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6聚焦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考点跟踪突破18.河南2007~2015年试题展示.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6聚焦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考点跟踪突破18.河南2007~2015年试题展示.ppt河南2007~2015名著阅读试题展示
考点跟踪突破18
1.(2015河南4题4分)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下面是章回小说《西游记》和《水浒》中的两个回目,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主要故事情节。
①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西游记》第七回)
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水浒》第十回)
①孙悟空被推入八卦炉中,不但没被烧死,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他蹬倒八卦炉,逃了出来。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请如来施法,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②在沧州,陆虞候等人设计让林冲看守草料场;大雪压倒草亭,林冲到山神庙避雪。陆虞候指使人火烧草料场,加害林冲;林冲获知真相,在山神庙前杀了陆虞候等人。
(2)童话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且常读常新。请从下面两篇童话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情节,写出你“常读常新”的阅读感受。
①《夜莺》(《安徒生童话》)
②《渔夫和他的妻子》(《格林童话》)
①《夜莺》示例:以前读到真夜莺的歌声能赶走疲劳和死神时,感叹它歌声的神奇;现在又读,从皇帝、侍卫以及老百姓对真假两只夜莺的态度中,体悟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赞颂。
②《渔夫和他的妻子》示例:贫穷的渔夫放走一条会说话的比目鱼,渔夫妻子一再让比目鱼满足她的贪欲,最终魔法消失,他们贫穷如初。以前感叹魔法的神奇,憎恶渔夫妻子的贪婪;现在则感叹作品极强的现实意义和高超的讽刺艺术。
2.(2014河南4题4分)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在《水浒》中,李逵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请结合“黑旋风斗浪里白条”的故事,简述他的性格特征。
“黑旋风”李逵初识宋江,很感激宋江借给他银子,为了让宋江吃上鲜鱼,他自告奋勇去讨鱼,讨不到就抢,和“浪里白条”张顺在岸上打了起来。张顺吃了亏,激他到船上打。李逵不听众人劝阻,结果被张顺按在水里收拾了一番。由此可见,李逵是个重义气、脾气暴躁、率直鲁莽的人。
(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还有以下几个名号。请任选两个,结合具体情节解说得名缘由。
①美猴王②弼马温③齐天大圣④孙行者⑤斗战胜佛
①在花果山上,众猴约定,谁敢先进水帘洞,就拜谁为王。结果孙悟空率先进去,又把众猴都带了进去,所以众猴拜他为“美猴王”。
②孙悟空从龙宫得了金箍棒,到幽冥界在生死簿上除了自己的名,被龙王和冥王告上天庭。,封他为“弼马温”,让他管天马。
③孙悟空因不满在天庭只做弼马温,打出南天门,回到花果山,接受独角鬼王的建议,自封为“齐天大圣”。
④唐僧从五行山下救出孙悟空,听说他已有“孙悟空”的法名,看他的模样像个小头陀,就给他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即“孙行者”。
⑤唐僧师徒取经功德圆满,如来佛为他们授职,因孙悟空降妖除怪有功,封他为“斗战胜佛”。
3.(2013河南5题4分)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从下面两个故事中选择一个,结合相关情节,写出主人公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获胜的。
①斗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①示例:孙悟空通过变身,骗得了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的三件宝贝,但因不会使用反被吸进葫芦。孙悟空谎称被化成了脓水,趁机逃脱,后又化作小妖再次偷得葫芦,把银角大王吸进葫芦。和金角大王打斗时,孙悟空用一根毫毛变作假身,真身到洞里偷得玉净瓶,把金角大王吸进了玉净瓶。
②三打祝家庄
②示例:吴用让孙立扮成把守郓州城的提辖,混进了祝家庄。后双方对阵时,他又故意让孙立活捉了石秀,骗取了祝家庄的信任。三打祝家庄时,他与孙立里应外合,拿下了祝家庄。
(2)《鲁滨逊漂流记》也被译为《鲁滨逊历险记》,你认为哪种翻译更合适?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述理由。
示例一:译成《鲁滨逊漂流记》更合适。
因为鲁滨逊不甘于过安稳平庸的生活,一生都在四处闯荡,“漂泊不定,命运多舛”。他热衷于冒险,三番五次出海闯天下。多次遭遇海难被海盗俘虏,多次遭受野人和野兽的袭击,流落荒岛近28年。“漂流”更符合其四处闯荡的生活经历。
示例二:译成《鲁滨逊历险记》更合适。
因为鲁滨逊勇于挑战,一生多次遭遇险境。不管是遇到海难,被海盗俘虏,还是遭受野人和野兽的袭击,他从不放弃希望,用惊人的毅力、勇气和智慧让自己一次又一次从险境中挣脱。
(若答“他一生中有近28年被困荒岛,没有四处漂流”,能结合情节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2016聚焦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考点跟踪突破18.河南2007~2015年试题展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