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 】是由【泰山小桥流水】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中化学必修 2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 注意: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 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 2n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 2个),次外层不超过 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对应表示符号:K L M N O P 、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二、: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主族序数=: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1种2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2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3种8元素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418种元素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518种元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632种元素期第七周期7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A~A共7个主族族副族:B~B、B~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第族:三个纵行,位于B和B之间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11Na 12Mg期元素(1)电子排布 子数依次增加(2)原子半径(3)主要 +1 +2化合价(4)金属性、非金属性(5)单质 冷水 热水与与水或 剧烈 酸快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3+4+5+6+7—-4-3-2-1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加—与 酸 —— —反酸置换应慢难易(6)氢化——SiH4PH3H2SHCl—物的化学式(7)与——由难到易—H2化合的难易(8)氢化——稳定性增强—物的稳定性(9)最高Na2MgOAl2O3SiO2P2O5SO3Cl2O—价氧化O7物的化学式最(10NaOMg(OH)Al(OH)H2SiOH3POH2SOHClO—高)化H233444价学氧式化(11强碱中强碱***弱酸中强强酸很强—物)酸氢酸的酸对 碱应 性水 (12氧 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化)变物化规律第A族碱金属元素:LiNaKRbCs(Cs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第A族卤族元素:FClBrIAt(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1)金属性强(弱)——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氢氧化物碱性强(弱);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2)非金属性强(弱)——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Cl2=2NaCl+Br2。()同周期比较:金属性:Na>Mg>Al 非金属性:Si<P<S<Cl与酸或水反应:从易→难 单质与氢气反应:从难→易碱性:NaOH>Mg(OH)2> 氢化物稳定性:SiH4<PH3<H2S<HClAl(OH)3 酸性(含氧酸):H2SiO3<H3PO4<H2SO4<HClO4()同主族比较:金属性:Li<Na<K<Rb<Cs(碱金 非金属性:F>Cl>Br>I(卤族属元素) 元素)与酸或水反应:从难→易 单质与氢气反应:从易→难碱性:LiOH<NaOH<KOH<RbOH< 氢化物稳定:HF>HCl>HBr>CsOH HI()金属性:Li<Na<K<Rb<Cs 非金属性:F>Cl>Br>I还原性(失电子能力):Li<Na<K<Rb氧化性:F2>Cl2>Br2>I2<Cs 还原性:F-<Cl-<Br-<I氧化性(得电子能力):Li+>Na+>K-+>Rb+>Cs+ 酸性(无氧酸):HF<HCl<HBr<HI比较粒子(包括原子、离子)半径的方法(“三看”):1)先比较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大。2)电子层数相同时,再比较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多的半径反而小。四、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个 7周期, 3是短周期,4是长周期。2、在元素周期表中, A-A 是主族元素,主族和 0族由短周期元素、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 B-B 是副族元素,副族元素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3、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4、元素的结构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反映了原子的结构和元素的性质特点。我们可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元素的结构,预测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近的元素性质相似,人们可以借助元素周期表研究合成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例如,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各种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材料。五、化学键化学键是直接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阳离子原子子成键元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非金属元素之间素素之间(特殊:NH4Cl、NH4NO3等铵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一定没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由不同种原子形成, A-B型,如,HCl。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由同种原子形成,A-A型,如,Cl-Cl。: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与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的不同点:(1)电荷: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需标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荷;而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不能标电荷。(2)[](方括号):离子键形成的物质中的阴离子需用方括号括起来,而共价键形成的物质中不能用方括号。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化学能与热能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金属与酸的反应生石灰和水反应(特殊:C+CO2 2CO是吸热反应)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铵盐和碱的反应 如 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大多数分解反应 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 C(s)+H2O(g) CO(g)H2(g)。:化学键断裂——吸热 化学键形成——放热4、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键能、能量的关系二、化学能与电能原电池:1、概念: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2、组成条件: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某一电极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3、电子流向:外电路: 负极—→导线—→ 正极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电流方向:正极—→导线—→负极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正极:还原反应: 2H++2e=H2↑(较不活泼金属)较不活泼的金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