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总结 上.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必修三)上
第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系统阐述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在学****过程中要着重掌握孔子“仁”的思想及其对文化的贡献,以及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及其与汉武帝实现大一统之间的关系;宋明理学;明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原因:
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③阶级关系上:士阶层崛起,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④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私学,贵族垄断教育、学术局面被打破,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
注: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变革时代;
直接原因:各家学派代表著书立说,互相批驳,形成“争鸣”局面
2、“诸子百家”的代表学派
(1)、道家: 老子和庄子(2)、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
(3)、墨家:墨子(4)、法家:商鞅、韩非子
3、历史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3)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4)推动古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1)时代:春秋晚期
(2)思想主张:
A、“仁”,爱人(核心)
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C、克已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D、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E、有教无类
注: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
(1)主观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2)具有进步性:A、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的发展。B、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3)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
2、孟子
(1)时代:战国
(2)思想主张: A、仁政 B、民贵君轻 C、性本善
3、荀子
(1)时代:战国
(2)主张: A、施政主张“仁义”“王道”
B 、君民关系:“君舟民水关系”
C、性恶论:但通过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思考: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的创始者; 生活在春秋晚期
(2) 思想主张:
A、世界万物的本源是“道”
B、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C、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D、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运动,事物是相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的
(2)庄子——战国时期
思想主张: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2、法家——韩非子(战国末期)
思想主张: (1)君主要树立绝对权威,实行君主专制
(2)以法治国
意义: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3、墨家——墨子(战国初期)
(1)兼爱
(2)非攻
(3)尚贤
小结: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标要求(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无为而治的背景
(1)秦末战争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2、无为而治的表现
①减轻田租
②释放奴婢为庶人
③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免除一定赋税和徭役
3、无为而治的影响
①恢复和增强了汉朝的经济实力
②安定了人民生活,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思考: 古代中国的治国思想有哪几种?
(1)、以德治国
(2)、以法治国
(3)、无为而治
4、积极有为思想提出的背景:
(1)西汉存在的社会危机
①边境不宁(匈奴) 威胁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②诸侯国势力膨胀威胁君权和中央集权
③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
(1)历史地位: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
(2)思想特点:糅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法家的思想
(3)历史贡献:
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②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之一。
(4)著作:《春秋繁露》
2、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总结 上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112770869
  • 文件大小211 KB
  • 时间2018-04-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