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等学校管理和教育制度.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五讲高等学校管理和教育制度1
第五讲高等学校管理和
教育制度第一节高等学校管理第二节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高等学校管理一、高等学校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它由高等学校领导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构成,领导体制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规定着内部管理体制的成分。高等学校内部领导层由校长、决策权力机构组成。高等学校的校长通常也是学校的法人代表,负有对高等学校全面管理的职责。校长的产生和任命方式,因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同而不同。在不少高等学校,许多重大事宜的决策并非校长个人所能确定,需要由一定的决策权力机构集体来承担决策的职责,如董事会、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评议会等。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主要问题,是其决策领导的活动方式问题。决策领导的活动有三种决策模式: 科层制模式:科层制模式是指学校实际决策权力倾斜在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一侧的一种学校决策模式。学术团体模式:学术团体模式的学校,实际决策权力倾向于学校学术人员一边。双重组织模式:在许多高等学校强调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分享权威”,力求在学术人员和非学术人员之间维持一种权力分配上的平衡。在大部分高等学校的决策权力结构中,往往同时混杂着几种决策模式,它们既相互矛盾,有时甚至发生冲突,又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充。从各国高校领导体制发展趋势看,一般均在重视使上下层次的组织机构相互支持,以保证指挥的权威性;左右平行的组织机构相互配合,以保证工作的协调性。这样可以更好地行使各自的管理职能,有效地实现各自的具体活动目标和学校工作总目标。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演变: 1950-1956年的校长负责制; 1956-1961年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1961-1966年党委领导下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1971-1976年的党委
“一元化”领导; 1978-1985年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1985-1989年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试点; 1989年至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历次演变给我们的启示是: 一是受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特别是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发展变化的影响,高等学校不可能超出这种环境之外而生存。二是需要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和行政领导的关系、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关系。三是领导体制与高等学校的性质和特点密切关联。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是指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系统内部的政府、社会及学校各构成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根据世界各国的具体情况,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可大致分为以政府干预为主的运作体制、以社会力量为主的运作体制和以高校自主办学为主的运作体制三种类型。事实上,任何国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运作体制都是三方力量的结合,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大致经过以下阶段: 1)1950-1958年为中央集中管理时期; 2)1958-1963年为地方管理时期; 3)1963-1966年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4)1966-1978年为“文革”混乱时期; 5)1978-1995年又确立了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 6)1995年开始建立“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体制。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个牵动面广、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每一步改革都要综合考虑政府统筹管理、社

高等学校管理和教育制度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iao19720107
  • 文件大小97 KB
  • 时间2018-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