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镇安隧道千枚岩施工技术控制方案[1].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镇安隧道千枚岩施工技术控制方案
摘  要:文章简要分析了镇安隧道千枚岩地质变形特征,并根据其变形特征选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从而有效地控制围岩大变形的发生。
 关键词:镇安隧道千枚岩地质变形特征施工方法
浅析镇安隧道千枚岩施工技术控制方案
1 工程概况
    镇安隧道是阿(荣旗)至北(海)高速公路中的一段,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南秦岭中低山区之乾佑河河谷区。地形陡峻,~。设计为两座分离式双洞单向行驶隧道,单线长2599 m。隧道大部分位于曲线上,,,。
浅析镇安隧道千枚岩施工技术控制方案
镇安隧道水文地质主要为千枚岩,呈黑色~深灰色,泥炭质结构,千枚状构造,岩体受构造影响较严重,节理、裂隙发育,围岩破碎。千枚岩的褶皱、扭曲现象明显,围岩松软破碎,以薄层散体结构为主,遇水软化,开挖后成泥状,稳定性差,易出现掉块坍塌。
浅析镇安隧道千枚岩施工技术控制方案
2 千枚岩变形特征
千枚岩的特征
千枚岩由粘土岩或火山凝灰岩等变质而成。主要特征是能被剥成叶片状的薄片,表面呈显著的丝绢光泽。矿物成分以绢云母为主,多呈微粒状或片状;有时含有绿泥石、黑云母、石榴石或十字石等。常见的有绢云母千枚岩、绿泥石千枚岩等。岩石破碎,呈碎片或片状松散结构。
浅析镇安隧道千枚岩施工技术控制方案

    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按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场量测撑握围岩和支护动态,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进行日常的施工管理。通过准确现场监控量测取得的数据判定围岩的稳定性,确定施工方案,修定隧道初期支护参数,二次衬砌施工的时间。
浅析镇安隧道千枚岩施工技术控制方案
(1)监控量测断面的布置
隧道监控量测断面的选择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及工程的实际情况而定,以便尽可能完整地获得围岩开挖后及初期支护的变化情况。洞周收敛位移与拱顶下沉等量测项目应尽量布置在同一断面上,以使量测结果能互为对照,相互检验,具体要求见表1。
浅析镇安隧道千枚岩施工技术控制方案
表1 水平收敛与拱顶下沉测点布置要求
围岩级别
断面间距/m
每断面测点数量
水平收敛量测
拱顶下沉量测
Ⅴ、Ⅵ
5~10
1~2条收敛线
1点

10~30
1条收敛线
1点

30~50
1条收敛线
1点
浅析镇安隧道千枚岩施工技术控制方案
根据镇安隧道的地质特征、围岩变形情况、洞跨、围岩级别等实际情况,水平收敛量测采取两条测线,拱顶下沉、隧底隆起均为一点;水平收敛与拱顶下沉断面间距:V、Ⅵ级围岩为5~10 m,Ⅳ级围岩为10~30 m,Ⅲ级围岩为30~50 m;隧底隆底每隔50 m设一测点,且水平收敛、拱顶下沉测点与隧底隆起测点均位于同一断面。
浅析镇安隧道千枚岩施工技术控制方案
(2)量测测点布设要求
根据镇安隧道自身的地质特征、围岩变形情况、洞室高跨比与施工实际需要,水平收敛设两条测线, m处,;拱顶下沉测点设在隧道拱顶,且与同一里程的水平收敛测点位于同一断面内;拱底隆起测点设隧底正中处,与同一里程的水平收敛测点、拱顶下沉测点位于同一断面内,具体量测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
浅析镇安隧道千枚岩施工技术控制方案
图1

浅析镇安隧道千枚岩施工技术控制方案[1]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8.80 MB
  • 时间201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