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线上厨娘的网络实践与文化资本研究.docx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线上厨娘的网络实践与文化资本研究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线上厨娘的网络实践与文化资本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线上“厨娘”的网络实践与文化资本研究??郝国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南宁邮编)2015年政府提出了“互联网+”战略,推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以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互联网+农业”加速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了村民沟通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研究指出,现代农民通过手机获取生产经营、外出务工等市场信息,大幅提高了经济收入,并在此过程中增强了市场意识。(1)何学松,孔荣:《互联网使用、市场意识与农民收入——来自陕西908户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年第4期。有学者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的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水平,特别是对于低学历、中老年的农民群体。(2)杨柠泽,周静:《互联网使用是否促进农民非农收入增加?——基于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1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经纬》2019年第4期。互联网具体如何助力现代农业、农民实现乡村振兴?相关学者分别从农民远程培训(3)马池珠,王宏,夏清:《基于互联网的农民远程培训模式探究——以山东省某农民远程培训点为例》,《现代教育技术》2017年第3期。、农民创业发展与扶持(4)许恋天,邓纲:《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创业的“后互联网”路径及法治保障》,《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8年第5期。、农民合作社建设(5)徐世艳,赵泽民,耿方梅,等:《“互联网+”背景下农民合作社营销模式研究》,《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新型职业农民网络培育(6)刘黎昂,赵水民:《“互联网+”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探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8期。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然而以上研究侧重于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探讨互联网时代农民利用网络技术参与市场实践并提高经济收入的可能性,忽略了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与发展;强调农民群体学****并利用外部信息资源,忽视了内生的传统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转化和利用。在对广西一些发展文化旅游的乡村的调查中,笔者发现一些村民开始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播,利用微信组织村民进行文创产品的制作与销售,实现了传统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转化。(7)郝国强,刘景予:《线上绣娘:乡村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通过立足乡村、多元传承,重建乡土文化价值教育机制,借助互联网技术等路径实现了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8)郝国强,周玮杰:《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本文意在通过对侗族线上厨娘群体的调查研究,考察厨娘群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进行百家宴的组织与传播及文化资本的转化,进而探讨互联网时代乡村女性的互联网实践。一、基于微信组织的线上厨娘2008年,侗族百家宴手工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已成为柳州市十大旅游名片之一。程阳八寨升级为国家4A级景区以来,马鞍寨搭上文化旅游的顺风车,百家宴也逐渐成为本地村民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如今侗族百家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侗族地区延续数百年的传统百家宴,一种是面向游客的百家宴。传统百家宴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寨子内部“搭伙”(聚餐),一般在农历三月八日、五月三日以及九月九日举行,每家每户拿出家中美食。二是附近村寨来“月也”(集体做客),远道而来的客人无需带任何东西,只需要带来文艺交流的表演,宴席则由主寨各家各户准备。本研究于2019年6-7月对三江县林溪镇马鞍寨进行了田野调查,以当地83位30~60岁不同年龄段的厨娘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采用深度访谈与生命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了解线上厨娘群体的个体构成,观念转变以及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对线上网络空间及线下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勾勒出线上厨娘共时性的发展全貌,重点考察厨娘群体如何利用微信平台组织面向游客的百家宴的制作、分工协调,以及如何通过互联网学****和传播传统文化资源并成功地将其最终转化为经济资本。