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实验心理学重点总结.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实验心理学重点总结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实验心理学重点总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速度-准准确性权衡:在具体采用反应时指标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因为反应时实验有两个基本的因变量,,这使得我们必须在它们之间作出权衡。心理学家将这种关系称为速度-准确性权衡。2。双盲实验:是一个很好的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由于实验者和研究参加者都不知道哪些被试接受哪种实验条件,从而避免了主、被试双方因为主观期望所引发的额外变量。。被试内设计不但节省了被试人数,,能更好的考察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差异,这个优点使得许多研究者更倾向于使用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相反,被试内设计不会受到来自被试个体差异的困扰,。4。实验者效应:指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附和实验者的期望。这种效应往往以颇为微妙的方式起作用。:即是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它们都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定标准下所得的结果。该曲线以虚惊概率为横轴,:是一种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的方法,它能比较明显地看出各个加工阶段,那就好像打开窗户一览无遗了,它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形式。7。ABA设计:(比如一种疗法)的效果和时间顺序等其他因素的效果,:即指未对自变量实施充分控制,但使用真正实验的某些方法搜集、整理以及统计分析数据的研究方法。准实验设计能够在严格实验无法进行的时候取得结果。9。小样本设计:在特殊情况下,比如临床心理学家希望确定某种疗法的效果却又只有一两个患者,或像心理物理学实验那样极端费时且个体差异几无影响时,心理学家也会采用与之相反的实验模式-—小样本设计。小样本设计是被试内设计的一种变式,实验时它向人数较少的被试或单个被试呈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处理方式。:是指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的情况。被试间设计的一个优点为:每一个人只接受一种处理方式,一种处理方式不可能影响或污染另一种处理方式。被试间设计的主要问题在于:由于接受自变量不同水平处理的被试各不相同,所以很难分辨出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被试间的差异所致,还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所致。:指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作单一的反应,这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反应时。譬如说,短跑运动员在听到发令枪响后立即起跑,这一事件就可以作为一个简单反应时任务。这种反应之所以称之为简单反应,:通常指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差别阈限::零结果是指自变量的操作没有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因而因变量的变动为零。原因:(1)实验者所作出的猜测——自变量是导致某中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可能是错误的.(2)实验者没有对自变量进行有效的操纵伦理原则:1保障被试知情同意权2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3保护被试免遭伤害4保密原则实验研究一般程序:确定课题,选择被试,确定实验控制,数据整合,篆写实验报告操作性定义: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操作他的程序下定义,就叫操作性定义分类:作业变量,环境变量,被试变量因变量:因变量的分类:客观指标:(1)反应速度(2)反应速度的差异(3)反应的正确性(4)反应标准(5)反应难度,主要指标:被试的口语记录/因变量的控制:反应控制:通过指导语等手段,让被试反应确实发生在实验者感兴趣的因变量维度上。(指导语,刺激条件,反应装置)控制变量:典型的额外变量:(1)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2)要求特征: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总是以某种动机,态度来对待实验的,因而实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被试对实验的态度。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1)排除法: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2)恒定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3)匹配法: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4)随机化法和抵消平衡法:随机化法:把被试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中去的技术抵消平衡法:采用某些综合平衡的方法,使额外变量的效果相互抵消,达到控制额外变量的目的。统计综合法;实验完成后通过一定的统计控制技术来事后避免实验中额外变量的干扰。各种控制方法的不足:排除法: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却常常难以推广恒定法:实验结果不能推广到额外变量的其他水平上去操纵自变量和保持恒定的额外变量可能产生交互作用被试间设计: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优:由于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处理方式,因此一种处理方式不可能影响或污染另一种处理方式。缺:由于接受自变量不同水平处理的被试各不相同,我们就很难辨出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被试间差异所致还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所致改进:匹配::把被试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组内接受不同的自变量处理。被试内设计:所有的被试都会受到每一水平自变量的影响优:节省被试人数,而且不同组的被试个体差异也得到了最好的控制缺:被试接受不同的自变量水平的处理之间总会存在时间间隔,因此实验者需要努力防止在此间隔内偶然发生的事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由于被试先后接受不同处理,时间顺序误差就可能混淆进来,比如被试的表现是否会因为逐渐熟悉实验情景而有系统地提升,:(1)ABBA设计:适用于自变量水平只有两个时,被试按照ABBA的顺序接受四次实验处理,在ABBA设计中,被试接受A,B良种处理的平均顺序是一样的,因此ABBA设计在理论上能有效平衡成线性系统变化的时间顺序误差。