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热敏通道与辛味中药的解表原理.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热敏通道与辛味中药的解表原理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热敏通道与辛味中药的解表原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热敏通道与辛味中药的解表原理*??杨桢,汪文来,刘珍洪,高蔚,杨阳,安致君,赵红霞△,MichaelXiZhu(,北京100029;,北京100700;,石家庄050091;,休斯顿)热敏通道与辛味中药的解表原理*杨桢1,汪文来2,刘珍洪1,高蔚1,杨阳3,安致君1,赵红霞2△,MichaelXiZhu4△(,北京100029;,北京100700;,石家庄050091;,休斯顿)表证是外感病邪引发的一类初期综合表现,以恶寒、发热、苔薄、脉浮为主,常常伴随疼痛、咳嗽或腹泻。恶寒、寒战是对外邪初期的抵抗,其本质是诱导产热,从而诱发骨骼肌的颤抖高效产热,为发热做动员。发热不利于病邪(病原微生物)的生存,而有利于人体正气的增强,但高热会危及生命,人体有相应机制应对。辛味中药中的TRPV1激动剂在早期使用,可以成功抑制寒战,阻止产热;在发热期使用可以迅速使得腠理开泄,汗出热退且不易反弹。此外,这些激动剂也有优良的止痛、止咳作用,对外感证有全面的疗效。辛味中药在解表时优先考虑其辛散作用,至于其温凉之分的分子意义有待进一步阐明。热敏通道激动剂的消炎作用并非杀菌或病毒,而是阻止其病理产物不良信号的传递。由于感染的复杂多样性,应将解表法与其他治法有机结合起来使用。热敏通道;TRPV1;表证;辛味中药表证是波及范围最广的一种病证,从《伤寒论》伊始,古人就开创了使用汗法系统性治疗表证的先河,一直到明代,汗吐下三法在中医治疗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汗法的运用更是首屈一指。随着医学知识的积累,对汗法的认识不断深入。如汗法不一定都能导致出汗,故已逐渐使用解表法取代汗法的称谓。关于表证的定义、分类、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的理论与实践,都还存在大量疑问和争论。本文将大致回顾这些争议的焦点与核心,再从现代分子生物学角度对辛味中药的认知作一结合性探讨,期待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以促进该领域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发展。1表证、解表法及其争议辛温解表法被张仲景列为六经病治法之冠,后世列为八法之首,实在于它能因势利导、透邪外出,控制、治愈疾病于萌芽阶段,以达到阻断病邪深入、防病截变、早期治愈的目的,此即“善治者,治皮毛”之意[1]。自明清之际温病学兴起以来,表证分为“风寒表证”与“风热表证”,治法亦变成“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这2种证型的病机不同、用药迥异,风寒宜辛温解表,风热宜辛凉解表[2]。此后多方面争议开始出现。辨证施治的规则看似简单,但在临床运用中却存在诸多疑点与盲点,在表证辨识不清的同时,加上各种原因导致的“多温少寒”甚至“有温无寒”观念的影响,医者更多地倾向于使用“辛凉解表药”,反将辛温发散之药视若虎狼,认为误用凉药比误用热药更加安全[2]。首先,争议体现在表证的含义、主要症状、分型、病因病机方面[3]。温病从伤寒中分离出来,但其分水岭并不清晰[4],初期似乎不是表证[5]。风寒表证、风热表证的分类,辛凉解表剂的理论表述和实践都存在一定的矛盾之处[6]。尽管定义恶寒、发热为表证的主要表现,但是它们并不是同时或必然会发生的[7?10]。更有人否定表证的客观性,认为恶寒发热是自觉症状[11]。