(一)百家宴的活动流程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马鞍寨厨娘们根据侗族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游客需求,发展出了百家宴的一套完整流程,具体如下:(1)品油茶。迎宾队手持芦笙站立两排,吹起高亢的芦笙曲,欢迎客人。侗家喜食油茶,客人来访,侗家主妇先架起锅打油茶,视为礼节。在侗乡有“吃油茶,去痧气”的说法,不仅香醇上口,还能祛病消暑。(2)民俗风情表演。在客人品尝油茶之际,侗家开始了以芦笙曲和侗歌为主的民俗风情表演。侗歌大多以大自然和日常生活场景为题材,歌颂劳动和自然,形成一种多声部的唱法。芦笙是侗族最盛行最喜爱的乐器之一,侗族创造了大量反映民族精神的芦笙曲。(3)侗族纺纱表演。侗族服饰五彩斑斓,侗族刺绣细密精致,独具特色。通过纺纱表演,让客人了解侗族服饰和刺绣的制作过程。(4)合奏“侗家乐”。通过侗族芦笙、侗笛、琵琶、牛腿琴、地筒等乐器的合奏,呈现侗族欢迎客人的最高礼仪。(5)开席。等客人欣赏完了表演,则正式进入宴席。祝酒歌之后,客人落座,百家宴正式开始。因为每家每户提供的菜肴都不相同,口味各异,每一桌的菜品都不相同。百家宴规则是走动着吃,俗称吃“转转”菜,喝“转转”酒,方可纳百家福。整个宴席过程中,还有敬酒、“高山流水”等节目。(二)线上厨娘群体的构成目前马鞍寨共有83位厨娘,全部为本地30~60岁已经结婚的侗族女性。这个群体具有如下特征:其一,年龄在30~60岁之间。这个年龄界限是厨娘们在微信中多次讨论后定下来的。根据百家宴运营数年的经验,厨娘们考虑到了诸多现实因素。30岁的下限主要是针对年轻女性初中毕业之后一般要外出务工,外村嫁过来或本村的女性要等成家之后才会稳定下来从事厨娘的工作,而刚刚结婚那几年要带小孩而无时间参与,30岁的女性一般小孩已经就读小学;60岁的上限主要考虑到精力因素,年纪太大难以承受旅游旺季连续的文艺表演和百家宴的制作。其二,文化水平一般为小学、初中毕业。这样便于她们通过微信进行沟通和交流。即便个别人文化水平较低,阅读能力较弱,但是在以侗话为主要沟通方式的微信群,并不构成沟通障碍。其三,掌握传统文化资源的侗族女性。马鞍寨厨娘大多为程阳八寨人,从小耳濡目染,接受来自家庭和乡村的传统文化教育,制作侗族传统菜肴、掌握纺纱、演唱侗歌和多耶等都是侗族女性成长过程中必****之技能。她们完全有能力承担组织开展百家宴的整个活动流程。(三),马鞍寨194户村民,除去外出打工以及身体不佳原因等无法参与百家宴活动组织的家庭外,共有83名女性成为百家宴活动的厨娘。自2013年起,第一批年轻的村民开始安装微信并发现了其联络的便利性,厨娘微信群由此被组建起来,极大地提高了百家宴的组织与分工协作。个案1:实时沟通的厨娘报告人陈**,48岁,女,侗族,马鞍寨人。马鞍寨的百家宴制作团队目前共有83位厨娘,其中三位负责人由集体选举产生,任期一年。现在厨娘群改名为“马鞍纺纱妈妈”群,因为每位厨娘同时还兼任纺纱表演。厨娘团队的发展经历了很多事情,成员之间不断地磨合,如今稳定在83人。之前高峰时候曾经有近100人,包括几位侗戏表演和芦笙演奏的男性。只是近几年旅游区在修建地下停车场和南北两个服务区,限制了游客进入,百家宴不像以前那么忙碌,再加上我们这里正在建设茶园项目,很多男性忙于修路等不得已暂时退出,他们的工作改由厨娘担任。所以在百家宴表演的时候,清一色都是女性,包括侗戏中的女扮男装等。三位负责人的分工明确,一位负责对接导游,确定旅游团参与百家宴的人数,以及散客的卖票工作。统计好人数之后确定桌数,然后在百家宴之前2个小时通知到群里。不是每一次百家宴都需要83位厨娘共同参与,我们有一个按顺序排列的名单,轮着参与,每位厨娘都是平等的;一位负责文艺队的表演与百家宴的主持工作,同时负责表演队的排练、人员协调等工作;另一位主要负责对上面的衔接工作,比如县旅游局安排的厨娘培训工作以及卫生局的质量检查工作,此外还包括内部质量评估和检查,比如每次百家宴结束,检查哪一桌的饭菜剩得最多,如果连续几次都是这样,则要提醒厨娘加以改进。以上这些协调组织工作大多通过微信来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效率,比过去一个个打电话方便多了。除此之外,我们还定期在微信群里开会讨论,定期交流经验,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案。当然,还有一些小群,比如经常搭伙做饭的临时讨论群,两人负责一桌的时候谁煮糯米饭,谁准备酸鱼,等等。可以说,因为有了微信群,使得我们千头万绪的工作能够及时沟通,面向游客的百家宴举办几年来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错误,极大满足了游客的用户体验。群众自发组织的百家宴活动得到了上级旅游部门的肯定、重视和支持,经过数年的成功运营,包括马鞍寨在内的程阳八寨百家宴日渐成熟,成为了侗族的一张旅游名片。从2012年起,三江县推动旅游服务标准化,参照国家标准制定了包括百家宴服务、油茶服务、民俗节庆服务、农家旅馆服务质量要求与等级划分、旅游景区导览员等5项规范。马鞍寨百家宴也与时俱进,进行了升级改造,比如餐具使用前要清洗消毒,每桌配备公勺公筷,冬天有火锅,每桌最少5个侗族特色菜肴,接待外国游客配备刀叉可乐,等等。,马鞍寨百家宴在经济上是一个独立组织,主要经济收入来自导游带来的团购以及旅游旺季的散客。而厨娘们除了通过严控品质来保障百家宴的质量,配合相关部门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之外,还借助微信平台进行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来增加收入。(1)人际传播由于不具备借助商业广告进行扩大宣传,因此,厨娘们更多地是利用微信,通过建立朋友圈努力扩大百家宴的影响,以争取更多潜在的消费人群。课题组扫描了部分厨娘的微信好友及其微信群,发现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人际传播渠道。个案2:微信传播的力量根据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发现,大部分厨娘均高估了与自身保持强关系的人数,而低估了弱关系的人数。具体来说,大部分厨娘都无一例外的低估了微信通讯录中的人数。以某负责人为例,其估计微信好友200多人,但实际有460人,再加上17个活跃的微信群(主要是弱关系,群里有至少一半人都不是很熟甚至不认识,例如“侗歌”群、“家长”群等)中的720人,加起来有1180多人,而这些还没有包括几个强关系的厨娘群和家族群。