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报告.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是由【小吴】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开展报告?发布时间:??2010-11-02????来源:地调队统计监测处????编辑:?靳伟莉????发布人:张亚丽????点击:99?乡镇作为城市化开展的有机组成局部,是城市形成的根底,是统筹城乡开展的纽带。以乡镇为主体的小城镇开展水平上下,直接关系着县域经济开展,影响着中原经济区构建的根底。为了综合反映我省乡镇经济社会开展状况,我们利用全省乡镇经济社会根本情况统计资料,选定23项指标,对全省1882个乡镇2024年度经济社会开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算。根据测算结果,评出经济社会开展前100名的乡镇〔简称百强乡镇〕以及各省辖市前20名的乡镇〔名单附后〕,并对全省乡镇经济社会开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一、全省乡镇总体情况1、建制镇增加较快。截止2024年底,全省有1882个乡镇,其中904个镇,978个乡,建制镇占全部乡镇的48%。与“十五〞规划末的2024年相比,“十一五〞规划的前4年间全省乡镇总数减少82个,建制镇增加55个,平均每年增加建制镇接近14个。说明我省小城镇开展速度进一步加快。2、乡镇财力增加较快。2024年,,;财政收入超过亿元的乡镇有43个,超过5000万元的乡镇达121个。3、吸纳外来人口越来越多。随着乡镇经济的开展,乡镇企业数量也进一步增加,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吸纳外来人口的能力不断加强,数量日益增加。2024年,,比2024年增加了18%。平均每个乡镇拥有外来人口1617人,比2024年增加了16%。4、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不断增加。2024年,全省乡镇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到达48%,%。,,。乡镇企业的快速开展和二、三产业的兴起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就业空间,企业的集聚效应也越来越明显。5、根底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2024年全省乡镇行政村根本上实现了通电全覆盖。%,通有线电视村的比例到达70%,。%。,,图书馆、,医院、,敬老院、。用于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的设施比以往有了新的增加,根底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二、百强乡镇的开展情况〔一〕百强乡镇的分布情况测算结果显示,百强乡镇主要分布在郑州、洛阳、安阳、新乡、焦作、济源等6个省辖市,占全省百强乡镇总数的74%。其中:郑州市32个;洛阳市11个;安阳市14个;新乡市6个;焦作市7个;济源市4个;开封市、平顶山市、濮阳市、漯河市、商丘市各3个;许昌市、南阳市、信阳市、驻马店市各2个;鹤壁市、三门峡市、周口市各1个。与上年相比,开封、平顶山、许昌、南阳、信阳、驻马店等市进入百强的乡镇有所增加。乡镇开展类型上,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乡镇经济社会开展凭借区位优势,呈现出较高的开展水平。郑州、焦作、新乡等区域内的乡镇经济侧重于商贸加工外向型;安阳、濮阳、洛阳、平顶山等区域内的乡镇经济侧重于资源工业型;开封、漯河、许昌、南阳、信阳等区域内的乡镇经济侧重于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带动型。依托新农村社区建设,注重农产品、畜产品的加工开发,开展优势特色产业,小城镇开展速度明显加快,成为集聚和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二〕百强乡镇开展的主要特征前100名乡镇是全省经济社会开展总体水平较高的乡镇,普遍具有规模较大、经济开展较快、根底设施较完备、社会事业开展均衡、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等特点,在全省区域经济开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特征为:1、城镇开展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百强乡镇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总人口到达5万人以上的乡镇17个,占全部乡镇个数的17%;3万人以上的乡镇占全部乡镇的比重超过33%。,,%。2、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24年,%,%,%,;%,;,;%,;%。从人均水平看,,;。,。3、企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扩大。2024年,百强乡镇的企业数到达78019个,%;,。,%;%,,;从事二、%,。乡镇工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开展,为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较大的就业空间,也成为吸纳外来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4、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前100名乡镇在开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根底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居民生活环境。,;,,,分别是全省乡镇平均水平的2倍、;%,%,。前100名乡镇中,镇区公共绿地面积占镇区面积的比重为8%,。5、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教育方面,,;,;,;,。平均每个乡镇幼儿园、,是全省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1倍。在医疗卫生方面,,;,。在文化娱乐方面,%,;平均每个乡镇影剧院数量为1个,,,、。,,。6、居民收入与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750元。,;%以上;%,。平均拥有敬老院、,均高于全省乡镇平均水平。三、各省辖市前20名乡镇情况乡镇经济社会开展受地理位置、资源环境、开展根底、产业结构等多种因素制约,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为了便于各省辖市了解区域内乡镇的开展情况,了解各乡镇整体开展所处的位置,依据监测结果,排出各省辖市前20名乡镇〔济源市为全部11个乡镇〕,供参考〔见附件名单〕。四、乡镇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我省县域经济开展、小城镇建设的排头兵,强乡镇的经济开展已经到达了一定水平,呈现出经济社会开展的良好势头。但是,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1、开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从测评结果看,百强乡镇仍然主要分布在郑州、安阳、洛阳等工业根底好、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东部、南部等传统农业区进入百强乡镇较少,而且位次比拟靠后。乡镇开展中的区位差异、开展不平衡影响了乡镇经济社会开展整体水平的提高。