也有学者认为,表证的病位定位模糊不清,同中有异[12]。学者致力于从理论和现代实验手段探讨表证相关的概念,并试图将其标准化[13?16]。其次,争议出现在治法和临床实践上。有学者坚持认为温病初期应该使用辛温解表[17],辛温解表法用于伤寒高温[18],也用于温病高热[19],并认为近代以来这种用法已经少了。辛凉解表带来的质疑不断,认为这种理论对临床实践不利[20],辛凉解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表法[21],其使用不能与辛温解表并列而论[22]。在治法上,正本清源,将寒温之说搁置,坚持“辛以解表”“辛散解表”,返回古义,用药以辛开之品为主[3,23]。所谓正本清源是回到《内经》所言:“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发不远热,无犯温凉”。最后,对辛味中药的现代研究推动了争论的走向,对辛味中药功效的认识有助于正本清源[24?26]。有研究认为,辛味中药中的挥发油是发挥解表作用的关键[27?28],还有人在研究TRPV1通道与辛味中药的关系[29]。2热敏通道与体温调节热敏通道的发现和对其进行的深入研究,改变了传统体温调节的一些观点[30]。许多热敏通道的激动剂是辛味的,如生姜、大蒜、葱、白芷、羌活、藿香、薄荷、辣椒、桂枝等[31?32],这些辛味中药有解表功效,发挥散寒解热作用。但它们究竟如何在细胞和分子层面发挥作用,这层神秘面纱正在逐步被揭开。,核心温度(含中枢神经和胸腹内脏)和体表温度(其他部分包括皮肤),核心温度相对稳定。目前关于体温调节的共识是,体温调节由一个多传感器、多效应器的系统完成[30?33]。体温调节系统发挥整体功效,由相互独立的多个效应器环相互协调完成,它没有单一的控制开关和单一的调定点。每一个热效应器环都是由1个惟一的传入神经通路和受其支配的感受器构成[34]。该环有2个反馈机制,一个是从所在部位到主变量?核心体温(coreTb)的反馈,另一个是辅变量?皮肤温度(skintemperature,Tsk)的反馈。辅变量有一个控制范围,它感受环境温度在预期范围内的变化,从而维持核心温度稳定。出于同样的原因,每个热效应器对特定体表温度和核心温度的组合敏感,因此它们针对不同的体温进行不同水平的调整[35]。因为每个热效应器的活化都会影响核心体温,不同热效应器之间的协调就显得非常重要。实际上,通过总控变量可以充分解释这个过程,如为响应体温变化而协调性地募集热效应器。这个概念与以前的体温调节概念不一样,它不是在一个整体的系统内,有神经对体温进行综合计算,再与体温调定点进行比对,最终实现体温控制。,所在组织温度(不管皮肤温度还是核心温度)能够改变该神经的活性,接着使得热效应器与整个通路的神经元紧密连接。热敏神经并不将感知的温度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中枢控制网络[36]。相反,当所在组织温度达到这个结构的阈值时,它会产生一个信号,通过神经通路传递给传感器进而发生响应。该结构强调热敏神经元上热效应器结构的重要性。它是第一关,决定热效应器是否响应和启动。而这个热效应器结构可能就是热敏通道[33]。由于TRPV3、TRPV4、TRPM8在正常体温内感受,对体温调节发挥主要作用的是TRPV1和TRPA1。尽管热敏通道非常多,但是在维持体温稳定方面,TRPV1发挥主导作用[37]。以具有代表性的热敏通道TRPV1为例,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有两群表达TRPV1的细胞与控制自主热效应器的传出神经有关。一个是支配腹腔内脏的初级感觉(多形态)谷氨酸能背根神经节(也可能包括结状)神经,一个是位于MnPO上的高级(可能是第四级)感觉谷氨酸能神经元。如果假设二群细胞的行为可以解释各种TRPV1激动剂和拮抗剂的温度调节行为。大量实验证明,TRPV1的激动剂可以引起迅速降温,而其部分拮抗剂可以引起高热。TRPV1的激动剂和拮抗剂都能作用于这2个表达TRPV1的细胞群。激动剂效应主要是由MnPO神经介导,而拮抗剂效应主要是由背根神经元介导。