(2)拉丁方设计:当自变量水平有两个以上时,:内部效度::(1)主试—-被试间的相互作用:要求特征和实验者效应会造成实验误差。解决办法入双盲实验。(2)统计回归:当实验分组涉及某些具有极端特征的个体作为被试时统计回归将对实验的内部效度起到极大的影响,实验者将无法区分统计回归的效应和自变量本身的效(3)其他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实验内部效度还与许多其他因素的控制有关,例如被试的一些固有的和可得的差异,如年龄,性别,经验,个性。较长时间的实验,个体本身的生长和成熟因素。长期实验中,参加实验的人员的流失使缺失后的被试样本难以代表原来的样本。外部效度::(1)实验环境的人为性,实验是在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实验环境的人为性可能使某些实验结果难以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现象。(2)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由于心理学实验的被试通常是自愿的,很难把被随机选上的人全部请来做实验。(3):题目和作者,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反应时:人差方程:两个观察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发现两人反应时的差别是恒定的。(马斯基林发现他的助手观察星体通过子午线的时间慢一秒,贝赛尔发现自己和其他天文学家观察同一星体的通过时间,也发现有明显差别,两人在共同观察七颗星时发现两人反应时差别是恒定的)反应时影响因素:刺激变量:刺激强度:当刺激强度很弱时,反应时就会延长,而当反应时增至中等或较高强度时,反应时就缩短了。刺激的复杂程度:刺激的复杂程度也会影响反应时。感官:不同的感觉通道其反应时不同呈现方式:不同的呈现方式其反应时不同机体变量:适应水平: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器所发生的变化。动机::个体之间在品质和属性上存在的差别。准备状态:机体对于某种行为作出的准备情况。练****次数速度与准确性权衡唐德斯减数法: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时间。运用:证明心理旋转的实验,证明短时记忆视觉编码的实验心理旋转:单凭心理运作(不靠实际操作),将所知觉的对象予以移转,从而获得正确知觉经验的心理历程。库柏等取非对成性的字母或数字为实验材料,根据“正”“反”以及不同的倾斜度,构成12种情况,被试的任务是不管倾斜度如何,只要判断R字母是正的还是反的,并作出反应。结果发现:以上任务的反应时确有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和两任务间角度差呈正比关系,即证明心理旋转的确存在。短时记忆的视觉和听觉编码实验: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给被试看,或者中间插进短暂的时间间隔,然后要被试指出这一对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作出反应,记下反应时。所用字母对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方法都一样,即为同一字母(AA),两一对是两个字母的读音相同而写法不同(Aa).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反应均为相同。在两个字母相继呈现时,其间隔为0。5s,1s或2s等。结果发现,在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AA的反应时小于Aa,随着两个字母的时间间隔增加,;斯腾伯格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系列进行的而不是平行发生的。,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这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总和。加因素法反应时间实验的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互相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而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是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的。也就是说,加因素法假设:如果两个因素有交互作用,那么它们是作用于同一个加工阶段的;而如果两个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即相互独立,那么它们则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加因素法在于证实不同加工阶段的存在,以及辨认它们各自的前后顺序。运用: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先给被试看1—6个数字,然后再呈现一个数字,请被试判定是其否为刚才识记过的,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按键作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即停止,根据实验中发现的四个独立因素(测试项目的质量,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发现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包含相应的四个独立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择一的决策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开窗实验: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形式,它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出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并能够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字母转换实验:给被试呈现1个,2个,3个,4个英文字母,并在字母后面标上一个数字,如“P+2”,被试正确回答应是英文字母P后2个位置的字母,即R,同时记时停止,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完成字母转换作业的三个阶段,编码阶段,转换阶段和储存阶段。不足:可能在后一个加工阶段出现对前一个加工阶段的复查,储存阶段有时还包含对前面字母的转换结果的提取和整合,并且它难以与反应组织分开来。内隐联想测验原理:反应时的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加工过程,反应时越长,,就可以认为内隐联想测验效应显著。