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电子声学环境可变系统及其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二).docx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电子声学环境可变系统及其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二)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电子声学环境可变系统及其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二)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电子声学环境可变系统及其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二)??魏增来,练嘉容(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接上期)3系统分类及主要典型系统简介从目前笔者查阅到的公开资料来看,电子声学环境可变技术还未形成广为业界普遍认可的分类方式,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分类方法是以采集源信号的不同来划分,并结合传声器/扬声器关系以及信号处理方式而予以界定。据此,可将目前供应于商用市场的此种技术分为三大类:再生(Regenerative)方式、回路嵌入(In-Line)方式和混合再生(HybridRegenerative)方式。(多为全指向)拾取厅堂内以扩散混响声能为主的声场信息(通常为大于声源临界距离处的声场信息),并经传声器-处理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环路重放以“再生”反射声及其后续的一系列扩散声能,提升厅堂内声场的总体扩散能量和声压,从而加大混响时间的电子声学环境可变系统。其基本原理见图5,通常的系统结构框图见图6。这种再生基于厅堂内早已存在的混响声场(或者说扩散声场)能量,主动利用声学反馈,通过尽可能高的回路增益(鉴于反馈环路的存在,其增益通常较低)来增加声能扩散、进而延长声衰变时间。因此,该类系统响应较为自然,但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避免因为反馈而引起的声染色,如可通过足够数量的独立通道回路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等。-ChannelReverberation(MCR,多通道混响)系统1969年,,。该系统基于受援共振系统(AR,AssistedResonance)的基本原理而开发,但针对如何在大量布局传声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回路的厅堂内应对声染色和自激这一主要挑战,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针对这一主要挑战,主动声场增强系统一定要控制住其峰值增益,使其不大于单位增益(UnityGain,或称一元化增益)1。对于只有几赫兹的窄带频宽来说,这一点相对容易做到,能将其信号增益尽可能接近于单位增益,以提高回路的效率。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AR方式中,采用了非常狭窄的通道频带和较大的通道增益,但对于较宽的频带,因为信号构成的复杂性,即便整个频带平均增益不大,个别频点的增益却可能超出可控范围,因此只有保证了足够大的峰值与平均值之差,才有可能确保个别频点的增益不会引起自激。此前的研究数据表明,平均来讲,音乐厅回路传输函数的最高峰值与平均值之差大约为10dB,这就意味着厅堂的平均回路传输增益曲线至少应该比单位增益低10dB以上。同时,为了防止可听闻的声染色,传输函数的峰值应低于单位增益7dB,因此,平均回路传输增益曲线应该比单位增益低17dB,以杜绝回路振荡和染色,而且这时,还需要对频率进行仔细均衡。回路传输增益及其平均增益曲线示意见图7。图5再生式系统基本原理图图6再生式系统常见结构框图基于上述基本理论,在MCR系统中,只要将每个通道的增益保持于-21dB之下(巧合的是,这几乎就是古典音乐的峰值因数CrestFactor),就可以使用全带宽通道。通过在厅堂内仔细布局传声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回路,使之具备相对较低的回路传输增益函数,这样就可以在全频带时保证足够大的峰值与平均值之差,从而在通道数增加时也就不会冒着声染色和自激的风险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希望将一个厅堂内的声能加倍(混响时间也会因此而加长),大概需要100多个通道。而现在技术的发展,可以运用功能强大的参量均衡器和延时等手段去除声染色,所以针对一个中型厅堂,通道回路数量可以控制在50个左右,甚至更少。在扬声器与传声器的布局上,传声器安装在声源的混响声场中,并使之与扬声器(特别是同回路的扬声器)的间距大于该扬声器的临界距离,这样能够减小各放大通道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获得更加稳定的系统反馈响应。MCR技术原理示意如图8所示。