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pdf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章一、简述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特征:公共性与阶级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平衡性二、试述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排他性和非排他性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三、财政有哪些职能如何实现这些职能1、配置资源:①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结构效率;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④通过政府的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⑤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2、分配收入:①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②规范工资制度;③加强税收调节;④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第二章四、试述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的理由;1、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分割的,无法个量化;2、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3、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难题;五、什么是公共定价它有哪些方法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就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方法:平均定价法二部定价法负荷定价法六、试述“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也成为成本----收入分析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分析对比,更多的用在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它通过对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对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第三章八、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1、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2、政治因素:财政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政府干预政策3、社会因素: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九、转移性支出和购买性支出各自有何含义它们对生产、就业有何影响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货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影响:1、购买性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具有直接影响,转移性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3、微观主体再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必须遵守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十、试述“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他的结论建立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之上,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第四章十一、什么是社会保险制度当前,它为什么必须由政府组织实施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原因:1、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3、私人保险和商业保险由于存在种种局限,不可能完全向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十二、试述行政管理、国防和文教科卫体事业支出的经济和社会性质;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是一种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投资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是国家执行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的保证一国政府不仅要为公民提供国家防务和社会稳定,还要通过法律、行政和社会管理处理和协调公民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关系以及商务关系,还要通过外交活动维系正常的国际关系;非生产性支出文教科卫体支出都是财政支出的重要支出项目,也属于经常性支出和购买性支出;非生产性支出十三、试述财政在发展社会保险事业中的职责和投入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也同此规定;各级财政部门的职责主要是在国家的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的体制下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范围:1、对各项基金的经费支持;2、由中央财政拨款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3、补贴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支付的不足;第五章十四、试述政府投资的特点和范围;特点;1、政府居于宏观调控的主体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建成项目却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2、政府财力雄厚,可以投资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3、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益”较大的公用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范围;社会公益领域,、试述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的项目;2、资本----劳动比率最大;政府投资应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3、就业创造标准;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十六、试述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及提供方式;属性;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提供方式;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十七、试述财政必须介于“三农”的理由;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是履行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功能,提供那些市场不能满足的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对“三农”的投入也是如此;2、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靠自身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的积累;3、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从长远来看,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增长机制的必由之路;十八、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1、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2、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4、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5、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第六章十九、什么叫财政补贴WTO对其是如何分类的是指国家为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的一种补偿;分类;禁止性的补贴可诉补贴不可诉补贴二十、试述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1、可以改变需求结构;2、可以改变供给结构;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二十一、什么叫税式支出它一般有哪些形式指国家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纳税损失或放弃的收入;形式;1、税收豁免,在一定的时期内,对纳税人的某些所得项目或所得来源不予课税,或对其某些活动不列入课税范围等;2、纳税扣除,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3、税收扣除,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的比率从其应缴税额中扣除;4、优惠税率,对合乎规定的企业课以较一般为低的税率;5、延期纳税、允许纳税人对于合乎规定的税收延迟缴纳或分期缴纳;6、盈亏相抵,准许企业以一年的亏损,抵消以后年度的盈余,以减少其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款;7,加速折旧,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初期提取更多的折旧;8退税,是指国家按规定对纳税人以纳税款的退还;第七章二十二、我国当前的财政收入的分类方法有几种如何认识狭义的财政收入和广义的财政收入1、按财政收入形势分;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2、按收入的管理方式分类: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狭义的财政收入一般仅包含税收收入和一般预算非税收收入的预算内收入,广义的财政收入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的财政收入,即所谓的全口径的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全部非税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二十三、试述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思路;1、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前提;2、实行兼顾“以支定收”和“以收定支”的方针、3、预算内财政收入是全口径财政收入中不可置疑的部分;4、继续坚持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的税收政策;5、严格控制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增长,继续税费改革,坚决取缔滥收费;6、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有效手段是随时观测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指标;二十四、如何评价“土地财政”问题市县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的政策规定,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主要是以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方式出让土地取得的收入,也包括向改变土地使用条件的土地使用者依法收取的收入、划拨土地时依法收取的拆迁安置等成本性收入、依法出租土地的租金收入等;近年来土地出让收入增长较快,被称为“土地财政”;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私人不得买卖,政府是国有土地的代表者和经营者,有偿转让使用权;出让收入纳入国库,作为财政天经地义;其收入较快主要有2个原因;1、土地供应规模加大,2、以“招拍挂”形式提供的商业用地和商品房用地的比重加大,出让价格高;第八章二十五、什么是税收简述税收的“三性”;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三性;1、强制性,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2、无偿性,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3、固定性,征税钱就已经法律形式规定了征税的对象以及统一的比率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二十六、简述税收的分类;1、按课税对象的性质:所得课税商品课税财产课税2、按税收是否转嫁:直接税间接税3、按课税标准:从量税从价税4、按税收与价格关系:价内税价外税5、按税制规定:中央税地方税二十七、简述税收的效率原则;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