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专题51.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专题5—1 地质、地貌和陆地环境
[知识梳理]
陆地环境是由地壳(岩石、地貌)、大气(气候)、水、生物和土壤等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一、陆地环境
1、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
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凹地填平,两者同时进行,一般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积沉岩
2、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
(1)地壳运动
性质方向
概念
结果
关系
水平运动
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使地壳物质弯曲变形常形成巨大褶皱山系,有的断裂张开,形成裂谷和海洋
相伴发生,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升降运动(垂直运动)
沿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2)板块构造
板块概念: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
全球六大板块:亚欧、非洲、美洲、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全部是大洋板块)
需要关注的几处地方: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地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③冰岛:生长边界。
④安地斯山脉: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交界,墨西哥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运动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
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地区——裂谷或海洋(例证: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板块相撞(消亡边界)地区
运动结果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边缘受挤压隆起为
岛孤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例证: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
注意: 海底岩石年龄由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向两侧逐渐变老。
(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概念: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岩层的弯曲变形,叫褶皱。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叫断层。
形式
从形态上看
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褶皱
背斜
向上拱起
岩层中心老、两翼新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向斜
向下弯曲
岩层中心新、两翼老
断层
地垒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
地堑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4)外力作用与地貌
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变化(物理风化)、化学破坏(化学风化)、生物生长活动(生物风化)变成松散、碎屑状沉积物,残留地表形成风化壳,为侵蚀作用提供条件
侵蚀:黄土高原由于岩性疏松、再加上地表植被多遭破坏,侵蚀严重,形成
千流水作用
沟万壑
沉积:在流出山口时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

专题51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74030239
  • 文件大小82 KB
  • 时间201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