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商业模式--新加坡:商业模式复制大师.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商业模式--新加坡:商业模式复制大师

作者: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司金融教授朱武祥
北大汇丰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魏炜


“裕廊集团”,由新加坡政府控股,在本国搞了四十多年工业园区,贡献了本国 25 % GDP ,也造就了该国独特的“商业模式”:将工业园区复制到印度、印尼、菲律宾、中国等地,总面积竟相当于 171 个新加坡。这一商业模式能够不断复制,关键在于“裕廊”拥有很强的园区规划和管理能力,可以吸引全球著名企业入驻,从而为当地带来就业和税收。而背后新加坡政府的外交能力,同样也是这一“商业模式”得以长远、稳定运行的关键。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 707 平方公里,相当于 1/9 个上海, 1/24 个北京,却在各国投资参与开发工业园区,总面积近 12 万平方公里( “新加坡-廖内-柔佛”区域达 11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再造 171 个新加坡。
新加坡商业模式的主角,是两个国家控股公司。一个是贸易工业部下的“裕廊集团”( JTC Corporation ,旗下有腾飞集团、裕廊国际、裕廊港口);另一个就是财政部下的“淡马锡控股公司”( Temasek Holdings ,旗下有吉宝集团、胜科工业集团、新加坡科技工业集团、凯德置地)。
开始“淡马锡”下属公司主要以资本运作为主;而“裕廊集团”则长于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尤其是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的设计及建设。
但随后这两类公司的业务范畴出现交叉,在海外项目中,既充当资本方,投资或入股大型工业园区的项目,同时也提供设计规划及建设方案,最终还参与对园区中入驻企业的资本运作,充当起风险投资的角色。
这些功能的实现,都得益于新加坡政府打造的国有控股公司平台,使众多国有控股公司能交流其业务所长,在统一的目标前提及集团公司雄厚的财政实力支持下,都成为世界领先的工业园区投资建设的佼佼者。
在中国已成为开发区典范的“中新苏州工业园”,背后的新方财团中就有“吉宝集团”及“裕廊集团”旗下的公司。而淡马锡集团旗下的胜科工业集团,早在苏州之前,就开发了“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区”。吉宝集团已和中国合作开发另一个新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
既然自己长得不赖,何不复制他几个赚钱?
新加坡土地和自然资源有限,却用近半个世纪时间,积累了闻名于世的工业园区规划、管理能力。因此向海外复制“工业园”,成为其主要的“商业模式”。
复制商业模式的关键资源和能力
1960年代,新加坡资源缺乏,工业基础落后,失业率极高。总理李光耀决心改变这种局面,在西部的裕廊规划出一片土地,建工业区吸引企业投资。
刚开始情况并不妙。尽管花费 1 亿新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区依然空荡一片。李光耀经常到美国访问,吸引投资。 1968 年德州仪器公司来设厂装配半导体,接着是惠普。到 1970 年有 390 家企业进驻,均获五年免税。
“裕廊集团”就在 1968 年成立,经营管理新加坡的工业区。到 2003 年在本国已开发30多个工业园区,雇佣全国 1/3 劳动力,直接贡献 25 %的 GDP 。也逐渐积累了闻名于世的园区规划、管理等关键资源和能力。
然而受限于本国有限的土地和自然资源,新加坡开始向海外复制“工业园商业模式”。其中知名者如印度班加罗尔国际科技园、印尼巴淡工业园、菲律宾卡梅尔第二工业园、越南-新

商业模式--新加坡:商业模式复制大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18-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