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比较文学小论.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比较文学教程》之曹顺庆版本与它版之小论
比较文学是19世纪70年代在欧洲文学研究发展史上崛起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比较文学这一术语肇始于两位法国教师诺埃尔和发普拉斯。法国是比较文学的摇篮,比较文学在全球化的今天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学科。各大学也相应的开设了这样一门课程,由此也产生了不同版本的教材,这些版本的教材大都大同小异,当然其中各版本也不乏各自的亮点,各自研究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就曹顺庆之版本与其它教材版本小议它们的异同。
关于比较文学的教材版本有许多种,例如曹顺庆的、乐黛云的胡亚敏的、高旭东的等等较多的版本。这里战且就乐黛云的与曹顺庆的试论一下。我们从可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阐释。
首先在引入的侧重点不同,两个版本的研究路线大体一致,但是在这其中又有所侧重点,在曹顺庆版本里对比较文学的性质、定义、意义及其在中国的崛起这些方面没有作为一个重点,而只是做一些象征性的说明,仅仅是用一个绪论就解决,甚至只是一两节而已。而在乐黛云版本里这些问题就用了四章来解决。其实这方面是很重要的,这是一门范围非常之广大的学科,光是入门就非常难,如果不从性质定义及意义方面加以详细阐述,初学者是很难掌握其中的要领的,又谈何研究这门学科呢?曹干脆就以无所不在的比较来作为本书的开始,“文学如果不是比较的,是什么?”作者在赞同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引申开来,开篇其实是在讲比较文学的重要性,这一点是从文学的翻译引用例子的。接着就是对定义以及后面的篇章做大纲性的说明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曹版偏向于研究,而乐版偏向于入门。
其次曹顺庆版针对其它几种不同的版本的弊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首先他认为以学派来构成理论版块的体系仍有先天不足,有着一些不够完善之处,甚至是重大缺陷。这其中有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流传学、媒介学、渊源学、形象学,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本科研究跟跨学科研究;中国学派的夸文明研究。这些学派各自研究的领域都很重要,但相对于比较文学来说又有着致命的缺陷,这让他们彼此孤立了起来。针对这一点,曹顺庆提出了“同源性”和“类同性”,提出了不管是影响研究仰或是平行研究,其研究基础都是“求同”,更强调了是求异之同。这明显需要把这些学派联系在一起,共同研究。方能在比较文学领域里找准方向,研究出实在的东西。这是曹顺庆版的一大亮点。对于乐黛云来说,这方面没有提出自己明确的主张,一方面他论证了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等方面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他没有把他们整合起来。没有更深层次更进一步的阐释这些研究之间的内在重要关系,这视为不足。
然后在分支研究上,曹顺庆版比较细,比较透彻,注重各方面的分析。例如在第一章中“实证性影响研究”,在尊重学科史的基础上,从实证性的角度探讨了具有实性影响关系的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式,就分别从流传、渊源、媒介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这些方面既分析的透彻,有有力的证实了影响研究。这些领域其实都能对文学、文化、文明、宗教以及民族信仰方面的交流和碰撞有莫大的影响,这几方面也是影响着实证性影响研究的重要因素,这是肯定的。对于这方面乐黛云则没有这么详实,甚至在阐释影响方面也有不同,他说
“影响的产生往往与社会变动和文学发展本身的需要有关。”还举了德国思想家艺术家尼采在“五四”时期发生过深刻的影响来加以说明。他还认为影响是一个启发——促进或加强——认同——消化、变化——艺术表现得复杂过程。他也认识到了

比较文学小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