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药前胡的功效及应用渊源探析.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药前胡的功效及应用渊源探析
【摘要】中药前胡,首见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味苦、辛,性微寒,入肺经,功能降气祛痰,宣散风热,适用于肺气不降之喘咳,胸闷吐痰,外感风热之头痛,咳嗽吐痰,气急等证。晋唐以前,主消痰下气散结、止呕除热,用治痈疡、呕逆、热咳;宋金元时期,功擅下气祛痰、止咳止呕,解表散邪,用治痰咳、呕逆、表证;明清时期,功擅止咳、透疹,用治咳嗽、哮喘、麻疹诸症;近现代,主要用治呼吸系统疾患。
【关键词】前胡;功效;综述文献
中药前胡,首见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umDunn)或紫花前胡(PeucedanumdecursivumMaxim)的根。该药味苦、辛,性微寒,入肺经,功能降气祛痰,宣散风热,适用于肺气不降之喘咳,胸闷吐痰,外感风热之头痛,咳嗽吐痰,气急等证。
1晋唐以前,主消痰下气散结、止呕除热
前胡在《神农本草经》中未见记载。《雷公炮炙论》记载了该药的鉴别:“凡使前胡,勿用野蒿根,缘真似前胡,只是味粗酸。若误用,令人反胃不受食”,但对其性味主治没有进一步的论述。《名医别录》首先记载了前胡的性味、功用及主治范围:“味苦,微寒,无毒。主治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晋代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善以前胡组方,治疗外科痈疡证。如黄芪汤用治痈疽内虚热,渴甚者;竹叶汤主治痈疽取下后,热少退,小便不利等;增损竹叶汤对于痈疽肿痛,烦热者效佳。前胡在上述三方中主要发挥消痰散结的作用。唐?《药性论》补充其功效谓:“去热实,下气,主时气内外俱热,单煮服佳”。
此时期应用前胡与其它药物配伍,功可祛热,尤宜热证兼咳嗽、呕逆者。如唐?《备急千金要方》所载之大茵陈汤用治实热内盛,周身黄如金色,脉浮大,滑实数紧者;《千金翼方》之前胡汤主治头痛,胸胀满,或寒或热,恶闻食气等。
《外台秘要》引《广济方》之前胡汤用治天行恶寒壮热,食则呕逆;该书另一首前胡汤用治天行壮热咳嗽,头痛心闷,前方清热降气,后方止咳化痰。《外台秘要》引《删繁方》之泻肝前胡汤,用治肝实热,目痛,胸满急塞;本书所载另一首前胡汤,功能泻肝,主治肝实热目痛,胸满急塞。
前胡的消痰下气之功在此时期也开始被医家们所认识并有所应用。如《外台秘要?卷八》引《广济方》之前胡丸,功能消痰下气止呕,用治心头痰积宿水,呕逆不下食。《千金要方?卷十六》之前胡汤,主治寒热呕逆少气,心下结聚,胀满,不得食,寒热消渴;本卷所载另一首前胡散,主治呕吐,四肢痹冷,上气腹热,三焦不调。前胡在这几首方中主要起到下气消痰之功。
此外,此时期还将前胡与其它药药配伍用治胸痹疼痛。如《千金要方?卷十三》所载之前胡汤,主治胸中逆气,心痛彻背,少气不食。是对其下气消痰作用的引申。
2宋金元时期,下气消痰,解表散邪
《日华子本草》重点论述了前胡的下气作用,认为其“治一切劳,下一切气,止嗽,破癥结,开胃下食,通五脏,主霍乱转筋,骨节烦闷,反胃,呕逆,气喘,安胎,小儿一切疝气”。关于前胡的临床运用,已明确治肺疾痰咳及外感表证,有时亦治胃之呕逆等。
《太平圣惠方》中记载了多首组成药物不同的前胡散、前胡丸、前胡饮子等方,用治痰嗽、心胸不利、呕逆、脾胃不和、饮食不下等证。《圣济总录》亦记

中药前胡的功效及应用渊源探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ugusiyu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8-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