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暖通空调新技术课件2.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9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暖通空调新技术
吴晅
能源与环境学院
蓄能空调优缺点分析
优点
1) 平衡电网峰谷荷,减缓电厂和供配电设施的建设
2) 制冷主机容量减少,减少空调系统电力增容费和供配电设施费
3) 利用电网峰谷荷电力差价,降低空调运行费用。
4) 电锅炉及其蓄热技术无污染、无噪声、安全可靠且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专人管理
优点
5) 冷冻水温度可降到1-4℃,可实现大温差、低温送风空调,节省水、风输送系统的投资和能耗。
6) 相对湿度较低,空调品质提高,可有效防止中央空调综合症。
7) 具有应急冷〔热〕源,空调可靠性提高。
8) 冷(热)量全年一对一配置,能量利用率高。
缺点
1) 通常在不计电力增容费的前提下,其一次性投资比常规空调大
2) 蓄能装置要占用一定的建筑空间。
3) 制冷蓄冰时主机效率比在空调工况下运行低、电锅炉制热时效率有可能较热泵低。
4) 设计与调试相对复杂。
冰蓄冷的定义
“冰蓄冷空调”一词的英文为‘ICE STORAGE’,日文表示为“冰蓄热”,狭义的定义为“制冰蓄冷”的空调制冷系统。但在寒带国家除了需要夏季“蓄冷”外,大部分时间里还要“蓄热”,因此,广义的用语为“THERMAL (ENERGY)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缩写为TES)”,即“蓄能式空调系统”。
发展背景
1977年前后,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夏季的电负荷增长惊人,,以致不得不增建发电站来满足高峰负荷,但一到夜间又闲置下来,而且夜间发电站处于很低的负荷效率下运转,资源浪费严重。
发展背景
1980年,美国得州Dallas电力公司第一个实施“转移尖峰电力优待措施”。
开始时是以直接蒸发式管外结冰为基础的冰蓄冷空调系统,然后有其它形式的冰蓄冷设备和系统,实施的工程项目逐年增加。
1983年在美国能源部主持召开的第三次“蓄冰在制冷工程中的应用”专题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与冰蓄冷相结合的低温送风系统。1985年末,两座采用冰蓄冷与低温送风系统总建筑面积为46450m2的空调建筑在美国投入运行。进入90年代以来,低温送风系统的形式日趋多样,设计方法更加完善。
发展背景
1952年东日会馆大楼是日本第一个采用水蓄冷的中央空调系统。60年代以后,水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在日本得到了大量应用。1996年,日本NHK广播中心建成9000m3水蓄冷槽空调系统。
8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冰蓄冷较水蓄冷有许多优点,因此,许多设备厂也参与冰蓄冷设备的生产,促进了冰蓄冷的迅速发展。
发展背景
日本对蓄冷空调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如降低水的结冰冷度,不同增核剂对结冰的影响,制冷剂直接进入水中形式二元冰晶,过冷水过冷释放后冰的形成等等。而他们对冰蓄冷的研究则在全世界也是领先的。他们研究出了温度分层槽的R值模型,多个完全混合槽模型,多个温度分展槽模型,以及槽效率的理论预测方法等。
早在公元前一千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已采用天然冰进行食品冷藏和防暑降温。早在《诗经,幽风》中就曾记载“二日凿冰冲冲,三日纳于凌阴”的诗句;《左传》等书中也谈及冰房窖冰,总管藏冰,出冰的“凌人”,并有“鉴如缶,大口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御温气”的记载;《大暑赋》曾记载“积素冰于幽馆,气飞结而为霜”。它说明我国利用天然冰来制冷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延用至今。但是用天然冷源制冷受着季节性、地区性和贮存条件的限制,且又达不到0 ℃以下的低温。
发展背景

暖通空调新技术课件2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dsqbyl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