑满释放人员,怎样安排他们开始新的生活?起初,他们不被社会接纳,谢清洁就去做各方面的工作;家庭不和,谢清洁就反复到家里去做调解;没有工作,谢清洁不知想了多少法儿,跑了多少腿儿,直到把他们的工作安顿好为止。1998年,谢清洁做了白内障手术。第二天,她一只眼蒙着纱布去上班。大家劝她休息几天,她说:“我一躺下,满脑子都是事,还不如来上班。”谢清洁放不下群众的事,不辞劳苦地为他们奔波着。这些年,光是三轮车就骑坏了十几辆。谢清洁太累了,每天都满负荷工作。她身体并不好,患有关节炎、心脏病等多种疾病。10年前,她又患上帕金森综合征。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二儿子黄彪,每天细心地为母亲配好药,叮嘱她按时吃。后来,谢清洁病情越来越严重,老伴和孩子们都劝她不要去社区上班了,但谢清洁硬是没有同意。近几年,谢清洁病情加重。经商议,每周一三五上午,看护人员用三轮车推着她去上班。这样,一直坚持到2021年10月末,体重仅剩下30多公斤的谢清洁才肯在家休息。百万元捐款的背后100万是一个数字,但足以感动一座城市。谢清洁毕生节俭,耐得清贫,却扶危济困,对别人“雪中送炭”。几十年来,她捐款约100万元。1998年捐款22次,金额5100元;1999年捐款26次,金额5210元;2000年捐款30次,金额5623元;2001年捐款36次,金额5820元;2002年捐款47次,金额5783元;2008年南方雪灾,捐款2000元;汶川地震,交特殊党费、捐款5000余元;2013年,获“全国雷锋奖”,捐出奖金2万元;2014年捐款59次,金额34790元;2015年捐款36次,金额30144元;2016年捐款121次,金额31923元;2017年捐款44次,金额34213元;……和谢清洁共同生活了30多年的二儿媳田会荣,拿出了母亲的捐款记录本,难掩悲伤的她翻看着一串串数字。数字背后,是一颗扶贫助弱的赤心。谢清洁是不折不扣的工薪族。工作之外,再无其他收入。多年之前,她一个月工资不过几十元、数百元,近几年,也不过4000多元。近60年来,谢清洁是有灾必捐、逢困必帮。个人的钱垫进去了,丈夫的转业费垫进去了,女儿结婚的钱垫进去了……近些年,谢清洁的工资收人逐渐提高了,但她捐款的频率同时也高了。凡媒体开展助学、扶贫活动,她都要一次不落地捐款。2013年,获得“全国雷锋奖”时,谢清洁因摔伤卧床休养,家人代她去北京领了奖。听说四川雅安地震的消息,她立即让儿子把奖金中的2万元寄去。“2021年,妈妈为新华小学和光明小学的‘谢清洁爱心助学金’分别捐款1000元。‘七一’前,妈妈留下自己吃药、住院的钱,把自己剩下的钱全都拿了出来,我又拿了3000元,凑够了1万元整,交了她的特殊党费。在建党100周年时,完成捐款100万元,是妈妈最后的心愿。这两天,我们再核对一下捐款记录,如果不足100万元,我们兄妹给妈妈凑齐!”谢清洁的二儿子黄彪深情地说。听说谢清洁去世,社区居民李金红忍不住掩面大哭。她说:“从帮助我那神志不清的婆婆开始,到帮助我嫂子和孩子们,逢年过节,谢阿姨都要送东西、送钱。谢阿姨对俺们真像妈妈一样亲!”30年前没了丈夫,守着两个孩子靠卖菜维持生活的李会洗说:“前些年,我家太困难了。谢阿姨供我家两个孩子上学,直到参加工作。后来,谢姨又帮我‘跑’廉租房,我这才住上了楼房。”谢清洁直到去世前,还在给孤身独居的老人王金花送钱送物。同样,多个困难家庭的孩子,也都是受谢清洁资助而完成学业并成家立业。在谢清洁家的户口本上,至今还有好几个当时无法落户孩子的户口。她不嫌麻烦,不仅把孩子们的户口落在自己家,还给孩子们找了小学找中学。“谢书记把自己所有担任的工作都看成‘天职’,是党和人民交给的大事业、大岗位,半点也不马虎。”邱玉生、刘鹏、于书行等几任北环桥社区书记,听到谢清洁去世的消息,都难掩内心的悲痛。前些年,社区办了30多个摊点,安排了90多人就业,谢清洁几乎为每个摊点捐了钱。社区办第一个摊点是切面点,切面机是谢清洁出钱买的,电机是谢清洁到企业求援来的。然而,谢清洁自己的生活怎样呢?曾任社区书记的邱玉生说:“她自己过日子都是一毛钱一块钱地算计,还常向老伴要钱。”其实,已经好多年了,谢清洁一直在“吃”老伴那一份工资。老伴黄佐炽曾说,我就怕她去买菜,买回来的都是便宜的处理菜,都没法择。谢清洁买水果,也是哪种便宜买哪种。她买苹果都是买“论堆卖”的。这种苹果大都已经烂了个坑,在家里老伴不让她吃,在单位同事不让她吃。于是,她就找个没人的地方,偷偷地削着吃。谢清洁有件红色绒里的棉袄,袖口处打了补丁,陪伴她已经20年。谢清洁的精神在延续谢清洁用行动告诉我们,生活可以这样选择;她用笑容告诉我们,付出可以如此快乐。信仰一旦铸就,就发出恒久的力量。谢清洁有着令她高兴的“财富”:摆放在谢清洁爱心传承基地的奖状、证书、日记本和一箱子未报销的发票。她曾3次受到毛主席接见,先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雷锋奖”“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好人”“河北省劳动模范”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230余个。92本、590万字的日记里记录着她做的好事,更铭刻着谢清洁“活一天就坚持做一天好事”的精神追求。半个多世纪的坚守,是什么让谢清洁的精神之树长青?谢清洁回答说“信仰”。谢清洁珍藏着一本《雷锋日记》。这本《雷锋日记》是1963年发行的,老伴黄佐炽送给她的。由于年代久远了,也由于翻看的次数太多,书已变得很旧了。谢清洁始终认为,雷锋就是她做人的榜样,是她活着的动力!个人力量有限,而信仰却能穿越时空,照亮前路,带动更多的人。在谢清洁老人的精神感召下,沧州出现了一大批“谢清洁”。国网沧州供电公司、沧州开放大学、运河区新华小学、沧州公交四公司、沧州武警支队等单位都先后成立了爱心组织,并以谢清洁的名字命名,延续着谢清洁的爱心精神。

2024年追记雷锋奶奶谢清洁事迹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awa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