现在众多TRPV1激动剂和拮抗剂对体温的影响可以概括为:(1)TRPV1激动剂全身给药可以引起迅速的体温下降;(2)以脱敏剂量全身给药可以引起几天的核心体温上升;(3)全身给药后可以引起动物慢性不耐热;(4)激动剂大剂量动物全身给药后可以引起慢性不耐寒,并降低中枢的热敏感性;(5)拮抗剂全身给药可以诱发短期高热[33?38]。退热是通过全身的毛细血管舒张,以及出汗来实现的。。恶寒是一种警戒,达到一定阈值会产生寒战,而寒战的本质是激热作用和诱导发热[39]。激热作用产生的热量有助于发热,体温升高有助于降低病原体存活并刺激免疫细胞的反应。产热主要依赖3种组织,即褐色脂肪组织(BAT,特别是肩胛骨之间的)、心脏和骨骼肌。骨骼肌快速、重复地颤抖和收缩,伴随心率加快[40]。相对于线粒体ATP释放热量的低效,寒战是一种高效的产热方式,这种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做功产热的效率达到68%[41]。寒战产热的热能来自于糖酵解,而糖酵解的速率依赖于肌肉激活颤抖的频率[42]。许多降温法会诱发寒战进而产热,使得降温无效,而辛味中药的降温效果很好。这是因为辛味中药对寒战有特殊作用,一是辛味中药可以在发热之前消除寒战,直接对抗环境寒冷或感染引发的寒战,使得发热的能量不足。二是发热时采用TRPV1激动剂降温,会生理性地引发后续的产热反应,以对抗体温的下降。这个过程可以持续数天,非常温和,是一种生理补偿性反馈。如果这个过程过于迅速将会使其退热作用削弱。而TRPV1激动剂又可以抑制降温过程中迅速出现的寒战[43],使得降温稳定性好,且降温后身体会产生令人愉快的温和感。,冷通道TRPA1的激动剂桂皮醛也能引起更明显的温热感,而人工合成的icilin同时可以激活这2个通道,有更强的增热效应[44]。以上说明一个事实,热通道TRPV1的激动剂产生温热感,反馈性导致体温下降,而后有一个缓慢的代偿性升温。而寒通道的激动剂产生寒凉感,反馈性导致体温上升。这种感觉在中医对肉桂(含桂皮醛)的功效体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是肉桂引火归元的既清热又温热效应[45]。由此可见,辛味中药对外感引发的恶寒、发热在分子水平有清晰的药理效应。辛味中药的辛温与辛凉之分,是对中药个性的细致区别,实验也证明这些差异[46]。但这种感觉常常是一种综合体验,而且每种产生相似效应的激动剂似乎都有不一样的上下游路径,使得相应认知变得非常复杂。辛温与辛凉中药是否完全对应外感的寒证和热证,在实验层面上现有证据并不强,相反搁置寒温之分也许更加有效。至于由辛味中药为主组成的解表剂,其复杂性可能复杂得多。此外,辛味中药还可通过相似途径发挥优秀的止痛[47]、止咳[48]作用。这些研究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厘清有关争议和认识。3对表证和解表法的再认识现代中医学对于表证的症状总结是发热、恶寒、舌苔薄、脉浮,其病因为外感六***之邪。现在我们认识到大多发热源是病毒感染,但有时也可以是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脑膜炎、败血症、骨髓炎、尿路感染、肺炎和肠炎等[49]。对儿童来说,寒战高热更加可能是严重的细菌感染[50],这些感染因素符合外感病的病因。实验数据表明,某些感染如脓毒症患者的体温升高,可能减缓微生物的生长和增强宿主的免疫应答,但发热高耗能可能会加剧危及生命的情况[51?52]。人体核心体温通常是通过严格有效的体温调节系统调节维持的,体温调节控制有时因大病受损,但通常保持不变。防热的主要自主调节是出汗和积极的前毛细血管扩张,而对寒冷的主要自主防御是动静脉分流样的血管收缩和寒战[39],可见恶寒和寒战是为了警戒和产热。感染性疾病可以产生发热、恶寒、咳嗽、头身疼痛、疲劳等症状。这些症状也许不会一起出现,这一时期是表证。脉浮应该反映的是产热时强劲有力且略快的心脏搏动。在啮齿动物,证明肩胛骨之间的BAT棕色脂肪组织是主要产热来源,人类的也是重要热源来源,此处是太阳经的分布范围。