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内隐态度一致或两者联系较紧密,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自动化加工,相对容易因而反应速度快,反应时短;不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内隐态度不一致或两者缺乏紧密联系,这往往会导致被试认知冲突,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复杂的意识加工,相对较难,因而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长。基本程序: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方法: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实验程序分为七步。(1)呈现概念词的样例,要求被试尽快地进行辨别归类,-虫内隐联想测验中,概念词为“花”或“虫”,样例为某种花或虫的图像.(2)对属性词样例进行归类反应。在上例中,属性词为褒义词或贬义词,褒义词的样例如漂亮、芬芳等,贬义词样例如恶心、讨厌等。(3)联合任务一,要求被试对概念词与属性词的联合作出反应。由于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有两种可能的关系:相容的和不相容的,通常在内隐联想测验实验中设置两个联合任务──相容联合任务和不相容联合任务。所谓相容,是指二者的联系与被试内隐的态度一致,如相对于虫,被试对花的态度更为积极,那么花和褒义词的关系为相容,虫和褒义词的关系为不相容。不过,在实施内隐联想测验之前,无法知道哪个联合是相容的,所以在这里仅称为联合任务一和联合任务二。对上例来说,在联合任务一中,要求被试在花的图像和褒义词共同出现时,按左键;虫的图像和贬义词共同出现时,按右键。(4)对联合任务一进行测试。(5)为了配合联合任务二的实施,交换左右键反应的内容,再次要求被试对概念词样例进行反应。(6)联合任务二,和联合任务一()对联合任务二进行测试。心理物理法:最小变化法: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惯误差或期望误差,控制增或者减系列交替出现差别阈限:每次呈现两刺激(标准刺激St,比较刺激Co),要求被试比较St与Co的大小。St在每次比较时都呈现,Co按↑和↓系列交替呈现(呈现范围、间距、检查点的数目,同于测绝对阈限)St与Co的呈现顺序:同时或先后****惯误差或期望误差,时间误差控制:每一个系列标准刺激在先、后各出现一次。恒定刺激法:主试从预备实验中选出少数刺激,一般是5—7个,%左右的概率被试感觉到;最弱5%感觉到。每个刺激呈现不少于20次,各刺激次数相等,顺序随机。刺激中恰好含有50%的强度,则把该刺激作为绝对阈限。差别阈限等于上限减下限除以2平均误差法:呈现一个标准刺激,另被试复制再造或调节一个比较刺激使他与标准刺激相等。绝对阈限:没有标准刺激存在,但我们可以假设,此时的标准刺激为零,:顺序量表既不等距,也无绝对零点,它只要求将事物按某一标准排出一个次序,建立顺序量表的要求就是让数字的大小能够对应事物属性的等级,而不需要关心量表的单位是否一致。等级排列法: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许多被试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然后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这样,就能求出每一刺激的各自平均等级,最后把各刺激按平均等级排出的顺序就是一列顺序量表。对偶比较法: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的哪一个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那么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然后依它们各自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对偶比较法的两类误差及消除:如果各对样品同时呈现,则要消除空间误差——即样品在空间中不同方位呈现,于判断时产生的误差现象。若第一轮以AB形式呈现,则第二轮中以BA形式呈现即左右颠倒。如果是相继呈现,则要注意消除时间误差——即相等的二个样品在先后不同时间出现,于判断时产生的误差。若第一轮以先A后B次序相继呈现,则第二轮要按先B后A次序相继呈现。等距量表的建立:感觉等距法:通过将一个感觉分成主观上相等距离来制作,是制作等距量表最直接的方法。它要求被试将某种感觉上的一段心理量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分。差别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通过在不同强度的基础上测量差别阈限来实现。比例量表的建立:分段法:通过把一个感觉量加倍或减半或取任何其他的比例来建立心理量表的,呈现一个固定的阈上刺激作为标准,让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它所引起的感觉为标准刺激的一定比例。例如:2倍,1/2倍等,同一个标准刺激比较若干次后再换另一个标准刺激进行比较。数量估计法:主试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并赋予一个主观值,如10,然后让被试以这个主观然后计算出每组被试者对每个比较刺激量估计的几何平均数或中数,再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即可制成感觉比例量表信号检测论1信号:呈现在噪音背景上的刺激(SN)2噪音:一切对信号起干扰作用的因素都可当作噪音(N)3先定概率:是指在呈现刺激时,主试事先告诉被试SN或N各自出现的概率被试每次都要判断所接受到的(1)仅仅是噪音背景(2)在噪音背景上叠加了信号。4对有无信号判定的四种结果:击中,虚报,漏报,正确否定信号是否出现被试报告情况判定概率及表示方法击中有(SN)有(y)击中条件概率,P(y/SN)虚报无(N)有(y)虚报条件概率,P(y/N)漏报有(SN)无(n)漏报条件概率,P(n/SN)正确否定无(N)无(n)正确否定条件概率,P(n/N)信号检测论实际就是从噪音背景中检测信号,所以信号和噪音是信号检测论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在心理学领域,信号检测论所指的信号可以理解为刺激而噪音就是信号所伴随的背景。(1)心理学上的信号检测实验一般是在信号和背景不易分清的条件下进行的。对信号检测起干扰作用的所有背景都是噪音。这里的“噪音”不仅是指纯音信号出现时的其他噪音而言的;在视觉实验中,伴随着亮点信号出现时的照度均匀的背景也叫做“噪音”。(2)信号伴随噪音,和单独出现噪音这两种情况下,分别可以在心感受量值上理形成两个分布:信号加噪音(SN)分布和噪音(N)分布,前者也常常简称为信号分布。由于信号总是叠加在噪音背景之上,,由于信号和噪音的感觉强度都受各种随机因素影响,因此两个分布都呈正态。(3)信号检测论假设,观察者选择某一个似然比的值作为产生“信号”、“噪音”两种判断反应的分界点,或称决策标准(β)。观察者的决策规则就是比较当前观察得到的x所对应的似然比l(x),(x)大于等于β,观察者就选择进行“信号”反应;如果l(x)小于β,观察者就选择进行“噪音”反应。接受者操作性曲线(ROC曲线):当辨别力(感受性)恒定,判断标准变化时,将每次判断结果的虚报和击中率分别作为横,:(1)对于一条特定的ROC曲线来说,d’是恒定的,所以也叫等感受性曲线.(2)对角线代表辨别力等于0的一条线,也叫纯机遇线。(3)ROC曲线离纯机遇线越远,表明被试的辨别力越强。(4)辨别力不同的被试的ROC曲线也不同。

实验心理学重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695 KB
  • 时间202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