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荷塘月色导学案.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一语文导学案
荷塘月色
第一课时
编写:孙珍峰
审核:刘俊涛
时间: 2012-08-15
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读课文,品味文章使用修辞描写的优美的语言美。
学****散文描写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过程与方法:自主学****合作探究。
重难点
1、学****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审美感受与体验。
2、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的苦闷矛盾的心理;通过景物的描写,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与哀愁。
学法
反复诵读,小组合作探究,独立总结。
【课前预****案】
一、知识链接:知人论世
(一)了解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是***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曾热烈赞扬其“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二)了解背景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溃,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处于苦闷彷徨之中,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这种内心的痛苦与矛盾就外化为荷塘月色的图景,素雅朦胧的景致和作者内心的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是一致的。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短暂的安宁。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为超脱世尘的绝妙世界。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
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
‘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
一方面,他看到这是一种时代的、历史发展趋向,‘是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必要的历程’,不仅势所必至,而且势不可挡;另一方面,他却要固守知识分子的‘自我’追求(即本文所说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不做不想做的事,不说不想说的话的‘自由’),不愿‘革自己的命’,即改变(改造)自己,因而产生了被毁灭的恐惧:‘那些人都是暴徒,他们毁掉了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
(钱理群《朱自清为什么“不平静”》)
二、自主学****br/>【学法指导】:独立思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蓊郁( ) 踱步( ) 袅娜( ) 霎时( )
弥望( ) 倩影( ) 琐屑( ) 脉脉(

荷塘月色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62 KB
  • 时间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