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解读货币政策.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调控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是由国家(一般由中央银行代行职责)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政策,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所构成。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针对社会总需求不足,主要是投资不足而采用的一项政策手段。其核心就是增加货币的供给量。
90年代中后期比较明显
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2)降低贴现率
(3)通过公布市场业务,政府或中央银行大量购买公债及其他有价证卷,使市场上货币供应量增加,利息率下降,刺激投资。
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主要是针对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而采取的一项政策手段。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和近几年比较明显
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1)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2)提高贴现率
(3)通过公布市场业务,政府或中央银行大量出售国债、公债及其他有价证卷,使市场上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上升,抑制经济过热。
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建立的,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以后就被利用作为调节信贷的工具。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作用过程如下: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
存款准备金率调低(高)可以扩大(减小)银行的信贷和投资能力,扩张(减少)社会总需求。
贴现率
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这种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贴现率政策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当需要控制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就会减少,而商业银行的利息将得到提高,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当经济萧条时,银行就会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从而准备金提高,利息率下降,扩大了货币供给量,由此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如果银行已经拥有可供贷款的充足的储备金,则降低贴现率对刺激放款和投资也许不太有效。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确定了商业银行贷款利息的下限。
举个例子:
贴现率为10%,今年的100块到了明年就相当于100*(1+10%)

解读货币政策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