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选修2.4第四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ppt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章生物科学与环境
核心理解突破
◎迁移升华思维的加油站◎
考点一病原体污染与生物入侵
(一)污染
:指对人或其他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一种环境变化。
:根据污染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等;根据污染的种类不同,可将污染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 生物性污染。
(二)生物性污染
物,如SARS病毒、凤眼莲等。
:病原体污染、变应原污染和生物入侵。

(1)概念:病原生物在环境中不断繁殖和散播所造成的污染。如SARS 病毒、甲型肝炎病毒、蛔虫等病原生物。其中,传染病的流行是病原 体污染的主要形式。
(2)对病原生物的认识
①1865年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微生物与
疾病的关系。
②德国细菌学家科赫确证了细菌与疾病的关系。
科赫原则(确定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的四条标准):
,而健康人没有;
;
,可以使该 动物得与人同样症状的疾病;
,证明这种病原体还能够在 实验室中继续培养。
(3)流行病学的研究
①流行病学的概念:研究人群中发生某种疾病病例数上升的情况及其 原因和如何控制的学科。
②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 感人群。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一般要经过潜伏期、临床症状期、 恢复期等。控制和隔离传染源的方法: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对甲类 传染病的患者、疑似病例、病原携带者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 炭疽病患者必须进行住院隔离,对甲类传染病密切接触者要在指定点 进行医学留验观察,观察期一般为该病的潜伏期。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不 经环境媒介物直接到达易感者,即直接传播,如HIV的传播;传染源排 出的病原体经空气、食物、水、蚊蝇等环境媒介物传递到易感者,即 间接传播,如甲型肝炎病毒、SARS病毒的传播。
:接种疫苗可以迅速建立免疫屏障来保护易感人群。
(4)控制病原体污染
病原体污染的类型很多,除传染病的流行外,还有蛔虫、一些生物的 代谢产物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肠***、某些霉菌***等。
目前控制病原体污染的有效方法:建立“预防胜过医治”的公共卫生
政策,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对有关传染病知识的宣传以及 理解和关爱患者,提高公民的公共卫生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1)概念: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或人为途径传播到另外地方,损害入 侵地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健康,并影响当地的农、林、
牧与渔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这个过程称为生物入侵。能
造成危害的外来物种称为入侵种。如凤眼莲、薇甘菊、斑潜蝇等。
(2)入侵过程(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①外来物种引入阶段;
②初期定居与成功建立种群阶段;
③迟滞阶段;
④扩散和暴发阶段。
也有生物学家把生物入侵过程划分为三次转移:第一次转移是从进口 到引入,称为逃逸;第二次转移是从引入到建立种群,称为建群;第三次 转移是从建群到变成经济上有副作用的生物,即入侵种。
(3)入侵途径有三种:一是人为有意引入;二是人为无意带入;三是自然 入侵。我国主要外来虫害和杂草的入侵大部分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4)应对生物入侵的措施:坚持以防为主,进一步完善法律和法规,确保 与所有相关的国际公约和项目保持一致。

选修2.4第四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510 KB
  • 时间2018-06-25