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管理学]第4讲 测量数据的处理与解释.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8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管理学]第4讲 测量数据的处理与解释.ppt第4讲测量数据的处理与解释 第1节测量/验分数的解释
当我们用一个信度效高,效度经过检定合格的测验,对一个学生施测后,就获得一个测验分数。对这个测验分数应当如何解释,便是这一讲所要介绍的问题。
一、测验分数与所测量的属性
当我们用测验来测量人的某种心理属性时,总是假定:测验分数的单位是相等的;测验分数相同的增量反映着心理属性的同等增量。因为,这样的假定对于统计运算的使用是不可缺少的。
但是,由于人的心理属性只能通过其行为反应进行间接测量,而且人的行为反应常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容易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测量的误差较大。因此,对于人类心理属性的测量很少有绝对的测度。即使以时间、空间或能力作为单位的测量分数,它们的相同增量也很难代表着相同的心理增量。
例如,一次数学测验,如果甲生全部答对,得100分,而乙生全部答错得0分。这时,甲生的100分和乙生的0分,只能分别表示他们在这个特定的测验上所表现出的能力,并不能代表甲、乙两个学生学****数学的全部能力。因此,我们不能根据这两个测验分数就作出关于甲生对于数学知识、能力全部掌握,而乙生对于数学知识、能力全部没有掌握的判断。
若用另一套测验对他们施测,甲不一定得100分,而乙也不一定得0分。假如在上述测验中,甲生得100分,而乙生得50分,这也并不意味着甲生在数学方面知识和能力是乙生的两倍。同理,甲生和乙生在同一个测验上获得相同的分数,也不能判定他们两人这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是相同的。甚至用同一个测验对同一个学生先后施测两次,可能由于在两次测验中学生的动机、情绪、态度、健康、睡眠、学****以及测验环境的光线、气压、湿度和考试的指导语不同,所获得的两个测验分数也不一定相同。
二、原始分数和导出分数
根据测验的记分标准,对被试的测验结果所计算出的测验分数称为原始分数。
例如,一个学生在数学测验上获得72分,这72分就是原始分数。原始分数的本身意义不高,因为仅从个别学生的原始分数,我们既无法了解他学****成绩的好坏,知识能力的高低,也无法与其他学生相互比较。对于同一个学生不同学科的原始分数。由于缺乏参照点和一定的单位。因此,既不能相比较,也不能相加求和。
例如:某生期末考试成绩:语文为69分,数学为86分,英语为90分。
根据这三门学科的分数。我们还是不能了解该生三门学科哪一门学科学得好。哪一门学得差。即我们不能说,该生英语最好,数学次之,语文最差。为了使原始分数本身具有更广泛的意义,使不同测验得分数可以相互比较,就必须将原始分数转化成导出分数。
所谓导出分数,就是经过统计整理过的。具有一定参照点和单位的,可以相互比较的分数。在教育测量中,常用的导出分数,有百分等级,标准分数,年级等值分数,年龄等值分数等。如果对一个标准化的样本施行某一个测验之后,将所获得的原始分数以常模(平均数)为参照点转换成某种导出分数。并以等值表的形式将原始分数与导出分数之间的对应值表示出来,这就是测验量表。
常模(Norm)又称测验常模。一种描述由个体所组成的总体的行为特性的概念,这种总体行为特性的描述一般需借助于测验才能实现。因此常模可以直接地解释成一个总体关于其某一被测量对象(即心理属性)确定的特殊分数分布状态。
常模是针对一个具体总体的某一具体特性而言的,因此,不同的总体有不同的常模,同一总体的不同具体特性也有不同的常模。如"年龄常模"、"年级常模"等都是针对于具体的年龄或年级而言的。所以常模的解释也只能局限于构成此常模的总体范围内。
根据这种测验量表,我们可以为某个学生的原始分数寻找到在这个测验量表上的相对应位量,以确定其测验成绩的优劣。
与上述的导出分数相对应,常用的测验量表有:
百分等级量表
标准分量表
年级和年龄量表等。

[管理学]第4讲 测量数据的处理与解释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nsheng2008
  • 文件大小375 KB
  • 时间2018-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