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文学审美价值的形而下取向三题.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学审美价值的形而下取向三题.doc文学审美价值的形而下取向三题
摘要:在形而下层面,人的存在境况,主要取决于人和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组关系。文学要在此岸世界的形而下层面,展示其审美的价值取向,就应该以自己的形象真实、情感倾向和语言艺术,通过对环境、政治以及道德问题的关照,对应地给人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进步的政治理念和健全的道德良知。惟其如此,才能表达文学对于人的世俗关怀。
关键词:文学审美价值;形而下;价值取向;世俗关怀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1)12-0106-03
引言
在形而下层面,人的存在境况,大体取决于人和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组关系。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尽管可以被引申为哲学和美学问题,但基本是一个环境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道德问题,但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人与人的关系则纯粹是一个道德问题。基于此,文学要在此岸世界的形而下层面,展示其审美的价值取向,就应该以自己的形象真实、情感倾向和语言艺术,通过对环境问题、政治问题以及道德问题的关照,对应地给人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进步的政治理念和健全的道德良知。惟其如此,才能表达文学对于人的世俗关怀或者现实关怀。
(一)
自然之于人,首先是一种环境。但随着“自然的人化”,它在作为人的科学对象和艺术对象的过程中,亦即在人的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地由纯粹的外在环境,变成为如马克思所谓的“人的无机的身体”。[1]从这个意义上立论,文学要表达它对人的世俗关怀,首先必须以热爱自然之情、敬畏自然之心、保护自然之举,在作品的虚拟世界中建构一种和谐的生态环境。事实上,优秀的诗人和作家们从来都是这样做的。他们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关怀体现的恰恰正是对人本身的关怀。中国古代以自然为审美对象,在时间上要远远地早于西方。描写山水胜景的诗文,在六朝即已大批出现,到唐代无论是量还是质,都已经达到巅峰。如李白的《敬亭独坐》一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首诗写了敬亭山的安闲、静谧,通过“相看两不厌”一句,在流露诗人对敬亭山的热爱之情的同时,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还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如同老朋友相处一般的平等和默契。此中三昧,含蓄地透露出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天人合一”观念。
实际上,真正热爱自然的感情,都是和对于自然作为造物主的创造存有一片敬畏之心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对自然的敬畏,就没有对自然的热爱。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陶渊明的名篇《饮酒》之五得到充分的印证。为什么诗人在描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然环境之后,于诗的结尾处,却偏偏要留下一个如迷一般令人深长思之的悬念: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呢?据我们猜想,这里面可能正是诗人对自然的某种敬畏感在暗暗地起作用。他觉得,自然之道,作为“此中”的“真意”,它那种不无神秘意味的整体的和谐,是不应该以人为的思辨去进行干扰,也不能用人为的思辨去加以肢解的。
然而,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在“人定胜天”的口号声中,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的大自然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灭绝性的破坏。特别是在今天,人类世界正面临一场巨大的生态危机。当此之际,文学要想使其热爱自然和敬畏自然的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必须通过自己的情感和形象系统,极具感染力地去描写有识之士保护自然的举动。

文学审美价值的形而下取向三题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8-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