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影评集锦.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影评集锦
“他妈的凑合看罢”:《舌尖上的中国》

对于那种不进电影院,也不止一集的纪录片——尤其是人文性质的纪录片,我的态度很明确,一定要好看。这种好看,并不完全建立在其内容的营养程度上,而在画面、解说词和外围的一些“视听语言”的精彩程度上。很简单,要详细了解一个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书,而不是看电视。虽然很多纪录片颇有深度,但是限制于电视的表达,还是太过于浮光掠影和蜻蜓点水了。那些BBC、NG、PBS和Discovery做的专门史,挺有意思,但是太过于粗浅。无论是著名的《艺术创世纪》、《欧洲电影史》还是什么《二战史》这样的东西,看看只是一个猎奇。因为更多的内容还在书籍里。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对于我这样喜欢看书多过喜欢看电视的人来说,纪录片的内容太简单,于是我只盯着画面看,成了不折不扣的“外貌派”。
当然,这篇文章并不是要对纪录片做什么梳理,而是想说说那部才放完的,我也追着看完的《舌尖上的中国》。
对于“吃”,我一直是有着极大兴趣的。因为除了自己是个吃货之外,我对于做菜,兴趣也不小。所以,《舌尖上的中国》里那些讲述普通人劳动和吃东西的内容,非常符合我的胃口。诚然,《舌尖上的中国》并不完全是一部介绍“美食”的纪录片,导演所希望的,是把吃东西这个普天下最为基本的人类活动和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气节联系在一起。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拍摄这些内容,显然有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考量。在这个角度上,《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切中时代问题和要害的“人文纪录片”。
中国的纪录片和中国的电影一样,很少把小人物的生活和生命当作内容主体来表达,而《舌尖上的中国》却反其道而行之,把最普通、最简单、或许也是最贫困的劳动人民用做了纪录片的主角,这诚然是一种进步,但的确也是一种悲哀。进步在于,有人能看到社会的普通人;而悲哀在于,这种“目之所及”,来得太晚。因为我们在无数次看过种种弱势群体被如何、被如何如何的报道之后之后才看到这么一部纪录片,这来的的确太晚了一点。如果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我们说,食品安全成巨大的问题,有这么一部纪录片;弱势人群动不动就被城管打砸抢,有这么一部纪录片——我们大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粉饰太平的行径和指鹿为马的宣传手段。只是,如此上纲上线,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央视这种国企,抑或是那些片子中出现的劳动人民,未必有好处,但同时也未必有坏处。
《舌尖上的中国》一共有7集,并没有明显的主线,只是拉拉杂杂地介绍了一些中国独有的食物——很多东西太具有地域性或者是民族性的特色了,是不是全国人民都接受的美食,这要打一个问号。但是,这的确体现出了导演的野心。因为他想用一点食物就勾勒出中国人的生活轨迹、一点中国历史、还有社会现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他并没有做到这点。这造成了一个结果,那就是,食物介绍得一知半解,文化介绍得一窍不通。解说词不到位,对食物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理解不透,整个纪录片看上去支离破碎。佳句总是有的,但是并不能塑造成篇,更没有一个总体概览。看到最后,我就开始希望这个纪录片快点结束,以便于每晚***的黄金时间可以不要坐在电视机前。总导演好像是一个吃货,blog写的有点意思,但是吃货只是嘴馋,而美食家只是吃的精。要把吃的东西搞到文化的高度上,只有梁实秋、林语堂这种人才能玩得转。那个现在很红很红的蔡澜,对吃的确很讲究,或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影评集锦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畵厞殇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