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一章 口才、口语、演讲.ppt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4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口才、口语、演讲
主讲:任美玲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人类在由猿转变***的过程中,“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之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语言便产生了。这是自然的有声语言——口语。
一、我国口才学、演讲学的历史概貌
(一)我国远古时期的口语交际活动
在我国,远古时代就有口语交际活动, 这在《尚书》中有所记载。例如,公元前21世纪,夏启征讨有扈氏的战前动员令。夏启先陈述有扈氏的罪行(侮辱金木水火土“五行”,抛弃天、地、人“三正”),再说如何执行作战命令。有号召力,有威严感,充分显示了夏启良好的语言水平。这恐怕就是我国最早的演讲了。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比古希腊“荷马史诗”中提到的演讲还要早1000多年。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500多年,是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这是秦、齐、楚、燕、韩、赵、魏七雄并峙的时代,因而也是逞干戈、尚游说的时代。寻求富国强兵、统一天下的良策,便成了这一时代全社会的共同话题。围绕这一话题,前后呈现出两种类型的口才:一类是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的施教口才,这主要集中在春秋时期。一类是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短长之说”,这主要集中在战国时期。除这两类之外,还有一类口才,这就是从春秋末期到战国晚期的“形名家”或“辩者”的诡辩口才。
1、诸子百家的施教口才
这些由先秦几大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所构成的群体,世称“诸子百家”。他们面对礼坏乐崩、战乱连绵的时局,各自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念和道德标准。他们一面游说,一面讲学,著书立说,传授他们的主张,堪称我国口才史上的经典。先秦诸子个个都有雄辩之才。
2、“纵横短长之说”
这主要是战国时期的产物,为谋求安邦治国、统一天下的良策,各诸侯君王无不招贤纳能,形成养士之风。世称战国“四公子”的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以及秦相吕不韦等,号称食客三千。这些食客各展才华,畅所欲言,出谋划策,转危为安,运亡为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凭着他们的铁齿铜牙穿梭于诸侯列国之间,献计献策,成为重要的谋臣。(例如《冯谖客孟尝君》、《召公谏弭谤》、《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
3、“形名家”或“辩者”的诡辩口才
这类口才似乎游离于当时的政治漩涡之外,然而却是我国哲学史上的一块坚实的奠基石。春秋战国时代的先哲们在思考社会问题时,也开始了哲理与思维方式的辨析。于是一大批哲理性的辩题便流传于世了。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就是这个时候的。在看似诡辩之中,包含了对辩证法和逻辑方式的天才猜测与初步认识。
孔子最先把口才训练列入了他的教学计划。
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出现我国口才学、演讲学、辩学史上第一个高峰期,最根本的原因是诸侯争霸,导致“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方伯:诸侯之长。代表王室镇抚一方,称为“方伯”。)的局面,客观上造成了社会民主。没有这种民主,就不可能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可喜的社会风尚。另外,这与当时文化传播手段的滞后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纸笔产生之前,刀刻牍(du古代写字用的木简)载是唯一的传播途径。繁荣的文化与滞后的传播手段,显然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也正是这种反差才使口才获得了充分发展的历史机遇。
(三)封建时代的重写轻说
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在这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口才学、演讲学、辩学是停滞不前的。先秦所形成的游说、辩论、演讲的良好风尚,
 在整个封建社会不仅没有被弘扬,反而被严重地压抑,因而更谈不上研究了。不过因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需要,各朝各代仍然不乏舌辩之士,雄才大家。例如:秦朝的李斯、商鞅,汉朝的东方朔,三国时的诸葛亮,晋代的陶渊明,唐朝的魏征,宋朝的苏轼、朱熹文天祥,元代的关汉卿,明朝的唐伯虎,清代的郑板桥等等。
封建社会重写轻说的原因有三:
一是封建主义的桎梏。皇权至上,等级森严。稍有不慎,就会被斥为“犯上作乱”,大逆不道,轻则革职充军,重则杀头、“车裂”,甚至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如此惨烈,别说不敢说话,就是呈具章表都得战战兢兢,字斟句酌。

第一章 口才、口语、演讲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