2、镇区规模偏小,区域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够强。前100名乡镇中人口规模在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只占全部小城镇总量的33%,总人口到达5万人以上的乡镇占全部乡镇个数的17%;。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镇区人口是反映小城镇开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而言,小城镇总人口应在5万人以上,镇区人口2—3万人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而我省小城镇规模偏小的现实说明,小城镇开展还不能充分提供多样化的就业选择,要形成一个比拟协调的产业结构就更加困难。由于我省小城镇的规模层次还比拟低,造成小城镇开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对周边的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力小,使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较大影响。同时,许多小城镇的根底设施配套水平不高,非农产业根底薄弱,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就业时机少,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这势必阻碍小城镇聚集效应的进一步发挥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开展。3、规划布局与环境保护问题较突出。小城镇的长远规划布局不尽合理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规划已经到期,有的规划编制指导思想还比拟滞后。耕地占用不合理、污染环境工程还比拟多的问题仍然存在。传统的、分散无序的开发建设模式在一些地方已经影响了小城镇的健康开展。4、根底设施欠账较多,社会保障机制有待健全。与城市相比,我省乡镇的根底设施建设还相当落后,交通闭塞、文教和医疗供应落后、垃圾和废水处理能力弱等现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城镇的生存运转及可持续开展,进而影响其城市化进程。同时,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制度尚不标准,保障的标准较低而且覆盖面窄。随着小城镇吸纳外来人口的增加,外来人口在享受当地政府提供的社会效劳时也很难得到平等对待,一些保障效劳措施还局限于本地户籍人口以及主要面向企业家和投资者。约占总人口三分之一甚至更高比例的外来打工者在为本地创造财富的同时,却得不到保障,影响到乡镇基层的稳定五、对乡镇开展的几点建议我省是一个开展中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乡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以上。要开展壮大县域经济,构建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没有乡镇经济的开展壮大是不可能的,乡镇经济开展在全省开展大局中的根底作用举足轻重。应当按照加快经济开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进一步把握优势、找准乡镇开展位置,借助制定“十二五〞规划、谋划中原经济区的契机,科学谋划乡镇为核心的小城镇开展思路,推动我省乡镇晋级社会全面可持续开展。1、转变开展方式,走科学开展、和谐开展和可持续开展之路。由注重小城镇的外延粗放式开展,转变为注重内涵质量提高的集约型开展,依靠科技和人才,促进产业升级和功能开发;由注重开展小城镇建设规模和人口数量,转变为注重开展小城镇经济,开展小城镇对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和辐射功能,提高居民整体素质;由注重单个小城镇自身完善和开展,转变为注重城镇间的相互联动和开放式开展,形成统一、合理的城镇网络体系。2、科学规划,扶持小城镇加快开展。在城镇化和整个城镇体系的建设中,小城镇居于根底性的地位。因此应把小城镇的开展和规划纳入我省“十二五〞总体开展规划中,整合资源、有重点地开展小城镇。小城镇规划和布局,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将小城镇开展的重点,放到县城关镇和局部根底条件好、开展潜力大的建制镇。改变不顾客观条件,遍地开花,按行政区设立小城镇、低水平分散建设的局面,按照经济区的需要设立小城镇,使小城镇真正成为大城市的“卫星城〞或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中心;并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考虑、合理布局一定范围内的小城镇数量,形成有序分布、功能互补的城镇网络群。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确定小城镇开展的不同定位。在推进小城镇规划和建设中,要打好特色牌,做好特色文章。小城镇建设中已有一定特色根底的,要努力使特色优势更加明显,目前尚未形成明显特色优势的,要因地制宜,找准切入点,着力培育特色;对那些没有特色优势条件的,绝不能凭主观愿望盲目布点建设,劳民伤财。小城镇开展的产业定位,应依托自然禀赋和区位等优势科学规划。近邻大城市和中心城市郊区的小城镇,应以培育开展生态农业和娱乐游玩型的小城镇为主。已有一定的综合经济实力,具备资源和环境优势的乡镇,应培育开展为资源开发型、产品加工型等资源加工型小城市,并继续发挥好已有的产业优势,将产业链拉长,做成产业群、产业带;县〔市〕政府所在地的城关镇应培育开展为具有综合性的、区域中心作用的商贸流通型、交通枢纽型的小城市;农区小城镇,由于农产品资源丰富,应培育开展为农产品加工型或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以有效聚集资金、工程、产业和人口等生产要素,使小城镇真正成为农村二、三产业的集聚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地,农村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集散地。4、积极探索,在乡镇扩权改革上有所突破。一些乡镇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实力,但相应的财权、公共效劳能力、管理机构等却不匹配,“小马拉大车〞的问题日益突出。按照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职能的要求,应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积极探索强镇扩权改革试点工作,增强经济强镇的行政能力、公共效劳能力,以城市的标准建设乡镇,引入市场机制开展乡镇,加快乡镇城镇化步伐,使越来越多的乡镇具备城市功能,以城镇化为主,相应的促进商贸流通、环境保护、公共效劳机构等职能实现,使乡镇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引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区域平衡开展、城乡一体化开展。通过强镇扩权,创新管理体制、扩大管理权限,破除经济、社会开展的桎梏,更好地释放出乡镇的开展能量,实现县放权助推乡镇经济开展,镇域经济反哺县域经济,进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模式,有效地解决农民非农转移途径以及乡镇开展中就业、教育、社保等突出问题。附件::

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吴
  • 文件大小380 KB
  • 时间202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