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8年华东师大《中外教育史》习题及答案.docx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期末作业考核
《中外教育史》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墨子
答:墨子,名翟,鲁国人,春秋战国时杰出的思想家、卓越的政治家、躬行实践的伟大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政治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主张“尚贤”,反对任人唯亲。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
2、学而优则仕
答:学****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进一步推行仁义)。
3、万木草堂我
答:位于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著名学堂。
4、夸美纽斯
答:17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5、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答: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提倡的新文化
新思潮。
6、帝国大学
答:简称帝大,是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帝国,在其本土和殖民地上的中心城市所建立的,象征国家最高荣誉并具有浓厚帝国主义色彩和军国主义性质的,全国最顶尖的实施高等教育、从事科学研究的九所国立综合大学的统称。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1、我国古代私学的兴起、特点和意义是什么?
答:私学的兴起:
(1)、士阶层的崛起 
春秋时期是私学的兴起阶段,战国时期是私学的繁荣阶段。私学的兴起与士阶层的崛起有关。 
(2)、养士之风盛行 
  王公大人和卿大夫都能“礼贤下士”,实行“尊贤”的政策。采用“选士”和“养士”的办法搜罗人才。
(3)、百家争鸣 
  养士之风盛行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和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形成。代表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不同利益的学派,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因此出现了诸子蜂起,学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学术空前繁荣局面。
特点:学以致用,学海无涯。
意义:1、私学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在保存、传递、发展和提高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道德水平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由国家垄断教育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学术下移运动,以及百家争鸣时代的来临。
   3、私学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和具有各种专长的学者、教育家和政论家,对加速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4、私学的产生和发展使得私人办学形式一直保持下来,许多私学大师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了积极研究和探讨,为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我国古代有哪几种选士制度?请分别作简要介绍。
答:(1)、察举制兴起于汉代,为推荐制度,由地方官员考察本地优秀人才推荐给朝廷供朝廷任用,其标准为“孝廉”,即推举孝顺、公正两种品质的人才,这种制度由于受地方大族的影响,举荐的人多是地方大户的子弟,形成了累世公卿的地方势力.
(2)、九品中正制始于曹魏兴盛于南北朝,为推荐评选制度,由中正官对推荐人选评级,一共有九个等级,又叫九品官人法,评完级别之后,国家按照人的品级(人品)授予相应的官职(官品),由于中正官大多由名门望族中人担任,这个制度实际上是维护门阀士族统治的.
(3)、科举制兴起于隋朝并在其后历代逐步完善,为考试选拔制度,历代考核的内容不完全相同(如唐代还考诗歌),但是主要以儒家经典思想为主,由于科举制的兴起,以血统维系的门阀士族逐渐崩解,新兴的科举士族崛起,这个制度在古代保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重要贡献.
3、简述“百日维新”教育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答:内容:(1)举办京师大学堂
(2)所有书院、祠庙、义学及社学一律改为兼****中西学的学堂
(3)各省设高等学堂,府城设中学,州县设小学
(4)鼓励私人开办学堂
(5)设立翻译、医学、农、商、铁路、矿、茶务及蚕桑速成学堂
(6)派遣皇族宗室出国游历,挑选学生到日本游学
(7)废八股文、乡试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
(8)设译书局
(9)颁发著书及发明给奖章程,保荐格致人才
意义:,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功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
4、泛爱主义教育思想的主张。
18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了以泛爱主义为宗旨、创办"泛爱学校"的教育运动。"泛爱

2018年华东师大《中外教育史》习题及答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酒酿小樱桃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