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由北宋农业经济看国家之经济特征.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由北宋农业经济看国家之经济特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本文的选题缘起于业师袁林先生的授课内容。他认为国家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中扮演着经济利益团体的角色,介入追求经济利益的节点。他从国家起源、本质出发,认为国家本身即表现为矛盾体。内在地来讲,在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中,国家与地主阶级有统一的一面,这是因为各级地主、官僚、贵胄是国家架构的基本要素。外在地来讲,国家和其他阶级之间,在中国古代,主要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存在对立的一面。比如中央与地方、皇族与其他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这些都是难以消解的制度性难题。于是,国家、地主和农民阶层之间,互相制约,三者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表现出互动关系或者说动态平衡关系。无论其中的哪一极被削弱,这种稳定状态就早晚会被打破,出现政局跌宕,人亡政息的局面。中国古代国家、地主和农民阶级之间动态结构的形成可以溯源至西周以降。.西周时期剥削者主要以集团剥削为主,被剥削者以集团形式之体现就是公社,但是剥削者并未深入到各个子系统内部,其内部自行调节。周宣王"料民于太原”是西周类型土地制度分崩离析的转折点,而新旧类型土地制度之分野则是管仲改革。自此以后,在国家授田制的形成过程中,社会经济关系不断变化,尤其是被剥削阶级方面,历经公社到书社之中间形态,最终演变为以“家”为单位的个体小农。而剥削者的存在方式和基本结构依旧趋然不动,但是脱变为两重身份一剥削者和统治者。中央集权制国家诞生后,剥削者以国家为整体进行剥削。最初与国家对立而又属剥削者一极的经济力量一贵族官僚,同时分割、蚕食既定的国家收入份额,使得剥削结构由两极脱变为三极。原来两级结构下,农民提供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国家攫取这些剩余劳动后,通过再分配,方到达具体剥削成员手中。现在是国家、地主、农民三极,被剥削者一农民阶级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剥削者却裂变为两极。
由于社会所能提供的剩余劳动是既定的,导致社会分配能力、消费水平亦随之确定,于是在再分配份额上,矛盾旋即产生。倘若单纯地主与农民之间两极关系,则并不复杂。但是转变为三极关系的话遂复杂起来,因为每一极都受到另外两极的制约:一则,它来自另外两方面的制约;再则,作为主体,它又影响着其他两方面。就是这种基本关系决定了中国从两汉至清社会经济结构基本格局。入宋以后,土地制度方面有了新的气象,这主要表现在“不抑兼并”和租悃制经济以及由此带来阶级关系的变动。凡此种种,促使我将目光投向北宋,尝试从国家视阈下探索北宋农业经济情况,希望略有所获。
二、研究动态
有关北宋农业经济方面的研究汗牛充栋。由于文章主要从北宋农业经济框架下分析国家的经济特征,因此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材料。北宋农业经济方面,关于“不抑兼并”和与之相适应的契约租個制经济。

关于宋代经济方面的代表著作是漆侠的《宋代经济史》(中华书局,2009年)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宋代经济发展的状况,对于宋代的土地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还介绍了封建国家及其他阶层之间的矛盾关系。与之类似的还有李剑农.,。这些著作从总体上探讨了宋代农业经济方面的制度、成就等,奠定了本文研究基本框架。赵闪⑤《永佃制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以及赵网、陈钟毅《中国制度经济史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这两本书不同程度地从土地制度方面谈及宋代土地制度、租佃

由北宋农业经济看国家之经济特征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2 KB
  • 时间2018-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