但由于每支传声器拾取的信号只馈送给一只扬声器,每个声道都需要单独调整其反馈前增益,因此其安装和调试工作很繁琐复杂;此外,数量众多的传声器和扬声器使彼此处于混响半径之外的难度非常大,所以回授前增益很难提高,并有可能产生与此相关的声染色。,法国CSTB(建筑科学与技术中心)研发了另外一种采用MCR理念的系统CARMEN系统,其原理最早由Guicking提出。它通过采用多个集成后的传声器-扬声器模块(在CARMEN系统里称之为细胞CELL)按一定布局进行排列,构建了所谓的“虚拟墙”,并模拟“墙体”对声音传播的影响进而改变声学环境条件。CARMEN系统中,每套细胞(或称单位)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源单元回路,包括一支对扬声器辐射不敏感的指向性传声器、一个电子处理器、一台功率放大器和一只距传声器可以比较近的扬声器(传声器通常被放置在距相应扬声器1m的位置)。每个单元实时拾取厅堂内自然传播的声能,并根据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渲染和重放,调整每只扬声器的重放能量,即相当于调整墙面的吸声系数,这样就模拟了“虚拟墙”面对声波的作用,以达到调整室内声学条件的目的。从这个原理来看,它相对较好地保留了声音在大厅中传播的自然属性。其单元细胞构成及工作原理如图9所示。图7回路传输增益(平均及非平均状态)图8MCR技术原理示意图通常,CARMEN系统由20~30个独立的单元组成,这些单元由一个公共控制器管理,可调的参数包括:混响时间(T30)、明晰度(C80)、覆盖声压(SPL),早期衰变时间(EDT)、音色平衡等。如果不需要进行混响时间的增强,则需要的单元数可以更少。CARMEN系统的构成框图如图10所示。当有24个单元时,混响时间可能增加约100%,同时可以通过如增强横向反射等方法来创建一些空间效应。基于这种原理,CARMEN系统能够在较小的变化范围内,产生一个相对自然的声场,基本不会引入人工混响痕迹。此外,对于糟糕的建筑条件,例如扇形大厅缺乏早期横向反射,或天花吊顶过低而缺乏空间感等问题,也可以通过这种虚拟墙壁进行声学上的重塑。但为了获得最适合的声场效果,需非常谨慎地根据建筑条件仔细选择大厅中的单元位置。综上所述,再生系统的优势在于重复利用(或者叫再生)了厅堂内已有的声学响应,从技术上讲更像通过反射板的增减来改变吸声系数的机械方式,不会在厅堂内增加的声学响应中添加人造成分,在系统稳定时也不会带来声染色,因此,听感相对较为自然。但它与生俱来的劣势也源于此,即其能量的增强受限于早已存在之能量的可用放大量,能量增加越多,系统发生声染色和自激等不稳定现象的可能性也越大。该类系统调试的复杂性往往体现于如何在大量放大通道回路下克服声染色问题,尤其是希望混响时间的调整范围较大的情况,这时通道回路数量可能会变得很难具有实用性。同时,它在控制、调整包括早期反射声在内的其他声学参数方面也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因此,针对本身已具有较多自然扩散声能,且希望对这种固有声学环境在较小的调整范围内进行优化改善的厅堂,该类系统较为适用。此外,利用这种方式延长混响时间,其实本质上就意味着声能必须被加大,即所谓“longermeanslouder&loudermeanslonger”,或者说“响度越大、能量越多、混响越长”,这种强对应关系也使得混响衰变斜率随着回路增益而改变。图9CARMEN单元细胞构成及虚拟墙工作原理图10CARNMEN系统构成框图图11回路嵌入(In-Line)(In-Line)式系统回路嵌入式系统是指主要基于厅堂内的直达声,通过在系统通道回路内嵌入具有特定算法的处理器(以混响效果器为主),直接合成厅堂所需的反射声及其扩散声能,进而调整以混响时间为主的众多声场参数的电子声学环境可变系统。回路嵌入(In-Line)式系统的基本原理示意见图11,通常的系统结构框图见图12。该类系统通常采用指向性(心形或超心形)传声器,直接拾取以声源直达声为主的信息,馈入处理器进行特定处理,再经扬声器在厅堂内按需重放,以模拟早期、后期反射声和混响声,并以此达到改变空间声学效果的目的。因为传声器尽可能靠近声源,所以在获得同样辅助增加声能的情况下,传声器-扬声器回路增益可以一直保持在尽可能低的状态,这样就能较好地避免声染色和自激啸叫现象。在强吸声厅堂内,这种基于直达声直接“合成”的声能几乎可以完全控制最终的声场效果,而在已经具有一定反射声能的厅堂,其最终声场效果则由这些原有反射声能和系统“合成”的反射声能共同决定,这时,如果两者差异较大,则会产生很奇怪的听觉效果。同时,对于超出传声器覆盖区域(通常即为表演区域)的声源,该类系统的应用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这类系统的早期发展阶段,它通常提供了一种相对单向的响应,即从表演者向听众席区域生产声能,以进一步将声学反馈最小化。后期随着数字音频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更多的措施可以被应用于去除回路内传声器与扬声器之间的相关性,因此,该类系统也可以在传声器布局区域实现一定的主动响应,如针对舞台区域的所谓“电子反声罩”系统。回路嵌入式系统特地研发了混响算法,并在具备足够能力的DSP硬件上予以运行。近年来,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声学算法也随之不断得到验证和改进,使得该类系统的性能也随之快速提升,并越来越常见于当前的商用市场。