至于病在太阳,颈项部的发热有利于解表。辛味中药能发挥散热、散寒、止咳、止痛的作用,解除表证带来的主要不适。表证的寒热之分给理论和实践都带来了困惑与争论,以《伤寒论》本义,表证是不分寒热的[53]。回归古义,辛温解表法应该早期使用,是有决定性意义[54],现代研究更加支持这个观点。从现代研究我们还可以看出,辛味中药有非常复杂的药理作用。对于轻证外感可以一汗而解,对于以持续顽固发热为特征的疾病,其后续产热现象可能会适得其反。这可能是温病学派的慧眼。温病学派还注意到一个问题,并且成功解决了以咽喉疼痛为主的外感用药问题。由于TRPV1激动剂的致敏效应,咽痛外感使用生姜之类的热通道强激动剂,会使得咽痛加剧,病情加重。避免口感过于辛辣的药物,而使用少量凉通道的激动剂薄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桑菊饮、银翘散的贡献。这大概也是辛温辛凉解表法异源之肇始。外感疾病对人体的破坏程度依赖其本身不同的侵袭特点、毒力毒量、机体状况等因素。六经均有表证,表证可传于六经[55],表证的转归差异巨大[56],解表法也是多样化的。我们可能无法在外感初期的时候判定疾病的结局,现代应该根据更新的手段,根据疾病的特点和进展来调整立法与用药,帮助我们更加准确恰当地使用解表法。4总结表证是外感病邪引发一类初期综合表现,以恶寒、发热、脉浮为主,常常伴随疼痛、咳嗽或腹泻。恶寒寒战是对外邪初期的抵抗,其本质是诱导产热,它能诱发骨骼肌的颤抖为发热做动员;体温升高不利于病邪生存,而有利于人体正气的增强;但是高热会危及生命,必须处理[34,57]。辛味中药而且主要是TRPV1激动剂,如生姜、干姜、葱白等,在早期使用可以成功抑制寒战,阻止发热;在发热期使用可以迅速使得腠理开泄,汗出热退,且不易反弹。此外,热敏通道的激动剂也有优秀的止痛、止咳作用,对外感证有全面的疗效。辛散解表是辛味中药最主要的功效。解表的主要中药如生姜、葱白、薄荷、白芷、菊花等都是天然的辛香之品,也都是热敏通道激动剂。辛能开能散能行,辛入肺,能宣肺达表。根据《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由外因所致的表证,治疗以祛邪为务,用药以辛开之品为主。历代医家对辛散解表法的认识,是促使腠理开泄以使邪有外达之机,所谓汗出而解。热敏通道在药理上均有二重性,即敏化与脱敏、促炎与消炎。在感觉与药理效果上的矛盾性为感热生寒、感寒生热。辛味中药在解表时应该首先运用其辛散原理。寒温感是一种综合感觉,其复杂的药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从目前的证据来看,辛温辛凉对部分症状是重要的,如以咽喉疼痛为主的外感,该以TRPM8的激动剂薄荷辛凉止痛为主,而其他激动剂几乎在早期都有敏化促进疼痛、加重病情的作用,应予避免,这是银翘散以咽喉疼痛作为辨证要点的原因。重视辛温发表坏病的出现[58],重视表证的传变,从太阳传少阳甚至直中厥阴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已超出了解表法范畴。TRPV1激动剂的消炎作用并非杀菌,而是阻止其产物的病理信号传递,这决定了解表法的局限性。解表法的使用时间极其有限,其治标之特点也极其显著。对于复杂多样的感染,指望解表法发挥全部作用是不切实际的。[1]《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的分析对辛温解表法的理论研究[C].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16.[2][C].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8.[3]宋玉洁.“表证”缕析[J].甘肃中医,2010,23(9):5?6.

热敏通道与辛味中药的解表原理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