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教学目标
一、积累文言词语。
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运用对比,逐层深
入的论证的写法。
“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
而,表转折,却。 夫环而攻之:夫fú,句首发语词。
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城:城墙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sù):指粮食。多:充足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委,古义:放弃。今义:委任
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uandao1680
  • 文件大小740 KB
  • 时间2018-05-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