这里的效率包括2方面要求:一是指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即较少的征收费用、便利的征收方法等等;二是指征税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宗旨是征税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就是尽可能的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1,促进经济发展原则;指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在保证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应有利于经济发展,力图对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2,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在征收既定税收收入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将征纳双方的征税费用降到最低;二十八、简述税收的公平原则;税收应以公平为主,公平合理是税收的基本原则和税制建设的目标;1,受益原则,指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或者说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应按各社成员享用的份额来承担;2,能力原则,指征收各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为标准,而不考虑各自对公共物品的享用程度;二十九、什么叫税负转嫁它有哪些方式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方式:1、前转方式,又称顺转,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2、后转方式,又称逆转,指在纳税人无法实现前转时,通过压低进货价格以转嫁税负的方式;3、其他转嫁方式,混转、消转等三十、简析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反之,不易转嫁;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反之不易;4、对垄断性商品课税的税较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税的税较难转嫁;5、从价课税的税负较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易转嫁;三十一、税收制度包括哪些要素各要素的含义如何1、纳税人,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2、税率,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应纳税额计算的尺度;它体现征税的深度;3、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是征税对象在运动过程中交纳税款的环节;4、征税对象,税法规定征税的目的物;·····第十章三十二、什么叫税收制度是国家以法律或法令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办法的总和;三十三、简述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指导思想;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配,理顺分配关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收体系;基本原则;1、加强税收的宏观调控;2、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3、发挥税收对个人收入和地区发展的调节作用,使个人收入分配保持合理差距,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4、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5、简化、规范税制;6、保持原有的税负总水平,既不增加企业的总体税负,有不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但局部变动是不可避免的;7、严格控制优惠减免;主要内容;1、以推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2、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3、统一个人所得税,取消原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4、调整、撤并和开征其它的一些税种;第十一章三十四试述商品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特征;1课税普遍;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3、实行比率税率;4、计征简便;功能;1、税源充足;2、课征方便;3、抑制消费;4、增加储蓄和投资;5、有利于经济发展;三十五、试述所得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特征:1、税负相对公平;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4、课税由弹性;功能;1、是国家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的杠杆;2、是一种有效的在分配手段;3、有利于稳定经济,“内在稳定器”;三十六、试述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的一般特征;1、课税比较公平;2、具有促进社会节约的功能;3、课税不普遍,且弹性较差;三十七、试分析我国的增值税为什么要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有利于企业扩大投资,进行技术更新改造,促进基础产业和高新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三十八、如何计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见例题第十三章三十九、什么叫国家预算它有哪些类别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筹集和运用财政资金的工具,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类别:单式预算复式预算零基预算增量预算中长期预算项目预算行动预算绩效预算国民经济预算充分就业预算四十、简述国家预算的主要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以及编制国家预算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方针;1、公开性2、可靠性3、完整性4、统一性5、年度性四十一、何谓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者劳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征;第十四章四十二、何谓预算管理体制它有哪些主要内容是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主要内容:1、确定预算管理主题和级次;2、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与方法;3、预算管理权限和责任的划分;4、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四十三、何谓分税制简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分税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预算体制,它的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副其实的一级预算主题;要点: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2、在明确市场经济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范围;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4、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的转移支付制度;5、各国的分级预算制度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经常进行调节;四十四、试述财政转移支付的功能;1、弥补纵向财政缺口;2、弥补横向财政缺口;3、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4、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第十五章四十五、如何理解财政平衡财政平衡是指预算年度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财政平衡不过是把收支对比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预算编制和执行所追求的目标和考核目标而已;1、财政平衡不是绝对的,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平衡;2、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3、局部平衡和全面平衡;4、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5、预算赤字、决算赤字和赤字政策;6、真实平衡和虚假平衡;四十六、预算赤字和赤字财政各有何含义预算赤字是指在编制预算是在收支安排上就有赤字,但不意味着预算执行结果一定有赤字;赤字财政是指国家有意识的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四十七、试述财政赤字和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1、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局部平衡,就财政本身研究财政平衡难以得到全面、正确的结论;2、就社会总量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标,不过是供求平衡的一种手段;3、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口属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或者说属于市场行为,也就是通过市场实现的,而财政收支属于政府行为,因而财政收支平衡是掌握在政府手中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四十八、试述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债务融资:发行国债;货币融资:财政部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财政部向公众出售国债,然后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第十六章四十九、什么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简述二者各自的目标财政政策: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相应的措施;目标:1、经济的适度增长;2、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3、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3、收入的合理分配;4、社会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的措施的总和;目标:1、币值稳定;2、就业充分;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基本目标是稳定货币五十、财政政策有哪些政策工具税收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国债预算政策五十一、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有哪些1、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发放贷款;2、存款准备金制度;3、利率;4、公开市场操作;5、贴现政策;五十二、为什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相互配合1、两者的作用不同;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2、二者作用方向不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其决定作用;投资需求的形成中,固定资产投资由财政供应资金,流动资金投资由银行供应资金;3、二者在扩张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财政不能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五十三、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不同政策组合;1、“双松”政策;2、“双紧”政策;3、一松一紧政策;财政政策松指的是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紧的相反;货币政策的紧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来压缩货币供应量;松的相反五十四、简述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这种财政政策本身具有内在的调节功能,能够根据经济的波动状况,无需借助外力而自动地发挥稳定作用;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税收的自动稳定作用;二是公共支出的自动稳定效应;

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752 KB
  • 时间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