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章 信 用.ppt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 信用
货币银行学
1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发展及形式
一、信用的概念
(一)定义
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借贷行为。
信用关系也就是债权债务关系。
道德范畴:诚信
经济范畴:借贷行为
主体:个人、企业等客体:实物、货币载体:信用工具
(二)特征(条件)
1、约定期限,到期偿还 2、付给利息
二、信用的产生及作用
(一)产生:
形式:实物借贷、货币借贷
货币银行学
信用与金融工具
2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信用的产生:剩余产品、贫富差别和私有制的出现是信用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信用是与商品经济和货币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它是商品生产与交换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史料记载看,信用在历史上长期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共存。无论是实物借贷还是货币借贷,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都是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
3
三、信用的职能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一)促进社会资源再分配
(二)节约社会流通费用
(三)调节国民经济
现代经济为什么就是信用经济?
你怎样看待市场经济的诚信问题?
货币银行学
信用与金融工具
4
二、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1)现代经济运作的特点。现代经济是一种具有扩张性质的经济,需要借助于负债去扩大生产规模、更新设备,需要借助于各种信用形式去筹措资金,改进工艺、推销产品。其次,现代经济中债权债务关系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经济关系。。经济越发展,债权债务关系越紧密,越成为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另外,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是最基本的货币形式。各种经济活动形成各种各样的货币收支,而这些货币收支最终都是银行的资产和负债,都体现了银行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的信用关系。所以信用就成为一个无所不在的最普遍经济关系。
5
(2)从信用关系中的各部门来分析。
信用关系中的个人、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国际收支这些部门的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信用关系。表现在:个人通过在银行储蓄或取得消费贷款与银行形成了信用关系,个人购买国债、企业债券与政府、企业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企业在信用关系中既是货币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又是货币资金的主要需求者;政府通过举债、放贷形成与居民、企业、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之间的信用关系;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从社会各方面吸收和积聚资金,同时通过贷款等活动将其运用出去;国际收支的顺差、逆差的调节也离不开信用。这说明信用关系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最普遍的经济关系。
6
(3)从信用对现代经济的作用来分析。
信用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即信用活动从资金上为现代化大生产提供条件;在利润率引导下,信用使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导致各部门利润率趋向相同水平,从而自然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例;在信用制度基础上产生的信用流通工具代替金属货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信用聚集资本,扩大投资规模的作用通过股份公司的形式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不难看出,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
7
第二节高利贷
高利贷的产生与发展
最初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私有制和贫富差距。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广泛发展。
信用本质:剥削关系
8
高利贷的特点
极高的利率是界定高利贷的基本特征。它广泛存在于古代;
旧中国的高利贷:江浙一带有“印子钱”(俗语云:印子钱,一还三;利滚利,年年翻;一年借,十年还;几辈子,还不完!);广东则有:“九扣十三归”,就是借钱一万元,只能得到九千元,但还款时却要支付一万三千元。
9
2. 现今,在最发达的国度中也并未销声匿迹。
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体系的利率是标准;极大地高于银行体系水平的借贷,通常视为具有高利贷性质的借贷。
10

第二章 信 用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2.13 MB
  • 时间201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