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共45题,每题1分) 1、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的格式由( )统一规定。 A. 职业病诊断机构 B. 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 C.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 卫生部
2、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的()报告 。 A. 行业主管部门 B. 安全生产委员会 C.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 卫生行政部门
3、对准备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者岗位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离岗前()日内 组织劳动者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A. 30 B. 40 C. 50 D. 60
4、A市某用人单位在职业健康监护中发现三例疑似职业病员工,该用人单位正确的做法是()。职 业健康监护中出现新发生职业病(职业中毒)或者()以上疑似职业病(职业中毒)的,用人单位 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A. 不上报,用人单位内部进行处理 B. 不上报,用人单位与当地医疗机构协作处理 C. 及时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报 D. 及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报
5、用人单位应当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 )承担。 A. 用人单位 B. 劳动者 C.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 医疗卫生机构 :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6、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日内,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 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A. 30 B. 40 C. 45 D. 60
7、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鉴定不服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之日起( )日内,可以向原鉴定机构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A. 15 B. 30 C. 45 D. 60
8、最新修订颁布的《职业病分类与目录》中,公布的职业病共分()。 A. 10类115种 B. 11类115种 C. 10类132种 D. 11类132种
9、劳动者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 )。 A. 视同正常出勤 B. 按事假处理 C. 按病假处理 D. 按旷工处理
10、下图是一作业人员在进行电焊作业,关于该作业人员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作业人员配备的防护面罩具有防电焊烟尘的作用 B. 该作业人员配戴的焊接手套可以防止触电 C. 该作业人员配备的防护面罩可以防止弧光 D. 该作业人员应佩戴棉布手套防止机械伤害
11、职业接触限值中的超限倍数是指对未制定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 )时 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 )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 度的倍数值。 A. 8h;10分钟 B. 8h;15分钟 C. 24h;15分钟 D. 24h;30分钟 :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2、最新修订颁布的《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中将劳动防护用品分为()大类。 A. 七 B. 八 C. 九 D. 十
13、在砂石料生产系统中,应注意职业健康的防护,下列安全标志中,不需要的是( )。 A. B. C. D.
14、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进行分类,下列四种粉尘中,其类别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水泥 B. 棉麻 C. 烟草 D. 面粉
15、下图,可以张贴的场所较为恰当的是( )。 A. 木屑加工厂 B. 配电室 C. 办公室 D. 食堂
16、在存在粉尘的作业场所可以张贴( )的安全标志牌要求作业人员做好劳动防护。 A. B. C. D.
17、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注意职业健康的防护,下列安全标志中,不需要的是( )。 A. B. C. D.
18、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 )年至少 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A. 一 : .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B. 二 C. 三 D. 四
19、下图是电焊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告知牌,关于该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左边黄色的标志图是警告标志 B. 防护措施栏中蓝色标志图是强调标志,强调作业人员需要佩戴其中的防护用品 C. 长期吸入的电焊烟尘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 D. 电焊作业场所应保持通风
20、下图是粉尘职业危害告知牌,则作业人员在进入设置了粉尘职业危害告知牌的场所时,应佩戴 的防护用品是( )。 A. 耳塞 B. 眼罩 C. 手套 D. 防尘口罩
21、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 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 )内进行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 A. 7日 B. 15日 C. 20日 D. 30日
22、若一施工作业现场张贴了下图,则进入该施工现场人员应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是( )。 A. B. C. D.
23、在采样对象范围内,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 位采样对象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劳动者不足 3名,无需采样 B. 劳动者3~5名,采样对象 2名 C. 劳动者6~10名,采样对象 4名 D. 劳动者超过 10名,采样对象 5名
24、采用个体采样的方法对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进行检测,在采样对象范围内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 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若某工作岗位有劳动者 15名,则需要确定()采样对象 ,且其中应包括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 A. 1名 : .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B. 2名 C. 3名 D. 4名
25、某水电站,发电机层的噪声比较大,为了做好职业健康防护,可以在该发电机层的入口张贴( )的安全标志要求员工防止噪声的防护用品。 A. B. C. D.
26、在存在噪声危害的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检测时,通过调查该场所的工作人员每周工作不是5d,需 计算40h等效声级,限值为()。 A. 75dB(A) B. 80dB(A) C. 85dB(A) D. 90dB(A)
27、某次采样试验,在采样对象范围内,工作人员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 的劳动者时,若某工作岗位有劳动者9名,则需要确定()名采样对象。 A. 1 B. 2 C. 3 D. 9
28、在存在噪声危害的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检测时,通过调查该场所的工作人员每周工作5d,每天工 作不等于8h,需计算8h等效声级,限值为()。 A. 75dB(A) B. 80dB(A) C. 85dB(A) D. 90dB(A)
29、在存在噪声危害的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检测时,通过调查该场所的工作人员每周工作5d,每天工 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 A. 75dB B. 80dB C. 85dB D. 90dB
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职业危害因素中化学性有害因素的是( )。 A. 生产性毒物 : .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B. 非电离辐射 C. 硅尘 D. 石棉尘
31、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 A. 85dB(A),85dB(A) B. 85dB(A),80dB(A) C. 80dB(A),85dB(A) D. 80dB(A),80dB(A)
32、按照职业危害因素性质分类,生产性毒物属于( )。 A. 物理性有害因素 B. 化学性有害因素 C. 生物性有害因素 D. 与劳动过程及环境有关的因素
33、采用个体采样方法采样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一般采用( )采样方法。 A. 定时 B. 随机 C. 短时间 D. 长时间
34、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 性论证阶段应当提交( )。 A. 职业危害可行性研究报告 B. 职业危害应急预案管理措施 C. 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D. 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
35、职业接触限值中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是指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 )接触的浓度。 A. 5分钟 B. 15分钟 C. 30分钟 D. 60分钟
36、在存在噪声危害的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检测时,通过调查该场所的工作人员每周工作 5d,每天工 作8h,非稳态噪声限值为()。 A. 75dB(A) B. 80dB(A) :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C. 85dB(A) D. 90dB(A)
37、最新修订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将职业病分为10大类共( )种。 A. 115 B. 120 C. 128 D. 132
38、职业接触限值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 )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A. 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 B. 7小时工作日、35小时工作周 C. 8小时工作日、48小时工作周 D. 7小时工作日、42小时工作周
39、在存在噪声危害的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检测时,通过调查该场所的工作人员每周工作不是5d,需 计算( )等效声级,限值为( )。 A. 8h;80dB(A) B. 40h;80dB(A) C. 8h;85dB(A) D. 40h;85dB(A)
40、解决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最有效的途径是( )。 A. 加强通风措施 B. 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 C. 作业人员佩戴防毒面具 D. 加强健康监护
41、下列方法中不适用于生产性毒物危害治理的是( )。 A. 吸附法 B. 洗涤法净化 C. 加压 D. 静电法净化
42、采用个体采样方法采样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如果采样器能满足 8小时连续采样,那么需要 进行( )。 A. 1个工作日的8小时连续采样 B. 2个工作日的8小时间断采样 C. 1个工作日的4小时连续采样 D. 2个工作日的4小时间断采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