此外,在某些此类系统中,还采用了时变处理技术(TimeVariantProcessing)对混响算法的延时以及信号音调等进行了可容忍度下的最小化实时性微调,以进一步去除通道输出和输入间的相关性。虽然有研究显示,这种做法在一些时候可能会被听感轻微觉察,但它更好地抑制了反馈,避免了独立通道数量受限时的声染色和系统不稳定现象。但如果系统具备足够多的独立通道,则其自身便具有了一定的去染色能力。(ACS声学控制系统)ACS由荷兰Delft大学的VanBerkhout教授研发并于1987年正式发布。它放弃了再生系统所谓的“响度越大、能量越多、混响越长”的基本理念,而以直达声为基础,通过在传声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回路中嵌入的处理器,直接模拟合成早期反射声和混响声,并通过扬声器加载在厅堂空间内,以实现调整室内声学条件的目的。图12回路嵌入式系统常见结构框图ACS特别强调了早期反射声,用以提高声音明晰度、增强声源位置呈现以及空间感;同时,其合成的混响声能除了延长混响时间外,还可以提升听感的光芒、色彩和温暖度。该系统通常采用18支~24支指向性传声器对舞台及乐池的演出信号进行高分辨率的拾取,每支传声器大约负责5㎡~10㎡的拾音区域,并以距离声源位置相对最近的传声器信号为主。所拾取的直达声首先经过早期反射声处理矩阵,一方面根据该直达声传声器在厅堂环境中的位置产生相关的早期反射声,并通过相关位置的扬声器重放加载到厅堂观众席的声学空间内;另一方面,经过正确的时间分布处理后,形成以早期反射声能为主的声场,并通过位于表演区域的扬声器阵列重放,提高演员之间的互相感知度,从而起到舞台反声罩的作用。此后,信号还要经过多个混响声处理矩阵,以合成后期反射声(混响声),再同样通过特定位置的扬声器加载到整个厅堂空间内,包括单独为舞台提供的混响声返送信号。所有处理过程中,各主要参数(延时、电平、频谱响应及其衰变、信号混合、滤波等)均可以进行调整,同时,在处理算法上,还引入了建筑声学、空间声学的基本理论,如不同材质对声波传输的影响以及不同声源之间的干涉等,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生成较为自然的合成声场。ACS系统原理信号流程框图如图13所示,典型应用的传声器及扬声器布局如图14所示。图13ACS系统信号流程框图图14中黑色示意的传声器主要位于舞台大幕前区上方开孔位置及乐池顶部两侧,用于拾取表演直达声;红色示意的扬声器用做舞台侧向及后向虚拟反声罩,提高演员之间的听感融合;黄色示意的扬声器主要用于早期反射声,包括同样位于大幕前区上方开孔位置的虚拟顶部反射和来自于侧墙的横向反射;蓝色示意的扬声器主要用于为观众厅提供混响声;位于面光桥的绿色标注扬声器则以向舞台提供混响声能、进一步增强演员的厅堂感为主要目的。图14ACS系统典型应用中传声器、(LARES,莱斯康声学增强系统)LARES由Lexicon公司的DavidGriesinger和SteveBarbar于1988年推出,最早成功安装在多伦多的Elgin剧院。该系统中,以性能优异的Lexicon480L多通道混响效果器为处理核心,通常使用靠近舞台的2支~8支传声器拾取声源直达声并分配给多个嵌入了Lexicon效果器的处理通道,分别进行处理并混合,最终发送到位于观众厅和舞台上的扬声器中。LARES的理念认为,听觉上的宽广度和空间印象首要决定于侧向反射总能量,而不仅仅是早期侧向反射组分,所以它着重考虑了如何提升侧向反射能量的有效性,当然,如果需要早期侧向反射组分,也可以对其进行相应调节。为此,LARES研究并参照了传统物理声学和建筑声学的一些处理方法,如利用顶部天花反射声的一部分指向侧墙而非观众席以加强侧向声能等,它通过采用性能一致的全指向性扬声器(鉴于箱体结构的物理影响,实际上通常为宽锥形覆盖扬声器),与LARES的电子处理部分结合后,可以合成出包含有足够侧向能量的、良好的扩散声场。这个过程中,LARES采用扬声器的“穿插”布局形式以及时变处理等技术,进一步去除回路输入/输出之间以及不同扬声器通道之间的相关性,使电子增强的声场更加浑然一体,从而消除扬声器的“定位感”,让听众感觉扩散能量来自于四面八方,尤其是在扬声器近距离聆听时,降低了打击乐器等容易引起的该系统与自然声之间的“双声”现象,同时使之保持了良好的清晰度。LARES系统的原理及系统结构示意如图15所示。由于LARES系统采用了时变处理技术以及扬声器穿插布局形式,降低了系统通道回路的相关性,较好地解决了声染色问题,使反馈前增益增加了6dB~18dB,其增加的程度取决于传声器数量、扬声器通道以及Lexicon处理器的数量。如使用2支传声器、4组扬声器通道和1台Lexicon480LAdvancedDSP处理器,可以增加15dB的反馈前增益;而使用2台处理器和8组扬声器通道,则改进幅度可以提高为18dB。此外,Lexicon公司多年致力于音乐录音方面的经验显示,直达声与混响声之间的比例对于最终听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笔者认为,这种比例关系应该是声衰变过程中直达声与混响声的动态比例)。在相同的混响时间下(即声音衰变-60dB的时间相同),若混响能量过小,声音会变得扁平单调,缺乏生命力;而混响能量过大,则声音又会显得混乱污浊、模糊失真。LARES理念认为,上

电子声学环境可变系统及其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二)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4-04-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