换句话说,基于朋友圈频繁发布的百家宴预定消息,每一条至少可能会被460人看到,而这确实也给她带来了一些散客订单,很多微信好友的亲戚朋友来三江旅游,首选马鞍寨的百家宴,而没有选择其它寨子。可能这位负责人坚持在朋友圈发布百家宴的信息,并不是每一次都能获得订单。但是一方面,她的这一动作反复强化了自身品牌,朋友圈好友也给她打上了百家宴的标签,一旦有朋友来旅游,第一个就会联系她;另一方面,83位厨娘,每位平均100位好友,总计就有8300位好友,一年发布50次关于百家宴的信息,那么其信息抵达的潜在顾客已经相当可观了。而这样做的结果便是大约30%左右的订单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带来的散客。(2)组织传播一个厨娘微信群就是一个组织,也是百家宴最重要的组织。他次围绕百家宴的还有导游群、表演群、“侗歌”群、“侗戏”群和“多耶”群等。个案3:需要加强微信群的组织传播杨**,女,35岁,女,侗族我平时喜欢玩手机,也喜欢发朋友圈,平时还用拼多多购物,在全民K歌上听侗歌。我加入了一个“侗家阿妹开心聊天”群,里面有166人,平时大家在里面对歌,用侗话聊天。偶尔我会发布一下百家宴的信息,大家熟悉了之后,开始有人联系我说有朋友来参加百家宴。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多在群里发言,自我宣传的重要性。因为一个人的微信好友是有限的,但是加入一个最多500人的微信群则很容易,而且不需要认识里面所有人,只需要发一个几块钱的红包,大家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毕竟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大家在网上交流的时间远比面对面交流的时间要长。就百家宴而言,目前基于微信的组织传播主要通过几条途径来展开:一是上面提到的三种微信群,这种围绕百家宴和侗族文化的微信群中大部分都是关系比较熟悉的人,发布信息的效果较好;另一种则是借助各种与百家宴及三江旅游有关的微信公众号来截获流量,比如“广西程阳八寨景区”公众号推送一条《七月一起打卡程阳八寨向日葵花海》的文章,厨娘们便纷纷转发到朋友圈,然后留上马鞍寨百家宴的预订电话。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可以“蹭流量”,能够借助公众号文章提供更多有关景区的信息,让潜在顾客了解除了百家宴之外的旅游项目。缺点也很明显,目前厨娘们还没开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无法借助朋友圈快速传播。目前厨娘们正计划开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除了精准推送马鞍寨百家宴及其相关民俗风情表演的相关信息外,还可以直接与顾客互动,包括散客预定、餐后反馈等。三、线上厨娘的文化资本分析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后,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纳入“文化资源”保护范畴。在文化创业产业兴起后,“文化资源”进一步泛化为一切可以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的相关要素。同时,随着知识经济逐步兴起,“文化资源”也被等同于“文化资本”,在社会网络分析中广泛运用。百家宴作为广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马鞍寨线上厨娘所掌握的传统文化资源。并非所有乡村的传统文化资源都能够提炼为文化资本并最终实现向经济资本的转化,那么是什么条件和因素让马鞍寨线上厨娘能够脱颖而出,一步步通过网络实践来实现向经济资本转化和社会资本提升的?(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本布迪厄将资本分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三种类型,并且认为三者之间可以实现转化,他还将文化资本细分为“身体化的文化资本”“客体化的文化资本”和“体制化的文化资本”三种。(9)[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在没有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交换之前,百家宴只是作为资源存在于侗族的节日****俗之中,并不能成为文化资本而表现出来。正如戴维·思罗斯比所言:“文化资本是以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这种积累紧接着可能会引起物品和服务的不断流动。与此同时,形成了本身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商品。”(10)[澳]戴维·思罗斯比:《什么是文化资本?》,潘飞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在文化旅游的带动下,百家宴成为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游客之日起,它便成为了文化资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体现文化差异的文化资本,作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百家宴在侗族地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蕴含着侗族独特的饮食文化:“侗不离酸”“鱼生”“油茶”和“糯米饭”等。在成为文化资本之后,线上厨娘们便开始通过互联网来提升文化资本:首先,通过网络学****身体化的文化资本”。厨娘们经常搜索其他地区和民族的百家宴相关信息,转发到微信群讨论学****从而对侗族百家宴进行适当的改进,比如针对汉族游客不适宜糯米饮食,而在主食中适当增加粥品和大米饭的供应;其次,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一些道具来提升“客体化的文化资本”。通过拼多多统一购买物美价廉的刀叉等,提升服务的品质,实现产品的“标准化”。最后,在县旅游局和文体新广局的共同努力下,不断通过申报非遗等方法获取

线上厨娘的网络实践与文化资本研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