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数学教案-商不变性质.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 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 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数学教案-商不变性质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数学教案-商不变性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数学教案-商不变性质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大全、试题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活动方案、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条据书信、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llection of teaching plans, a collection of test questions, a collection of essays, poems, activity plan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letter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数学教案-商不变性质
  商不变的性质
  新安中心小学 陈 耀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七册第84—85页例10—例12。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段我小的时候老师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好不好?(学生齐答:好!)
  猴山上,猴王带着一群小猴子生活,其中有一只名叫肥肥的小猴子,它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猴王就利用分饼子的机会教育帮助了它。猴王分别给每只猴子8只桃子,要它们平均分2天吃完,许多小猴子拍起手来表示满意,唯独肥肥大叫着说:“8只桃子太少了,不够吃。”猴王说:“那好,我给你16只桃子,平均分4天吃完。”话音刚落,肥肥又叫又跳:“不够,不够。”猴王又说:“那我给你32只桃子,平均分8天吃完。”肥肥还没等猴王说完又嚷到:“太少,太少,还不够吃。”猴王最后说:“那我给你64只桃子,平均分16天吃完,怎么样?”肥肥得意地说:“够了,够了。”猴王和其它小猴子都笑了起来,而肥肥却莫名其妙。

  2.启发提问,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为什么猴王和其它小猴子听完贪吃而又自作聪明的肥肥的话后,都笑了呢?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条件和问题,为学均分2天吃完。”
  “16只桃子,平均分4天吃完。”
  “32只桃子,平均分8天吃完。”
  “64只桃子,平均分16天吃完。”
  得出以上的条件后,要求学生根据条件,列出算式,并计算出小猴子平均每天能吃几块饼。
  8÷2=4(只)
  16÷4=4(只)
  32÷8=4(只)
  64÷16=4(只)
  通过计算,学生发现猴王四次分桃,看起来分得的桃是越来越多,其实平均每天能吃到的桃子只数都是一样的。
  (2)猴王是运用什么知识来帮助教育这个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的小猴子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想)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就知道了。
  (3)在除法算式里,除号左边的8、16、32和64这些数我们称作什么?(被除数)“除号右边的2、4、8和16这些数我们称作什么?(除数)除得的结果我们又称作什么?(商)如果以第一个等式为标准,下面三个等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被除数、除数变了,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是怎么变化,而商不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板书课题:商不变的性质)

  二、进行新课
  (一)揭示商不变的性质
  1.观察比较。(先填表,再比较)
  被除数
  24
  120
  240
  2400
  4800
  除 数
  4
  20
  40
  400
  800
  商
  学生发现这五组题的商都是6。然后,引导学生有次序地观察,并回答问题。

  (1)第2组同第1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生:第2组的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5倍,商没有变。)“都”扩大5倍,也可以说“同时”扩大5倍。(板书:同时)第3组同第1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商怎样?(生:第3组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不变。)第4、5组分别同第1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怎样?
  (2)通过刚才的比较,你发现什么规律?(生: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商不变。)说得好!要扩大相同的倍数,商才不变。(板书:相同倍数)
  (3)请同学们以第5组为标准,拿第4、3、2、1组分别同第5组比较,看被除数和除外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4)通过刚才的比较,你又发现什么规律?(生: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商不变。)
  2.归纳小结。
  (1)师生共同比较两种变化规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把两种情况总结概括成一句话“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商不变的性质”。
  (3)提问:如果被除数和除数不是同时扩大,或者扩大的倍数不相同,那么这个性质还存在吗?(用上面的例子,说明被除数、除数扩大的倍数不相同,商就发生变化。)

  (二)应用商不变的性质
  1.教学例11。
  口算:3600÷600 4800÷400
  (1)口算出得数后,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如把被除数3600和除数600同时缩小100倍成36÷6,得6。
  (2)要求学生在4800÷400这一题的基础上,编出两道题目,使被除数和除数都变化了,而商不变。
  2.做一做。
  (1)从上到下,先算出每组题中第一题的商,然后很快地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72÷9= 36÷3= 80÷4=
  720÷90= 360÷30= 800÷40=
  7200÷900= 3600÷300= 8000÷400=
  (2)根据132÷12=11,很快写出下面几道题的商,并且要说出道理来。
  132000÷12000=
  1320÷120=
  13200÷1200=
  264÷24=
  2640÷240=
  26400÷2400=
  3.教学例12。

  计算:8760÷120=
  引导学生讨论:
  (1)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有没有简便的算法?
  (2)为什么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的零都可以划去?
  (3)(出示876000÷1200)这道题怎样简算?被除数末尾有三个零,计算时为什么只去掉两个零而不去掉三个零?
  [这道题目的出现,作为例题的补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做一做。
  计算:8060÷620 13500÷270
  5.小结、质疑。
  三、巩固练习
  1.“猴王分桃”的故事中,猴王是运用什么规律教育帮助贪吃的小猴子肥肥的?
  2.计算下面各题的商。
  28÷14=( )
  (28×3)÷(14×3)=( )
  280÷140=( )
  (28÷7)÷(14÷7)=( )
  56÷28=( )
  算完后,请算得快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商为什么都是2?
  3.根据“300÷60=5”,分别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300÷5)÷(60○□)=5
  (2)(300○□)÷(60×2)=5
  填写后,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两题的题意。即,(1)被除数缩小5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当( );(2)除数扩大2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当( )。
  4.在( )里填商。
  (1)24÷4=6( )
  (2)24×2÷4=( )
  (3)24÷(4×2)=( )
  (4)(24×2)÷(4×3)=( )
  (5)(24÷6)÷(4÷2)=( )
  讨论:(2)式和(1)式比: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不变,商也扩大2倍;(3)式与(1)式比: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2倍,商缩小2倍。可见,要使商不变,第一个条件是:被除数和除数必须“同时”扩大或缩小。
  继续把(4)式与(1)式比,(5)式与(1)式比,得出商不变的第二个条件是: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的倍数必须“相同”。
  四、课堂作业
  教科书练习二十第1—3题。
  五、课堂小结
  

数学教案-商不变性质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 9
  • 收藏数 0 收藏
  • 顶次数 0
  • 上传人 海洋里徜徉知识
  • 文件大小 25 KB
  • 时间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