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刑法第五章.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五章犯罪客观方面
第一节概述
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
我国刑法理论认为所谓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在客观上需要具备的诸种要件的总和。一般包含的要素有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行为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犯罪客观方面是一切犯罪构成必备的基本要件,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在犯罪构成要件中居核心地位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要素,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犯罪客观方面诸要素必须是刑法明文规定的
二、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是区分罪与非罪的主要依据;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界限的显著标志
是发现和认定犯罪主观方面的客观依据; 有助于正确量刑
第二节行为
一、行为与行为理论
1、行为概念之基本任务
1)基础要素:行为概念的首要功能在于描述所有刑法上可罚举止(故意、过失、作为、不作为等)所共通的基础要素,成为这些可罚举止的上位概念
2)连接要素:行为概念必须支撑犯罪阶层理论的建构,使犯罪阶层体系的判断由简至繁逐一展开。此为行为概念连结要素的功能。
3)分界要素:行为概念必须足以将明显不属于刑法判断对象的非行为排除出去,使其毋庸再进入犯罪阶层的判断体系。
2、行为理论
1)因果行为论(自然行为论)----Beling
行为系指由人内心的意思带动身体动作,而引发外界变动的因果历程;至于意思内空是故意或过失,以及因果变动的社会意义如何,在所不问。
侮辱:由人内心意思带动嘴唇神经而引发的空气振动。
2)目的行为论------Welzel
此说的假设是,行为人对于其活动有相当的预见能力,可设定不同的目标并且驾驭其行为,有计划地追求目标。行为便是这种有意识地由目的所操纵、驾驭的作用
不能解释过失行为及不作为是否都具有目的性,尤其是无认识的过失根本缺少有意识的目的性操纵。
3)社会行为论-------通说
行为是指由意思支配或可由意思支配,且因而在外界引起社会重要性结果的人类举止。社会重要性的标准过于空泛。
4)人格行为论----Roxin
行为是人类表征于外的心理、精神活动的总和。人格标准太过空洞。
二、何为刑法上的行为?
受意思支配且具有相当程度法益侵害能力的人类举止。
1、行为的内在要素-----意识支配
2、行为的外在要素-----客观可见的身体行动或静止
3、发生具有刑法重要性的后果(法益的损害)
4、不能算是刑法上的行为:
A 无意识参与的反射动作。
B 受他人的直接强制,在完全无法抗拒,而其意思决定与意思活动完全被排除或被支配的情况下的机械动作。
案例[最烂老师案]:S***律系学生 T、B两个一起逛教育超市,一边逛一边聊谁是本系最烂老师,结果二人意见针锋相对,壮硕T一怒之下,用力出拳打B,B因而跌撞碰翻茶叶蛋电锅,锅破蛋裂,里面卤水又烫伤了O
C 睡梦中或无意识中的行为或静止。
案例[灵异节目案]:甲乙为夫妻,甲好看灵异节目。一天甲看完电视后上床睡觉,梦见¡°鬼压身¡±,于是全身强烈扭动挣扎,不料一脚踹中睡在身边的乙,致乙肋骨断裂。
D 因病发作的抽搐,或因触电或神经注射而痉挛
E 欠缺行为可能的静止。如手脚被捆绑。
5)较争议的行为
A 自动化的行为:
案例[突如其来案]:S于现代大道上开敞篷车,

刑法第五章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