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PDF版,含.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PDF版,含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PDF版,含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绵阳南山中学2023年秋季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旧石器时代中国境内已经形成若干文化体系。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渐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主干,周围环绕多个文化圈的重瓣花朵式结构。、建筑物等是重要的实物史料,.《史记·夏本纪》,封国为姓氏的占很大比重。周武王灭商后,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划界建国。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有①各诸侯纷争不断②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③华夏族发展壮大④各民族进一步交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战国策》记载:“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而废除谥法。。这主要反映出表2起义领袖基本情况陈胜、吴广农民出身,大泽乡起义时皆为屯长刘邦农民出身,芒砀山斩蛇起义时为泗水亭亭长项羽楚国贵族出身,:..(如下图),在这件铜方升底部刻有秦始皇颁发的诏书,全文是“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主张,下令:凡《秦纪》之外的历史书籍及非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百家语限期烧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烧,禁止私学,欲求学的以吏为师;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为解决上述问题,“推恩令”,汉代董仲舒对天人感应加以发展,认为天地人是构***类社会的“本”,“天”和“人”同类,人有好恶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天";同样有喜怒哀乐好恶,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葡萄、首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荆州“田土肥美”,地跨“南楚之富”。侨雍州(襄阳地区)“田土肥良,桑梓野泽,处处而有”。益州一直号称“天府”,南朝时仍是“土境丰富”。交州一年二熟,“恒为丰国”。、《文献通考》中这样写道:“自孝文定鼎伊洛,务欲以夏变夷,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六镇兵卒,多摒弃之,有同奴隶,边任浸轻,裔夷内侮。魏之衰弱,实肇于此。”:..。其中序号与政权对应完全正确的是图3A.①后蜀②后周③北魏④宋B.①后蜀②北魏③后周④隋C.①西晋②北魏③北周④宋D.①西晋②北汉③后周④隋二、,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诸侯国……夺权后的地主阶级,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摘编自刘焕曾、张文喜《新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战国时期影响最深远的变法运动,并概括其影响。(12分)(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所推行的措施,并结合所学,说明汉代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12分)第3页:..,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中国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原因很多,其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由多民族形成统?的国家,华夏(汉族)起了主干作?,其他各民族也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各民族的特长的荟萃,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缔造,我国各民族都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的。中国各民族特点与特长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的发展,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某个或某些民族的特长,?旦为全国各民族或许多民族所接受,就变成为共同的特长,亦即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古老而又从未隔断其文化传统;也没有?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统?帝国分裂以后经过?段南北王朝对峙与诸王、诸汗分庭抗礼以后重新走向更高度的统?。如此反复两三次,终于确立为不可分割的统?多民族国家。这种独特的历史,要从中国有众多民族内在联系不断发展当中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自拟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第4页:..绵阳南山中学2023年高10月测试试题评分参考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略2.【答案】B【解析】略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封国为姓氏的占很大比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封到各地的诸侯,有的会以封地为姓氏,B项正确;西周并没有实行禅让制,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秦朝才实行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B项。4.【答案】D【解析】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后,诸侯纷争不断,故①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故②错误;进入战国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故③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加强了华夏族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5.【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六卿分晋、田氏代齐,即一些卿大夫掌握了实权,周朝传统的分封制受到挑战,故选D项;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意思是制礼作乐,出兵征伐,由天子来决定,这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特征,排除C项。6.【答案】A【解析】据材料“始皇帝,自是干古一帝”“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等可知,这是对秦始皇统一全国和秦朝政治制度的高度评价,其开创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产生重要影响,故选A项;秦始皇暴虐统治表现在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征发繁重,刑法严苛等,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是对秦始皇统一和秦朝制度的评价,而非汉朝制度和汉武帝,排除C项;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7.【答案】D【解析】据材料“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而废除谥法”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了周朝时确立的谥号制度,理由是“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加强了君主专制,体现了皇帝独尊,故选D项;文化统一指的是焚书坑儒,排除A项;以法治国是法家思想的特点,而材料是皇帝制度的特征,排除B项;皇位世袭指的是国家王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的制度,排除C项。8.【答案】B【解析】据表2,可知反秦势力的主要领袖包括农民和贵族等多个阶层,说明秦朝统治失去人心,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秦末三股反秦势力的主要领袖,并未涉及其反秦的结果,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了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的基本情况,不足以说明发展迅速,排除C项;秦朝在基层设立乡里,基层管理严格,排除D项。9.【答案】D【解析】据题干“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说明该举措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统一度量衡,结合所学,该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故选D项;题干仅是述及“刻有秦始皇颁发的诏书”,并没有述及秦文的地位如何,排除A项;据所学,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与提高行政效率无关,排除B项;统一度量衡是巩固国家统一在经济方面的措施,与文化交流无关,排除C项。10.【答案】A【解析】题干所述为秦朝焚书的举措,这是为了维护和加强皇权专制,以防止反对秦朝统治的思想出现,故选A项;焚书举措是针对全国的臣民,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加强皇权,不是强化地区管理,排除B项;焚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教育事业发展,而是为了加强皇权专制,排除C项;焚书事关臣民对秦朝统治的态度,与民族融合没有关联,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略1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汉代董仲舒对天人感应加以发展,适应了统治者加强君第5页:..主专制的需要,故选B项;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安定,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国家已经实现统一,实现国家统一要通过很多措施来实现,不能单独靠思想来实现,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汉代董仲舒思想属于儒学思想范畴,无为思想属于道家思想,排除D项。13.【答案】C【解析】“高头大马、葡萄、首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是西域的物产,“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是中原的技术,说明此时中原和西域开始交流,而这一切则源自张骞的“凿空”,故选C项;“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首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些物产不一定是商品交换的产物,而是物种交流的结果,排除A项;“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这种现象是先有中原与西域的交流,然后有丝织品的受欢迎,而不是因为丝织品推动中原与西域的交流,排除B项;“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首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物产的增多产东能说明农业水平的提高,排除D项。14.【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南朝时期各地农业经济发展,这与北民南迁,将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传入有关,故选A项;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曲辕犁是唐朝发明的,排除C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据材料“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魏之衰弱,实肇于此”可知,马端临认为孝文帝急于汉化,矫枉过正,重文鄙武,削弱了军事力量,所以渐趋衰落,即孝文帝改革为北魏的分裂灭亡埋下了伏笔,故选B项;北魏孝文帝实行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等,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排除A项;少数民族的内迁使民族交融趋势出现,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而改革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排除D项。16.【答案】C【解析】据图3,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中,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短暂统一,①为西晋;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了长期分裂割据中,先后出现了16个政权,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②为北魏;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③为北周;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建立了东晋,420年大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④为宋;选择C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7.【答案】(1)变法运动:商鞅变法。4分影响:顺应了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8分(2)措施:推恩令。4分措施:设立刺史,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8分18.【答案】示例论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以华夏为核心。(3分)论述: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强化了华夏一体局面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客观上促进了以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交融。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开创与巩固,促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形成。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增强了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扩大了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也促进了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6分)总之,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不断增强,进而形成了我国以汉(华夏)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格局。(3分)(注:示例只作评分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学生若答其他且符合题目要求也可。)第6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PDF版,含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660 KB
  • 时间202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